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16-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世界政治军事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了新的发展。这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灵活运用十大军事原则,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补充、发展和修正;敢于以弱制强,号召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争取中间地带国家,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孤立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加强中国军队现代化与国防建设,以人民战争防止敌人突袭;把握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不怕战争,准备战争,更要和平。  相似文献   

2.
“三个世界”理论是中国外交理念的重大转折 ,也是中国外交政策转型的开始。邓小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从而实现了中国外交的彻底转型。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和"三个世界"划分理论都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图就这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三个世界"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晚年的思想亮点之一,本质上是一个反对霸权主义的统一战线战略.它的形成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实际上是"农村包围城市"、人民战争、统一战线和分清敌友等思想在国际战略领域的发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外交思想中的国家利益观,是在中苏关系发展变化的曲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对苏(俄)关系上,邓小平超越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原则,发展和完善了毛泽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理论,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国家利益观,即超越意识形态、超越反对霸权主义、国家利益的基础是发展和提高实力、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一致等,这对我国外交方针和外交政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继承了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精髓,是与之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时,他又在时代主题和国际局势、维护国家利益、"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邓小平外交理论,从而有力的促进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代世界格局是在冷战两极格局瓦解的基础上衍化的;由于世界格局变迁和中国局势变化,毛泽东思想的“中间地带”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关于冷战两极时代的中间地带概念,既有自然属性,更具有浓重的社会属性,即作为国际角色,它代表着世界格局的一支力量,始终处于变动与分化状态;中间地带实际是中间(游移)力量,是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参照指标。毛泽东思想关于“中间地带”理论的启示:中间地带不是固定不变的;冷战结束后,中间地带的变化,助推着当今世界格局基本上呈现出新的衍化态势,即处于两种趋势的三支力量角逐中(单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要求单极化的力量和要求多极化的力量及这两支力量的交集间还存在一个中间游移力量);单极化力量经常要利用中间游移力量的变动不居特性,影响世界格局运行;中间游移力量的站位状况,影响单极行为体凝聚力的消长,关联着单极化力量的总体竞争力大小,也相应地影响到多极化力量的增减。中间地带,作为游移力量,其外交特点是由自身历史与相关条件决定的,目标是为了保障本国安全,获取本国最大化的外交收益,谋求在世界格局中的话语权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发表姜安教授的《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政治考量与时代价值》一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了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时代价值,引发人们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地位的再思考。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是毛泽东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产物.其发展和成熟经历了两个大的时期:一是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以反帝联苏为中心,在处理与苏、美、英等国的关系中多方面展开,形成了诸多国际战略思想原则;二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在处理国际关系的实践中,先后做出了中苏联盟、联美遏苏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形成了包括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交环境在冷战后面临着来自国际政治、社会制度、经济和时代主题等四个方面的变化和挑战.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理论,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以求"同"、求"和"的原则精神处理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外交的新局面,使中国外交展示出从未有过的成熟和自信.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立自主的外交灵魂,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和“三个世界”理论的外交战略创新,帝国主义是真老虎也是纸老虎的外交斗争气魄,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经验的外交开放胸怀,以及不搞双重国籍保护华侨权益的侨务外交思想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梳理分析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当代价值,既有纪念意义也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外交思想既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也始终坚持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至高无上的原则。因此,灵活处理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成为毛泽东外交思想的主线。  相似文献   

13.
五十年代中期,亚非拉许多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走上民族独立之路的同时,第三世界在国际生活中开始形成一股联合的独立力量。1955年的“万隆会议”的召开、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开展及“七十七国集团”的诞生都预示着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与联合的趋势。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适时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崭新理论,这一理论对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殖民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并理清了当时国际格局的脉络,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关系理论方面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标土w6冷战…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根据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需要,科学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外交思想,提出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外交理论。邓小平的外交理论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科学理论依据,也是邓小平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 一、反对霸权主义 反对霸权主义是毛泽东所一贯倡导的思想。8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东西方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缓和。然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以新的面目出现。“多党政治”、“人权外交”、“经济制裁”和“经济禁运”等成为霸权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实施手段。对此,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反霸斗争的思想,并根据时代的变化和需要,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外交的主要目标。80年代中期,他在会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6页)  相似文献   

15.
陈家新 《云梦学刊》2012,33(4):78-81
毛泽东一生的外交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形成有着中华民族历史的烙印.在处理与美苏的关系上,毛泽东更是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使中国逐步成为一支重要国际力量.但是,毛泽东提倡的独立自主的原则绝不是闲关锁国.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萌生、形成与成熟、完善与发展三个重要阶段。从19101921年,是毛泽东人民观的萌生时期,其“民本”色彩非常明显,并开始向群众史观转变,人民民主思想初具雏形。从党的建立到抗战胜利,毛泽东人民观形成并成熟,具体表现在:人民概念开始形成,形成了牢固的群众观点,实践中实行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提出了必须领导群众和教育群众的思想。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人民观体系开始成熟。他提出了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形成了完备的群众路线理论,以及统一战线是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的思想,提出了人民民主理论。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毛泽东人民观继续完善与发展。深入挖掘毛泽东人民观的当代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缘外交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毛泽东外交生涯的始终。其主要内容是,以大国外交为核心,以睦邻外交为内核,以全球外交为外核。分析研究毛泽东的地缘外交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地缘外交战略,营造良好的地缘战略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基石,也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核心.毛泽东始终把独立自主作为中国外交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立场,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投降卖国外交彻底决裂,不屈服于任何大国压力,表现出无产阶级的硬骨头精神.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发扬了毛泽东为捍卫中国独立、主权和尊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英雄气概,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不怕鬼、不信邪、坚决反对外来干涉和压力的大无畏精神.同时,邓小平还善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结合新的外交实践,大胆探索,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理论、新政策、新路线.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新的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发展和完善了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开创了中国外交的崭新局面,而且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战略理论宝库,是我们进行外交理论研究的指南.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毛泽东独立自主外交思想奠基于“五四”时期,形成于抗战爆发前夕,成熟于抗战胜利前后。  相似文献   

20.
毛德松 《理论界》2007,(6):234-235
本文分析了毛泽东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的三个基本范畴:独立、平等与协商,文章认为,毛泽东的反霸思想实质就是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毛泽东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作为中国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的理论来源,毛泽东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对当代中国外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