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新一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必将大量涌现。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与协调,关系到混合所有制企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文章分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集体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协调难度大等特点,并从法律规则缺乏前瞻性、集体劳动关系规范性差、工会组织力量薄弱三个层面分析混合所有制企业集体劳动关系协调面临的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倪伟永 《中国劳动》2003,(11):46-47
一、相关概念: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中的违法行为;非法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根据《劳动法》第2条,劳动法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同时也调整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劳动法就是调整特定的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关系中的违法行为,是指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它首先不是一种劳动法律关系,它因种种原因实…  相似文献   

3.
集体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的核心构成形态,其法律规制具有国家主导、政府推动、劳资自治特征。现阶段,我国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清"三大形势",总体把握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方向;需要抓住"三大基点",整体推进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需要利用好"三种力量",形成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合力。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时代,劳动关系已呈现多元化形态,其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企业的雇用劳动关系已出现多元化;第二个层面是在企业的经营关系中,已开始从雇用工作关系,转变为联盟伙伴关系,并正在快速向相互经营关系转化。  相似文献   

5.
曹可安 《中国劳动》2005,(10):26-28
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及认定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的劳动关系不符合法定要件,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无效,但劳动者已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身份上具有从属关系,双方确已形成了劳动权利义务关系。事实劳动关系具有以下特征:——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指挥、监督,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必须接受用人单位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基本劳动条件。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及特征既区分了劳务关系、代理…  相似文献   

6.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个别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最直接、最本质和最一般的构成形态,是劳动关系系统的基础构成。劳动关系法治化治理应以个别劳动关系法律规制为基础,始终坚持倾斜保护劳动者为宗旨,以市场化和法治化为方向,以《劳动合同法》实施和修改为契机,着力构建和完善我国个别劳动关系法治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当前,针对我国劳动关系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劳资矛盾进一步加剧,应着力创新劳动关系制衡机制,实现劳动关系的健康、和谐与稳定。劳动关系失衡是劳动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我国建立了劳动合同、集体协商、劳动争议的协商和企业调解等劳动关系内部自主调整制度,以及劳动标准、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劳动信访和三方协商等劳动关系外部调整制度。这些制度经过10年来的发展,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和挑战。面对平台经济发展对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冲击,立法和政策层面应当谋定而后动,要加快制定《劳动基准法》,为各种形式下从事劳动交换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的劳动保障;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利用平台经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创新工会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9.
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是指非全日制用工所形成的劳动关系。非全日制用工作为灵活就业的一种主要形式,按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一般是指低于法定或集体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的就业形式,在我国则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工  相似文献   

10.
一、解决事实劳动关系问题之必要性“事实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立法上特有的概念,从目前的立法状况和相关实践来看,事实劳动关系问题亟待解决的原因有三。第一,有关劳动立法屡屡出现“事实劳动关系”一词,但到底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却无定论,导致事实劳动关系难以认定。从原劳动部《关于全民合同制工人合同期满后形成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的复函》(劳办力字[1992]19号)开始,在各种规范性文件中不断出现这一概念,如《关于逾期终止劳动合同问题的复函》(劳部发[1994]65号)、《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45号)等。这些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以及众多其他规范性文件在内的劳动关系法律体系,劳动关系各项工作和劳动争议调处有了基本的法律法规依据,并对实践中公正处理劳动纠纷、及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体系仍存在继续完善的空间,在国家层面,由于劳动关系立法时间跨度较长且受政策影响较大,不同立法及相关文件之间对同一问题可能存在不同的规定;在地方层面,由于国家层面立法过于原则,不同地方在实践中理解和把握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结果可能相去甚远。本文将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分别分析劳动关系立法及相关文件之间存在的冲突,并从法律适用规则及合理性两个方面提出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是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关系决定机制和调整机制,是调动和保护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进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也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因此,明晰劳动关系的内涵至关重要。劳动关系究其本质是双重的。一方面,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个人的活劳动与用人单位的物化劳动的交易关系;另一方面,它又是以用人单位的结合劳动为媒介的雇主与雇佣劳动者的合作关系。要全面调整劳动关系,就需要调整两方面关系的法律。现在,调整前一种劳动关系的法律相对完善,但也有不足;调整后一种劳动关系的法律则已经滞后,我们应当努力加以完善。只有调整这两种劳动关系的法制并举,我们才能更好地处理劳动关系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新常态下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剑 《中国劳动》2012,(8):36-37
香港地区劳动关系协调管理不仅重视法律政策、政府管理等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而且注重案件处理、纠纷化解等微观层面的有效运行,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并在多年的发展中根据政治体制、经济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的变化予以不断调整和改进,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运行模式。以"和"为基,法律政策体系完备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之一,反映在劳动关系调整方面,政府也较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中,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一直是立法的重点,《劳动合同法》对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既约束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也对目前企业选择用工行为有一定影响。本文对我国企业用工形式进行大致梳理,就劳动法对个别劳动关系适用的法律规范进行辨析,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劳动关系现状及其矛盾的主要表现 以《劳动合同法》为主体的有关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体系、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等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以及由工会、人社部门、企业家联合会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的建立,初步实现了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为保持劳动关系的总体和谐,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必须看到,劳动关系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从长期从事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实践中,发现劳动关系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关系制约下的社会劳动关系,正在向着企业化、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变化发展,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新课题,需要现念上更新,理论上探索,实践中解决。这里,仅就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谈点浅见。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引起社会劳动关系的变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国家为了使国有企业成为"四自"经济实体,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主导地位,颁布实施了《企业法》、《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使多年来我国劳动关系的主体、确定和处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劳动关系正在由国家主体变成企业主体。适应建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家将国营企业改称国有企业,法定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资格,对职工承认其对自身劳动力具有合理流动、双向选择的自主支配权利。这就在法律关系上,使企业和职工两个当事人在企业劳动关系中获得了应有的主体地位,劳动法津关系主体的变化,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变化,它主导着劳动关系的确定、权利义务、终止和解除。(二)劳动关系的确定,正在由行政隶属关系变成平等协商的契约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为了使企业独立法人资格得到落实,赋予企业享有劳动、人事、工资、奖金自主权,使企业能够根据生产经营、维  相似文献   

18.
近期对成都市三资企业的劳动关系状况的调查表明,三资企业劳动关系的建立不按劳动法律法规运作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企业不经劳动部门批准,私招乱雇,以收缴保证金、扣押身份证为抵押,大量使用农民工;相当数量的企业有意规避法律,不与职工签劳动合同,或任意解除合同,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往往引起矛盾和争议,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从笔者参与接待处理的大量劳动争议案件来看,三资企业劳动关系建立上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往往是有的经营者为获取利润而最  相似文献   

19.
正劳动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不仅仅反映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而且关系着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协调劳动关系及其矛盾,实现劳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但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劳动关系也变得多元化、复杂化,劳动关系矛盾日渐增多,这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较大压力。劳动关系和谐与否,既关系到每个劳动者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我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实施的立法背景下,用人单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总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新时期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命军。不和谐的劳动关系对新生代农民工和用工企业双方都形成不良后果。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在本质特征上是"脱嵌性"的,这种脱嵌性劳动关系具体体现为经济脱嵌性、组织脱嵌性、文化脱嵌性和制度脱嵌性四个方面。为此,研究从相应的这四个层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由脱嵌性劳动关系到嵌入性劳动关系的转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