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析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语码转换,也是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意识形态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译者从选材到翻译策略的运用无时不受到意识形态的操控。这种操控有时是无形的、隐蔽的;有时却是显山露水,通篇译作流露出意识形态的痕迹。本文从选材和翻译策略方面就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革"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段低谷时期.由于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苏联文学的译介也大大减少,但在"文革"时期仍然是翻译出版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学翻译,不论是在选材方面,还是翻译策略方面都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利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文革"时期苏联文学的译介出版进行了分析."文革"时期的苏联文学翻译,受到了意识形态、国际形势、时代背景等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从翻译群落生态来看,虽然政治意识形态干扰严重,译者的身份被边缘化,但并不能就此否认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翻译研究多从语言学层面上对原文和译本进行对比,认为“忠实”是翻译的最高境界.但是晚清翻译文学的成功却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其他因素对翻译行为的影响力.在此拟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结合林纾翻译的《块肉余生述》,从意识形态对文本选择、译文文体选择以及翻译策略的操纵三个方面,系统分析意识形态对晚清文学翻译的操纵力.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和制约翻译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个是诗学层面的也即语文层次的,另一个则是意识形态层面的。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国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个体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5.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意识形态对翻译原文本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它指导和制约着翻译原文本的选择,而翻译原文本的选择叉对意识形态产生反作用与冲击。译者在翻译选材时对意识形态表现出顺应或反叛的态度,顺应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现有的意识形态,而反叛则是为了给新的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他致力于翻译,出于实现"醒世、觉世"的政治抱负.他针对不同的作品,运用多维度、独异性的翻译策略,不仅达到了其政治目的,还开拓了中国翻译文学的新路,创一代翻译之新风.鲁迅的翻译策略不仅体现了其政治取向,还体现了翻译与政治、翻译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即翻译不是远离政治、意识形态和利益冲突的行为,翻译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联系密切,译者深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法框架引出意识形态与政治演讲及其翻译的关系,通过对比研究中美领导人演讲译文,揭示意识形态对相关翻译策略取向的操纵作用.文章重点以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与勒菲弗尔(Lefevere)的改写理论为基础,解析译者在信息译出与译入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同策略,从而为其所在社会的意识形态立场服务.  相似文献   

8.
翻译伦理大多建立在文学文本分析之上,主要从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角度进行分析.借鉴生态翻译学中的生态视角审视已有的翻译伦理,提出以生态视角重新奠基伦理理论,抨击狭隘译者中心主义,融合翻译伦理与自然生态,探讨生态视角的翻译伦理能否作为普适伦理的可能性,试图挖掘翻译伦理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用翻译是一种新兴的翻译理念,它把语用学理论创造性地应用到翻译中,从而形成了该种跨学科的翻译观,本文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讨论语境顺应性对语用翻译的启示及其在语用翻译中的作用.在顺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不是一种固定的、不变的东西,而是一种动态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外宣翻译是目前翻译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研究的角度和范围都很广泛。该文着眼于外宣翻译的意识形态问题,论述了意识形态对外宣翻译的影响,包括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政治语境对于译者主体性的限制,以及为了更好地实现外宣翻译的目标,译者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何雪莲 《浙江社会科学》2012,(5):136-140,159,160
翻译能力的提高是每个学习者最为关注和孜孜以求的。本文分析了翻译能力及其构成维度,认为翻译能力是译者需要具备的一种由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等构成的综合能力,从哲学评价角度对翻译评价概念作了界定,探讨了以翻译评价为基础的翻译能力提高途径和翻译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翻译的实践精神为切入点,探讨了翻译的本质,重新审视了译者主体性与原作和读者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国内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现状,提出在借鉴西方译论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对民族传统翻译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这是我国翻译事业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了翻译的多样性,只有"家族相似"才能最好地描述翻译原型范畴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充分必要条件下定义的翻译存在着本质缺陷,翻译定义应该是开放的、非限定性的。翻译教学中采用开放性翻译定义,能避免传统定义给学生带来的单维、僵化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翻译标准的灵活性,从而自觉根据翻译目的、译入语读者的语言规范、文学艺术规范和社会文化语境等灵活调整翻译策略,创造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14.
李今 《河北学刊》2007,27(2):138-142
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中国翻译界展开过多次论争,左翼阵营中鲁迅同瞿秋白关于翻译原则的讨论颇为引人注目。瞿秋白虽然赞扬鲁迅的译文“的确是非常忠实的”,但仍从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理论的角度,就当时“直译式”的文章所表现出的问题与鲁迅进行了商榷。瞿秋白强调要用“绝对的白话”去翻译,与他鼓吹欧化文艺的大众化和革命大众文艺的创造紧密相连。鲁迅的翻译主要着眼于提高,而不是普及,目标在于精神界之战士,还不是暂时与文学和翻译无缘的大众。鲁迅和瞿秋白都注重翻译的功用性,但鲁迅始终没有否认文学与翻译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及其本体的目的与特征。  相似文献   

15.
郭建伟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4):98-99,104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似等非等”现象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彭萍 《学术探索》2012,(1):152-155
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近年来翻译社会学的兴起,翻译与伦理学的关系日渐成为国内外翻译界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翻译伦理学由此诞生,并逐渐成为翻译学的一个新兴研究分支。本文对翻译伦理学进行了概括式的探讨,对其进行了界定,概述了其研究对象、学科地位、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以期能对翻译伦理学的进一步研究和翻译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以实例介绍了法国学者,尤其是早期德里达、勒维纳斯和马里翁这些现象学家,对德语现象学术语的翻译并从中引申出一个原则("翻译即释-义")和两个准则(准则一:"义理优先,兼顾其它";准则二:"如无必要,切勿增加新词"),然后运用这些原则和准则探讨了几个现象学汉译中的热点或难点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希望籍此敞开德语现象学的法语翻译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rt in translation.First,the translation and art are defined and some historic views are illustrated.Then the author lays emphasis on how to convey the artistic information and provides some methods on how to achieve artistic effect in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9.
语域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语言根据使用场合发生变化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本文从文本的角度来探讨了语域理论与翻译的关系 ,揭示了影响语域的三个因素 ,即语场、语式和语旨 ,并针对不同的语篇范围和语篇方式以及语旨的变化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索全兵 《琼州学院学报》2013,20(1):98-99,91
本文认为在英汉翻译中,要运用合理的手段凸显英语原文中的主次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