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试论遗嘱继承程晓遗嘱继承作为后起于法定继承的一种继承方式,是指公民生前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立下遗嘱,待自己死亡后遗嘱发生法律效力,使遗产由遗嘱指定的继承人继承的法律制度。遗嘱继承起源于罗马十二铜表法“关于金钱和对于自己财产的保护,均依照遗嘱办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窗子与镜子     
一个商人,由于贪婪冷酷,为富不仁,伤害了许多人,包括他的亲人和最亲近的朋友。有人甚至仿照他的样子做了木偶,然后将木偶吊起来,以解心头之恨。他在拥有大量金钱的同时,众叛亲离。一场大病之后,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有一天,他去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为什么自己有钱了,处境反而变得如此尴尬?教授把他带到窗前,问:“你看到了什么?”商人答:“看到了很多人。”教授又把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这回你看到了什么?”商人答:“我自己。”  相似文献   

3.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幻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梦源于美国文明的拓荒时期。第一批开拓者认为美国是一块充满了机会的自由乐土,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一直追寻着自己的美国梦,坚信金钱可以给他带来一切。他敛聚了大量的钱财,以此作为通向上层社会的途径;他幻想上层社会神秘、典雅,笃信人性的善良。然而,金钱没能圆他的美国梦,他的悲剧命运彰显了美国梦在本质上的虚伪性。  相似文献   

4.
一次应酬,席间,一位营养学家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喜欢把能吃能喝的东西都折算成金钱,他认为,喝一杯酒,相当于在自己的身体里存了50块钱,吃几桌好菜,相当于在身体里存了几百块钱:他把自己的身体当成存钱罐,  相似文献   

5.
夏洛克是《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典型人物,他是一名犹太高利贷者,贪得无厌、自私、吝啬,以追求金钱作为唯一的生活目标,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作为生活在基督教统治下的犹太人,他处处遭人歧视和唾骂,最终失去了全部财产,唯一的女儿也离他而去,他被迫改信基督教。这个人物的悲剧有着时代以及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人生与伴侣》2010,(2):54-54
如果说消费是一种享受,那么,理财更是一种时尚。善于理财不同于吝啬金钱,而是懂得驾驭金钱。让它更好地为自己服务,而这已成为现代知性人的一种潮流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沈从文的《边城》中,金钱、货币、与金钱有关的事件以及围绕金钱所展开的商业活动被刻意地反复书写,体现了沈从文从金钱视角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从而使得与金钱有关的主题成为《边城》中的核心主题。沈从文意识到资本抽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诗性关联,导致人、自然、世界的祛魅和空间的均质化。而通过有意识地将金钱从一种等价交换的抽象物还原为一种象征交换的礼物,以及对由资本所带来的同质性空间相反的异质空间的书写,沈从文表明了他对建立在资本原则上的现代性观念的批判立场。  相似文献   

8.
「金钱」辨     
常听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由于金钱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事事离不开钱。于是有人认为金钱是自己最可爱的东西;同时由于金钱让许多人走上迷途而毁灭,于是有人认为金钱是万恶之首,罪恶之源。对金钱的毁誉谁能说的清?  相似文献   

9.
孤独、金钱和贪婪通过菲茨杰拉德笔下的人物,深刻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财富与爱情毫无疑问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盖茨比追求的梦。菲茨杰拉德所描述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生活的年代,也描述了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金钱是孤独的根源,唯有真爱才会填补人与人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0.
拒腐防变重在把握自我。法律的制约,制度的约束,群众的监督,这是拒腐防变的外部监控机制。然而,共产党员如果忽视自身世界观的改造,摆不正自己的位子,不能正确行使权力,在金钱、美女诱惑下就可能企图超越法律、摆脱监督、铤而走险,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自觉地接受监督,把握人生航向,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洁身自好,这是世界观改造的最基本要求。堤防首先要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筑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共产党员更要经得起各种环境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金钱观可以概括为:穷并不是好,因为穷就是弱。个人的富固然不好,但个人的穷也没有什么好。故要反对以穷为荣和个人盲目逐富。结合现代中国民生多艰的社会现实,我们就会发现,鲁迅是在对中国传统与现实深入、全面的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金钱观的。从中国儒道互补的文化传统上看,儒家过分强调伦理教化,道家提倡远离尘嚣,都漠视物质利益.把人生道德修养与金钱对立起来。鲁迅发现了这一点,进行了剖腠析理的纠偏工作,但鲁迅正视金钱,并不是要人们崇拜金钱。他认为有生活而无“费”固然痛苦,但有“费”而无生活则更加没有趣味。  相似文献   

