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张玉芬 《南都学坛》2012,32(1):39-44
19世纪90年代以后,俄国外交政策的重心从巴尔干和中亚转到远东,其目标是争夺远东霸权。俄国利用三国干涉还辽的外交成功,实现了在中国的帝国主义扩张,并随之调整了远东政策,于1895—1898年间对中国以经济渗透为主,推行"和平征服"政策,把在华势力范围由中国东北北部扩展到东北南部。义和团运动期间,俄国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并企图独霸,俄国远东政策由"和平征服"向"武力压服"过渡,并由此出台了"新方针",逐步走上"强硬"政策的冒险主义道路。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是导致日俄战争的爆发。从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的结果看,1895—1903年俄国远东政策和实践在总体上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2.
远东共和国 (192 0 - 192 2 )是根据列宁和俄国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 )的策略思想 ,为仅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革命而成立的“缓冲国”。她标榜自身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3.
中日甲午战争受到欧洲列强远东政策的支配.英俄矛盾是当时远东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矛盾,决定了远东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进程和结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国和俄国在调停中日矛盾过程中所采取的政策,体现着各自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共产国际及联共(布)中央酝酿并改变了"西安事变"的历史走向."西安事变"始终是围绕苏俄远东战略安全的核心利益展开的.国际地缘政治是研究"西安事变"发生发展的前提.张学良事变的动机在于借助中共谋求苏俄的国际援助,以"西北联合政府"取代"南京国民政府".事变后的政治态势出乎张学良所料.张执意护蒋回府,是幻想破灭与政治谋骗双重打击下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后,在俄国混乱的社会局面下,广大旅俄华侨的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其中旅俄华工多数被迫加入到了苏俄阵营,而苏俄政府则利用华侨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以支持华工阶层夺取侨界领导权等方式打压侨商。最终,在严重的内耗中,俄国远东地区华人社会走向衰落,而俄国内战结束后,苏联政府甚至一改其支持华工阶层的政策,重新走上了历届俄国政府排华、限华的老路。就苏俄政府与旅俄华工之间的关系而言,尽管期间多有合作,甚至一度结成了同志般的亲密关系,但就其本质而言,依然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简述沙皇尼古拉二世皇太子时期对中国和日本的访问始末,同时说明这次“东方之行”与他继位后俄国称霸远东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里,俄国形式主义通常都被视为以科学方法处理文学内在问题的倡导者。他们为文学研究树立了新纪律,主张文学研究必须以文学本身为目标,必须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活动,而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与主流学界所呈现的上述形象恰恰相反,本研究发现,俄国形式主义者对"文学性"的理解和定义,其实与20世纪初新兴的电影影像逻辑和立体未来主义的视觉实验,有着紧密的历史因缘。因此,本文尝试透过大量的史料勾沉和文本分析,将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观点重新置放在立体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等苏俄左翼前卫艺术运动的语境中,进行再解读;希望藉此点明,俄国形式主义在文学研究领域里所推动的范式转移运动,与苏俄左翼前卫艺术工作者在电影和绘画等视觉艺术领域所进行的实验创作之间的历史车翏车葛。最终,本文希望初步阐明,包含在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中独特的视觉经验或视觉性;并在结语部分进一步指出,隐含在苏俄左翼前卫艺术理论和实践中的文化政治意涵。  相似文献   

8.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至1924年中苏建交,苏俄从其国家利益出发,采取了武力夺取和外交谈判两手策略,坚持保留沙俄对中东铁路的旧有权益,在中东铁路问题上对华采取了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相似文献   

9.
1920年3月底4月初,苏俄势力进至远东,其第一次对华宣言亦随之传入中国,以传言形式在数月之间逐步呈现于中国媒体之中,得到国人热烈响应与欢迎。民众纷纷撰文、复信。这些反复公开发表的文字使苏俄在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全新的形象:原本是毁誉参半的"社会革命"的代表,仅是部分时人试图模仿的榜样,宣言之后更有了主动主持世界正义的英雄形象,取美国而代之,地位急遽提升。苏俄新形象的确立,不仅直接造成了中国思想界的美俄易位,更因外交的"正义"使得其内政进一步正面化,从而在中国出现了"列宁时刻","为苏俄式的共产主义在中国铺了一条路"。  相似文献   

