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特别是自2004年每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的举办,极大地促进了中越两国的文化交流.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则在于语言上的沟通,中国越南语翻译专业、翻译的历史与现状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越两国在相互学习对方语言上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中越两国是友好邻邦,广西与越南山水相连。越南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开放度高,是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国家之一。与越南山水相连的广西,是中国南疆一颗璀璨明珠,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2008年1月16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从此广西成为中国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前沿,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惟一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是中国与东盟互利共赢合作的又一新平台。  相似文献   

3.
2000年7月,胡志明市证券交易中心升级为胡志明市证券交易所并正式运行,从而使越南成为东盟十国之中第七个开辟证券市场的国家.越南证券市场起步晚,规模小,股市起伏不定.但随着上市公司不断增多和外国投资者日益关注,越南证券市场今后将会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2年4月1日,广西民族大学何龙群校长和学校组织部负责人到东盟学院宣布东盟学院领导班子任命书,并就东盟学院的建设问题作了指示。何龙群校长说,东盟学院的定位是为国家战略服务的研究型学院,这是广西民族大学实现从教学研究型  相似文献   

5.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成立于2010年5月,其定位是:"学术研究型政府培育学院。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建构学术理念、创设学术流派、追求学术个性、打造学术品牌,努力建设成为科学综合、管理先进、水平一流、富于活力并可持续发展的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政策咨询为一体的国家级东盟研究基地,以学术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全面发展、为中国东南亚研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做出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31日,由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广西科学实验(中国-东盟研究)中心、教育部东盟(区域)研究中心举办的2011年东盟形势分析会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会议就东盟十国2011年的社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2012年东盟作为一个区域组织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讨论。本刊编辑部主任秦红增  相似文献   

7.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是一个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高级人才和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的机构。学院下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蒙古语言文学系、维哈柯语言文学系、朝鲜语言文学系、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此外,还设有汉藏语研究中心、双语学研究中心、民族古籍办、朝鲜学研究所、中亚学研究所、蒙古学研究所、壮侗学研究所、彝学研究所、维吾尔学研究所、苗学研究所、哈尼学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阿尔泰学研究所、康赛电脑语言中心、电脑语言学工作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资料中心、语音实验室等机构。 学院的前身…  相似文献   

8.
2000年国家民委“兴边富民行动”正式启动。2004年11月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中越经济贸易合作有了快速的增长。据世界旅游组织2005年发布的全球旅游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06-2015年,越南旅游业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7.7%,位于全球第七位。而据越南旅游部门公布的数字,中国已经成为越南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由民族出版社策划并隆重推出了“东南亚研究丛书”的第一部——《中越边境贸易研究》。《中越边境贸易研究》以最新、大量的官方统计数据,全新的、系统的研究视角阐述发展中的中越边贸。与同题材…  相似文献   

9.
越南语属于南亚语系越芒语族越语支,在以越南为主的中南半岛东部沿海地区应用十分广泛。相比其他语言,越南语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大量继承了汉语中的词汇,其中所使用的表记文字,以汉字和越南京族所使用的字喃为主。同时,越南语发音近似于汉语中隋唐至宋朝时期的中古音。深入研究现代汉语对越南语语音的影响,对加强越南语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1年6月8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哈萨克语言文学系和维吾尔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的2011中亚民族语言文化论坛暨祝贺胡振华教授80华诞隆重召开。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陈理、副校长马文喜到会祝贺。前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广西与东盟贸易竞争力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广西与东盟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与东盟贸易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尽管双方贸易额在不断增长,但广西在东盟几个主要贸易国的市场份额均还不大,比例还是偏低。在越南、新加坡、泰国市场上,广西出口贸易额虽在逐年增加,但广西出口增长率低于对方的进口增长率,市场呈萎缩的态势。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日益降低,给广西对东盟的出口贸易带来冲击,广西出口优势有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 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南民族学院隆重举行建校四十周年庆祝活动。中南民院的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创建于1951年。四十年来,该院为国家培养了1.2万多各级各类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现在,这所院校已发展成为具有15个系部,拥有200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发展,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由此,中国对东南亚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在从过去的冷门开始变成一门"显学"。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自2008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一体两翼"(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为主体,以东盟教育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为两翼)的思路,把东盟教育作为重点研究领域,相继承担了"东盟高等教育系列研究""东盟高  相似文献   

14.
2009年7月11日-12日,由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与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暨马学良双语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  相似文献   

15.
"三语习得"即指学习者除母语之外对第二门外语的习得。在国内,多语系、多语族与语支并存。其句法句型结构,语言习得者的心理素质等均具有典型性,这对三语教育和三语习得都有很大的影响。藏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差异是影响藏族学生三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主要基于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三语教育模式,对在三语教育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激发三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三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促进青海及其他地区三语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语习得"即指学习者除母语之外对第二门外语的习得。在国内,多语系、多语族与语支并存。其句法句型结构,语言习得者的心理素质等均具有典型性,这对三语教育和三语习得都有很大的影响。藏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差异是影响藏族学生三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主要基于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三语教育模式,对在三语教育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激发三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三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促进青海及其他地区三语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振华教授主编的《中亚东干学研究》于2009年10月由中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是为了纪念东干学著名的研究者苏尚洛先生逝世10周年、祝贺胡振华教授从教55周年和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东千学研究所成立10周年.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京语与越南语分离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今天,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中国京语都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变异.中国京语的变异,有京语自身内部的原因,也与周边语言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9.
越南古代汉文史书和文献中,常有文人雅士借用与越南语读音相同或相似的汉字对越南某些特有地名或物名进行注音,以保持其越语读音的措词现象。这些用中文注音的越语特有名词往往不能按中文字面进行理解。《大越史记全书》所记“鲳(鱼公)鱼”和“鯸鱼”即其中的一个例子。从历史语言学、音韵学、中国南方方言与越南语的关系等方面对该词进行考释,结果显示:就词义而言“鲳(鱼公)鱼”和“鯸鱼”即今日越南语之江豚或海豚;就语音而言,“鯸”有两个汉越音“hau”和“heo”,前者源于“”的古汉语读音,后者则源于客家方言“鯸”的读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和东盟的自由贸易度变化(平均关税削减)和广西制造业集聚度变动以及桂越两区域产业分布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随着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度的降低,广西制造业的集聚度及其在两区域中的相对份额均在不断变大,而农业相对份额以及农副加工业则不断下降,体现了广西和东盟(主要是越南)具有一定的核心边缘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