12.
张金刚 《百姓生活》2013,(11):15-15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新著《金钱不能买什么》,是一部抨击金钱至上的书。他指出,在“钱几乎可以买到一切”的社会里,金钱侵入了一些它不该主导的领域,导致了市场挤走道德,金钱大获全胜。  相似文献   

13.
浙南金钱会起义(一八六一年八月──一八六二年二月),是太平天国革命直接影响下,在浙江南部平阳、瑞安一带爆发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金钱会起义军首先粉碎了浙南地主团练“白布会”,并一度攻占了清王朝在浙南的统治中心温州府城,取得辉煌的战果。金钱会起义军是太平军在浙江的一支重要的兄弟部队,它在浙江的革命斗争中起了先锋作用,有力地配合太平军进军浙江的战斗。 金钱会革命组织的创建 金钱会发祥地钱仓,位于浙江最南端的平阳县,与福建福鼎县相邻。在残酷的封建剥削和掠夺下,浙南地区同样被搞得地贫民困,人民群众长期…  相似文献   

14.
在曹友楠“双规”期间,他将自己的腐败行为归结为“59现象”:跌落到如此悲惨的地步.根本原因是自己长期身居领导岗位.失去了拒腐防变的免疫力.特别是在快退下来的时候.“59”思想比较严重.在金钱和糖衣炮弹面前打了败仗。曹友楠痛心疾首的忏悔.不由让一个积胸许久的问题再次冒了出来:为什么会有“59现象”,“59现象”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追问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马亚伟 《山西老年》2012,(10):51-51
看过一篇小说,大概意思是说:有一个人和别人打赌,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如果他能在十年间不和外界有任何接触,就可以赢得一笔巨款。于是,他开始了一个人的幽居生活。熬过了漫长的十年.他终于坚持到约定的期限。但是,他却放弃了巨款,悄然离开,只留下一封信。信中说,十年来,他饱尝了孤独的痛苦,寂寞的摧残。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拥有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与人的感情交流。于是,他重新融人人群,开始新的生活。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幽居一定会如同在沙漠中独行,满目荒凉,充满绝望,内心巨大的空洞会把人吞噬掉。人生存的精神支柱,人最殷切的愿望,应该是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获取丰富的生活体验,从中收获情感的源泉。与人交流,人生码头才会百舸千帆,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6.
担保是民商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我国法律规定了债的担保 ,人的担保 ,金钱担保中的定金 ,物的担保中的抵押、质押、留置。我国法律应当对实际中行之有效的金钱担保方式中的押金、保证金以及所有权担保方式中的让与担保和所有权保留加以规定。另外 ,违约金不具有担保的性质 ;提存不是担保方式 ,而是债终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曾进 《社区》2009,(11):22-22
作为中国最赚钱房地产公司的老板.他的个人财富还排不进2007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400名。这一位形象极具张力的焦点人物.面对记者,用10秒钟概括自己:“我就是一个企业家。”财务独立.工作自由,一年有100多天在国外.显然,王石比很多中国的有钱人更懂得金钱的魔力和自由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李琼 《女人世界》2007,(5):24-28
这是一个个性当道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抛弃情感和爱情,金钱占有一定地位的时代。有思想、有追求、也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女性,她们一方面向往纯粹而生动的爱情,一方面不排斥金钱的作用,她们,由自己选择自己要过的生活,与个人喜好有关,爱情靠后,金钱靠边。她们不拒绝爱情,甚至不拒绝非婚生的孩子,她们只拒绝约束,拒绝一辈子对着同一个男人,她们不排斥爱情,随时都能发生爱情,在她们心中,自我和自由永远第一。她们是:80后一族。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0,(9):10-11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或有胆识的人完全不可能把金钱当作他关心的首要对象,正如他完全不可能把美餐当作他关心的首要对象一样。所有健康的人都喜欢享用美餐,但美餐并不是他们生活的首要目标。同样道理,所有思想健全的人都喜欢挣钱——也应当喜欢钱以及挣到钱的成就感;然而,他们生活的首要目标并不是金钱,而是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正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不要把钱借给别人,借出去会使你人财两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借进来会使你忘了勤俭。"你可以用其他友善的方式接济你的朋友,但不要借钱给他。借钱给他人就是掏钱为自己买了一个敌人。犹太人朋友之间很少涉及金钱,他们之间朋友是朋友,金钱是金钱,分得十分清楚,一般不把友情掺入金钱,也不借钱给别人。犹太人之间的朋友,大家彼此都很不错,就在一起吃饭喝酒,这样的朋友关系就表示你是他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