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企业境外并购日益频繁。文章介绍了境外政府机构审查中国企业境外并购中,重点关心的我国网络安全和数据合规问题,梳理了当前《网络安全法》的体系下我国政府可能获取外国公民个人信息或重要数据的情形,同时分析了《网络安全法》的实施对于实现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目的、交易后企业运营成本的影响。最后,文章从网络安全合规和实现交易目的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了中国企业境外并购中的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从国家利益还是企业发展的层面看,中国企业海外资源并购都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选择.由于资源行业属于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行业,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于境外投资者始终带有一定的警惕性,因此,政治风险中的歧视性干预风险是中国企业海外资源并购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最不可预期的风险.中国企业应采取谋略巧妙地规避海外资源并购中歧视性干预风险,以使中国企业的海外资源并购之路走得更加稳健和踏实.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并购的市场化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并购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转轨时期,我国企业并购具有行政推动等非市场化操作行为的特色。并从制度安排和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地位的角度探讨了我国企业并购市场化的策略选择,为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决定企业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原因是紧随企业并购活动的前前后后的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跨国并购主要面临的风险是财务风险,一般包括:价值评估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融资风险、资产与负债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应对相关风险的建议和步骤。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并购风起云涌,其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球.2008年中石化以130亿元收购加拿大Tanganyika公司.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获得沃尔沃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随着我国企业并购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针对并购的财务风险的不同表现形态,具体分析了企业并购全过程中财务风险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市场日益活跃,税务筹划和合作竞争成为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因.企业通过并购虽然能够暂时摆脱经营困难,但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风险问题,如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估价风险,筹集并购资金过程中出现的融资风险,以及财务整合不利导致一系列财务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除要做好并购前的调查,改善融资方式外,还要制定正确的财务经营战略,规范财务制度,加强资产和负债的整合力度,确保企业并购成功,增强企业竞争力及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资产并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并购作为现代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可以促进行业整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资产并购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无论是从广度、深度还是从内容、方式、手段,都在不断演进、深化、规范、成熟.但是.我国企业在并购指导思想、产权关系、资产评估、购后整合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通过树立正确的并购指导思想,明确资产并购主体,准确评估目标企业价值,重视并购后的整合等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试论境外投资国家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国公司的境外投资的内容和形式远比国内投资复杂,承受的风险巨大及防范与化解的内容也更广泛多样,主要有国有化风险、战争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和转移风险等.从跨国公司在投资前、投资后以及资产被征用后等多个角度阐述了防范与化解境外投资国家风险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9.
石油企业海外并购是企业实现海外市场拓展的重要手段。在石油行业低迷时期的海外收购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无法预料的危机。成功的并购离不开对各种风险的研究。从文化角度而言,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必然面临民族文化、商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多重风险。文化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外并购的成功。从文化风险的来源入手,分析了不同类型文化风险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德尔菲识别技术、分阶段识别技术和对比分析技术识别海外并购不同阶段的文化风险。利用SWOT风险分析法分析各种文化风险带来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风险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尚未完全出现转机、全球跨国并购投资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却逐渐增加。其动因主要包括抢占国际市场、突破贸易壁垒、获取战略资源、提升技术能力等方面。然而在并购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风险,包括政治、社会、法律等外部风险和信息、资产、财务等内部风险。因此,我国企业需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工作,包括制订国际化发展战略、客观评估东道国的环境、重视并购协议、注重整体融合、完善生产经营整合、选择合适的支付手段,以提高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安全性,增加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科技型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型企业取得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金融危机后,政策、价格及购买力等三大机遇将成为中国科技型企业海外并购的有力推力。但是,中国科技型企业在海外并购实务中需要对技术、估值和文化等三大主要风险点保持足够的警惕,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中国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步伐日益加 快。在中国企业参与到全球产业竞争的进程中,私募股权应积极融入其中。私募股权不仅是企业海外投 资的一种营利方式,也是企业海外投资的金融性并购手段。私募股权具有广泛的关系网络,可获得深层 信息。它的介入可淡化国家色彩,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并购能力。此外,私募股权可利用其丰富的经 验与人才储备为并购提供支持。私募股权基金可通过发挥其优势助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但也可能给企 业带来一定风险。目前,我国私募股权在筹集、运作、退出等环节都面临较大的法律障碍。为充分发挥私 募股权基金在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中的作用,我国应加快相关制度建设,对私募股权进行有效监管以防范 风险,适当推进杠杆收购以完善融资途径,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退出机制,并给予适当税收优 惠与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走出去”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深入发展国民经济的必由之路。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频遭各种知识产权风险,该风险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瓶颈。而应急和分散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已不能很有效化解风险、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应针对性地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以政府为后盾,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深入参与的系统化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获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国家风险。探索中国海外投资面临的国家风险的评价方法,建立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价体系,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3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融入国内专家对时局的判断后,利用层次分析思想确定一、二级指标权重。利用ICRG 2014年1月的原始数据计算出140个国家和地区的风险得分,由此得出对于中国企业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亚洲国家和地区风险水平参差不齐,欧洲国家和地区风险整体水平最低,非洲国家和地区风险整体水平最高,美洲国家和地区风险整体水平较稳定; 风险最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其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占6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占33;。最后,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令许多海外知名企业的资产在短时间内迅速缩水,价格因素的吸引力让很多资本充足、财务健康的中国企业产生并购的动机。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以及失败原因,并结合现有的有关并购整合的研究分析,认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拥有清晰的战略思考,才能使拥有相对优势的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获得成功,同时,提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中小外贸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小外贸企业出口收汇的风险。根据我国当前形势,西部地区中小外贸企业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培育核心竞争力、合理利用银行贸易融资政策、积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对策,规避出口收汇风险。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1年世界银行学会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数据,筛选出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33个国家风险因素;在运用SACE指数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实际情况,引入地缘政治和“中国威胁论”因素,作了分析研究。提出,从企业层面以东道国发展差异分类应对风险,从政府层面应尽快组建与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评级机构和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存度不断加大的现实背景下,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对整个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中国自身内部条件和国际形势两方面对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分析指出: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具备了较强的企业优势,这是由国内外市场环境和石油行业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进行海外投资也是缓解中国石油市场供需压力、保障能源安全和减少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价格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进行海外投资监管以更好地控制和规避风险,成为当前立法的一项重要工作。分析我国海外投资监管立法及其实践的现状,研究现有的立法资源,结合实践中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指出其中存在的立法体系不合理、内容繁杂滞后、立法位阶低、执行不力、事后监管缺位等问题。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借鉴国际经验,在立法与实践的相关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海外投资监管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