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13,(4):142-142
程郁缀的《唐诗宋词》(第二版)于2012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璀璨的瑰宝。唐宋名家辈出、名篇如云。本书在概述了唐诗宋词的发展概况后,重点论述了唐诗宋词中的山水田园诗词,友情送别诗词及咏史怀古、咏物的诗词。本书既能突出唐诗宋词中的名篇佳作,又能结合诗词发展历史进行论析,虽篇幅不大,但文笔甚佳,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里,诗与史的结合,年代既久远,方式也不一,呈现出咏史、怀古、咏怀和史诗等形态各异的名目。通览古今"咏史"界定诸说可以发现,古人的界定大多针对具体作品对"咏史"或"怀古"进行简单释义,今之研究者均以"歌咏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咏史之最本质特征,咏史和怀古二者之间难以明辨。考察咏史诗在历史上的客观存在状态和诗人的创作实践,重新审视咏史之"史"的具体内涵和外延之后,以"历史信息载体"为触媒的众多诗歌便汇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咏史这一重要诗歌类型。  相似文献   

3.
评李子伟的《诗经译注》张启成李子伟先生的《诗经泽注》(国风部份),由兰州大学出版社于1992年6月出版。建国以来,国内与港、台出版的《诗经》注译本,包括全注全译与选注选译,已不下数十种之多。但李先生的《诗经译注》,相比较而言,仍有自己的特色与价值。这...  相似文献   

4.
一部开创先路的诗选注本──评《甲午战争诗歌选注》鲁岱最近,我们欣喜地读到了由李生辉、刘镇伟二位先生选注的,大连出版社出版的《甲午战争诗歌选注》。这部集综论、原诗、作者小传、题解和注释为一体的专题诗歌选注本,以其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受剃了学术界的...  相似文献   

5.
<正> 秋瑾,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才华横溢的爱国女诗人。她的诗文,俱收入《秋瑾集》中,但向无注解本。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郭延礼选注的《秋瑾诗文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较理想的选注本。这是郭延礼同志继《龚自珍诗选》(齐鲁书社出版)之后又一学术著作,是他致力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又一可喜成果。喜读全书,觉得特色有四: 一、立论平允,选目精当书的“前言”,是一篇扎实深刻、见解独到的学术论文,既是对秋瑾生平事迹、诗文成就的概  相似文献   

6.
侯文正等同志选注的《傅山诗文选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以下简称《选注》),对傅山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其注释有不少欠妥和乖舛之处,笔者兹检《选注》诗注中(赋与文的注释暂不涉及)较为明显的错误廿多处略作刊误,以期是书再版时得以修正。本文如有不确之处,尚希读者匡正。本文体例:凡傅山诗作皆先录题目,后以“()”注明在《选注》本中之页码,再酌抄有关诗句。[选注]系摘录注释者对该诗之注释。笔者拙见,以[按]加于其后。《畴咨世已远》(3页):……高士耻结  相似文献   

7.
回忆1954年底~1955年初,经过向达、王重民、周一良,启功诸位先生和我共同商讨后,决定采用一百八十七卷写本,即现在《敦煌变文集》内有卷号的目录。当时我们计划将敦煌俗讲、变文和通俗文学等资料出版一部“校印本”,一部“影印本”和一部“选注本”。关于“影印本”,后来因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认为出版“影印本”耗费太大,没有同意,此事遂作罢论。关于“选注本”,我记得,在1956年底将《敦煌变文集》“校印本”交去排版后,即筹备出版《敦煌变文选注》本。1957年春,我还特约和组织了对  相似文献   

8.
在陆游诗的各种当代选注本中,游国恩、李易先生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陆游诗选》,朱东润先生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陆游选集》是出版较早、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两种。但其中也有一些误读或误注。本文择其较重要者7首凡7条,加以商榷。  相似文献   

9.
苏轼是我国北宋文化高潮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对宋代和后世产生了极为深广的影响,被誉为“雄视百代”之才。苏轼作品,历代注本和选本甚多,但诗词文合选并注释的集子近年才出现。已出的《苏轼选集》有刘乃昌选注本和王水照选注本。198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东坡选集》是为第三种。该书是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集体科研项目,由曹慕樊与徐永年两位先生审编全稿,谨严从事,历时数载而成。该书  相似文献   

10.
李晖 《北方论丛》2001,(5):40-45
《昭明文选》选诗第一次把咏史作为诗歌的一种重要题材类型,确立了咏史诗在诗歌中的地位,所选作品,纵向联系,大体展示了前此咏史诗的发展过程,由单纯咏古人古事到借以抒发现实人生感憾,由咏一人一事较为简单到咏多人多事较为复杂,由单篇短制到长幅联章等。横向比较,则可见前此咏史诗的几种主要诗意表现范式,如汉叙式,感怀式,发生式等。对咏史诗创作已积累的艺术经验如情感性,个体性,特征性,现实性等,亦以范本形态展示出来,如此诸端,均对唐代咏史诗的繁荣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柄同志编注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列宁论文艺与美学》一书,虽是对列宁有关文艺与美学言论的辑录。但却充分展示了理论的系统、完整,体现了它的实践性、阶级性和科学性。全书分五个部分,81辑140万字。它是当前我们学习马列主义文艺和美学理论的一本好教材,是一部适合时宜的书。  相似文献   