10.
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日本具有强烈的侵略性,俄国南下与其争夺朝鲜半岛的利益加速了日本在东北亚扩张的步伐,也导致了日本与清政府之间矛盾的激化。清政府借由"壬午军变"、"甲申政变"、"巨文岛事件"的解决,进一步宣示了其对朝鲜的宗主权,加强了中朝关系的紧密性。日本丧失其在朝鲜半岛的主动与"先手"地位,不得不通过战争实现其侵略野心,中日战争遂不可避免。一般认为朝鲜东学党起义是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但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的天然对立以及在朝鲜半岛的角逐更是其深层原因。在挑战中朝宗藩关系上与日本有同样利益的俄国,在默认朝鲜"独立"之余,坚决反对日本势力涉足中国东北。甲午战争结束后,就辽东半岛的割让与返还,原本以朝鲜作为争夺焦点的日本与俄国,又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东北。  相似文献   

11.
综观抗战胜利前夕苏联的对华政策 ,其基本特征具有双重性 ,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 :一方面从总体上说 ,苏联还是愿意支持中国革命的 ,但在接收东北这一问题上 ,对中共及其军队既限制又支持 ;另一方面出于与美国争夺远东霸权的战略考虑 ,同时也为了能从国民党政府手中捞取更多的利益 ,苏联对国民党政府既妥协又限制  相似文献   

12.
简论1918-1922年日本与苏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8年日本出兵西伯利亚东部是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夺取远东霸权的继续。苏俄通过成 立“远东共和国”迂回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取得一定胜利。历史与现实说明对日本 军国主义势力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3.
抗战前期国民政府对苏政策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前期,国民政府推行着联苏抗日的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抗战具有重要意义;国民政府的联苏抗日政策是其依靠英美解决中日问题的外交方针与英美远东政策矛盾的产物,它是国民政府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国民政府对苏政策中具有浓厚的“防共”情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联苏抗日政策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人口危机,特别是在远东地区.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移民为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即使两国关系正朝着历史最好状态发展的今天,仍然存在着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近几年在俄罗斯出现的 "中国人口威胁论"问题.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在俄远东中国移民的历史、现状,来寻求解决移民问题的途径,以此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远东开发与华人华侨(1860—1941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期,俄罗斯远东地区华人华侨社会的形成过程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及人文环境的发展状况。研究经济开发时期俄罗斯远东中国移民的历史,对于研究两国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研究中俄两国在该地区的历史交往问题,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的合作,建立远东开放、包容的移民文化,营造国际化的、和谐的人文环境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33-1937年,从表面上看,美国政府在对日、对华政策上保持克制,不公开刺激日本,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面。它的另一面是有限地促进苏联力量的增长,利用苏日矛盾对日本施加压力。美国此举就是要在苏日之间精妙地玩弄平衡,以此推动东亚政治局势的稳定,使美国得以实现其门户开放的目标。这一时期美国远东政策在表面静观其变之中又存在着积极影响远东局势的因素,其实质是"均势外交"。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苏建交谈判期间,苏俄从其自身国家安全利益出发,采取强行出兵外蒙追剿白匪和坚持长期驻军库伦的作法,来占有当时主权属于中国的外蒙古地区,在外蒙古问题上对华采取了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东亚政策是针对日本对中国的大肆侵略,美国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受到严重挑战的情况下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也是美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美国远东外交的核心所在。它因美国在华利益及远东地位受日本武力扩张的冲击程度而调整。  相似文献   

19.
成立于60年代的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是俄罗斯最权威的中国问题研究单位之一,是政府制定对华政策的智囊机构.这里的研究热点和范围,代表了俄罗斯对华研究主流和方向.了解俄罗斯研究中国的情况和前沿信息,就一定要对远东所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雅尔塔会议背着中国政府和人民达成了关于中国问题的秘密交易, 而在会议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 美国当局既不告知中方上述协定的内容, 又屡压中方同苏方谈判。国民政府则急于了解雅尔塔会议对远东问题有何具体规定, 为此向美国盟友多方打听, 在获悉苏联对日参战的条件后, 蒋介石一方面直接向苏方交涉, 表明中国政府收复主权的立场 ;另一方面劝说美国居中调停, 以便于向苏联施加压力。但在美苏政府已在中国特别是远东地区就对日战争和战后合作问题达成一种妥协的情况下, 国民政府的种种外交努力只能是无功而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