12.
近读邓魁英、聂石樵同志选注的《杜甫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3年11月第一版,下简称《选集》),感到这本《选集》总的来说在词语注释方面,有兼取众家优长、细致确当,善于选引出处的特点,和已经出版的几个选注本相比,是较好的一个选注本,对于杜诗研究,是颇有参考价值的。但是,该书在注释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一带地名方面,有误释几处,特提出来与选注者商榷。《铁堂峡》一诗注释中,注者引《大  相似文献   

13.
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啼不住,谓猿鸣此落彼起,连绵不绝。”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十三所高等院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啼不住,不断地叫着。”其他的有关选注本或不注,或与上两注大同小异。但若依以上两解,则与本句及下句的文意,与全诗的情绪不符。  相似文献   

14.
韩民青长期从事哲学人类学研究,先后出版和发表了许多这方面的著述。经过长期的努力,由他承担的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山东省社科规划“九五”重点项目的《当代哲学人类学》一书终于问世(四卷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纵观该书,深感这是一部马克思...  相似文献   

15.
由张允熠博士撰写、张岱年先生作序的《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下简称《中国》)一书,最近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具有独创性的著作。张博士的这本书是他所承担的国家课题的结题成果。在张著还没有出版之前,我就初读过他的书稿,那时的题目叫《会通与超越》,内容也只有现在的二分之一强。我当时就发觉这是一本难度很大、份量很重,然而却是立论正确、意义深刻的学术专著,曾向有关出版部门推荐过。今日得见全豹,诚属可喜可贺。我之所以看重这本书,在于它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中国文化与…  相似文献   

16.
咏史诗 ,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源远流长 ,它的数量卷帙浩繁 ,它的气势吞吐天地 ,它的容量涵盖古今。古往今来 ,大凡诗坛巨擘 ,皆有咏史之作传世 ,认真地研究咏史诗及其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对于今天我们更好地继承与利用古代文学遗产 ,其中尤其是古典诗歌遗产 ,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借鉴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咏史诗”的概念界定、基本特征、源流正变、学术价值、历史地位 ,以求教于方家、学者。一何谓“咏史诗”?它区别于其它诗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这是首先要解决的两个疑难问题。咏史作为一个专有名…  相似文献   

17.
陈徒手新著《人有病,天知否》出版以来,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和好评,认为是一部材料翔实丰富、开拓了文学史研究空间、颇有新意的著作。我在赞成这些意见的同时,还想补充说点具体看法。我是在此书出版以后才有机会与作者匆匆一晤,但在本书文章单篇陆续发表时就已读过并引起很大兴趣;成书后又读了一遍;然后为了想写点感想,又翻阅了多次。我所以先说到这些读书过程,是想说明好久没有像这本书那样吸引我了。也许这只是我个人读书太少、面又狭窄且兴趣所致之故。但确实也由于此书所展示的世界与我们以往所知道的当代文学史,既似曾相识却又…  相似文献   

18.
在《共产党宣言》问世150周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半个世纪风雨洗礼的世纪之交,一本探索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的成熟和智慧的学术专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哲学研究》(作者:李惠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出版了,这是值得祝贺的。...  相似文献   

19.
占骁勇 《云梦学刊》2009,30(6):30-30,158
作为于右任诗词的爱好者,刚看到杨中州选注的《于右任诗词选》(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时非常高兴.因为此书虽是选本,但收的诗词并不少,颇有一些是《于右任诗词曲全集》(于媛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9月版)所未收的。但仔细一看,又不免有些失望,因为书中错误不少,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有些错误在此书初版(《于有任诗词选注》,  相似文献   

20.
大和元年左右,刘禹锡终于结束了长达20余年的贬谪生活,重新回到政治中心,他固然有“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满足与欣慰,但政治热情已下降,而将其旺盛的生命力更多地转入到诗歌创作中。不同于韩孟尚怪与元白尚俗,诗人以学者的识力与诗家的豪情在咏史怀古之作中开掘出新的诗境,再次登上诗坛最高点。这既是诗家才力使然,又是长庆之后诗风转变的反映。在贞元、元和相对稳定的三、四十年里,进士科出身的知识阶层在政治上有了全面发展与提升,学者型官员增多,士人崇尚才情的价值观念不断融入史学成分,尚学重识在士人的评价体系中越发突出,史学在士人知识结构中分量加重。刘禹锡咏史让白居易折服,并以此类作品转变仕途命运,即与这一学术背景关系甚大。具体解析刘禹锡《西塞山》、《金陵五题》这类作品发表与被接受的过程,可说明刘禹锡重返诗坛中心的原因以及中晚唐诗风之变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