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早期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大多以死亡、凶杀、复仇、恐怖为主题。坡坎坷的人生之路、与众不同的文艺理论和他生活的时代特点对他的思维方向和文学创作的表现内容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借助第一人称叙述、象征、重复等艺术手法,坡为读者描绘出一个怪诞诡异的恐怖世界。  相似文献   

2.
埃德加·爱伦·坡的创作倾向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早期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大多以死亡、凶杀、复仇、恐怖为主题.坡坎坷的人生之路、与众不同的文艺理论和他生活的时代特点对他的思维方向和文学创作的表现内容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借助第一人称叙述、象征、重复等艺术手法,坡为读者描绘出一个怪诞诡异的恐怖世界.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铜器艺术即包含着酒神的狂欢与放纵,包含原始先民内心野蛮、残酷的本性,主要表现为青铜装饰中的饕餮纹———一种有想象得来的恐怖狰狞的纹饰,它营造一种神秘、诡异,恐怖的气氛。来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摆脱野蛮的动物性开始重视人文和伦理,日神对动物性的原始本性的调节和制约,呈现一种和谐、优雅、简单,朴素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北京娱乐信报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国内新恐怖小说的代表作家余以键等人在北京的读者见面会获得了巨大成功,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拥趸者大部分为年轻的女性。阅读恐怖需要我们有坚韧的神经,而这些一向被人冠以"弱者"头衔的女性们打破了这一禁忌;创造恐怖似乎需要有着诡异神秘的生活,但是一个相貌儒雅的文人超越了这一定律。当我们的生活突然被惊悚打断,我们或许应该记住一个名字:余以键,--这个把恐怖和安全同时带给我们的人。  相似文献   

5.
垂钓     
在文明世界生活的人,也许永远不会体会这样一种滋味.置身一片恐怖诡异的海滩,只有怪石的狰狞、大海的嚎叫、滚滚的风沙和你作伴.在这里.只有绝望,没有希望。然而,世界上真的有这种让人生不如死的地方。它就是骷髅海崖。  相似文献   

6.
申晓若先生主编的《现代谍海世界丛书》(《谍海名鲨———现代间谍人物大写真》、《谍海烟云———现代间谍事件大写真》及《谍海泛舟———现代间谍组织大写真》)于2007年1月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与读者见面了。这是近几年来鲜见的充满惊险、诡异、血腥与睿智的丛书。与过去所见各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11,(6):44-46
2010年,英国诺里奇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神秘死亡案件:南克一家三口全都死于非命,而他们的死亡方式恐怖异常,令人匪夷所思的死亡场景,毫无打斗痕迹的现场,警方没有找到任何证据,现场只有一盏诡异的灯,灯的出现预示着一系列恐怖事件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霍桑的短篇小说《年轻的布朗大爷》弥漫着一种恐怖与神秘的气氛,展现了布朗走向绝望的心理历程。小说的美学效果和主题意义体现在小说的语音、词汇、句法、叙述等不同层面的语言特征上。读者可通过解读这些特征来感受恐怖与神秘,了解布朗绝望的心理历程,领略霍桑恐怖小说的独特的文体魅力。  相似文献   

9.
《人生与伴侣》2011,(10):49-49
卫斯理写过一个恐怖小说,叫《头发》。当然,我写的跟这个没关系,不恐怖,我写的,就是我头发的那点事。在我小时候,经常有一个诡异的画面。小小的我,洗完头发,丰干不干之际,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我娘坐在高处,给我把头发梳成一个马尾,然后,拿很细很长的带子,一圈一圈绕起来。在最下面打个结。怎么说呢,效果很像现在古装武打片里侠女的造型,还得是粗制滥造那种。  相似文献   

10.
陈鹏 《华人时刊》2005,(1):58-60
恐怖小说取代爱情小说,成为书市热销的新宠"。许多人对此不解:是社会变迁的催生、读者心理的嬗变,还是中国创作突显魅力?  相似文献   

11.
爱伦?坡短篇小说的恐怖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分属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因此,本文作者从词汇理性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差异两大方面对词汇的跨文化差异做了一些探讨。目的在于能够从点到面,进一步探讨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问题,并根据教学经验,采用直接解说法、融合法、交际实践法,对比分析法和测试法五种方法来进行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2.
韩国恐怖题材电影以其贴近生活的真实,洞察人性的弱点,以及独特的风格和内容,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赏和审美心理感受,使其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渠长根 《南都学坛》2003,23(1):44-48
近代日本政治生活中的恐怖谋杀现象十分普遍 ,原因很复杂 ,既是武士道精神在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体现 ,又是军国主义与政党政治斗争的产物 ,也是日本狭隘民族性格的一种流露。其结果和影响同样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和爱伦·坡两位大师均在怪异小说方面取得卓越的文学成就.蒲松龄以生花妙笔赋予鬼狐以人的爱恨情感,使之在人的社会法则中演绎一个光怪陆离的因果传奇.而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则不受时代的限制,在神秘莫测的幻境中表达永恒的主题:美的幻灭,死亡的恐怖以及对怪异现象的疑惧.  相似文献   

15.
詹姆斯·菲里莫·库珀的代表作《最后的莫希干人》通常被认为是一部边疆罗曼史或革命历史小说,然而小说中充满了哥特色彩。分析表明,书中的洞穴和墓地是美国版本的哥特背景,而印第安人带给读者的恐惧等同于哥特小说中的恶魔和鬼魂带来的恐惧。处于陌生环境中的白人内心的不确定和不安全投射在外在的环境中,产生了深刻的恐惧效果。库珀将哥特元素与美国的经历和荒野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哥特的美国式书写,这种别样的哥特小说对库珀本人的创作和美国文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以其恐怖小说闻名于世,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探究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作品显著的风格手法和思想主题,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创作动机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他的恐怖小说创作受到了欧美哥特文学传统的影响,二是受到了其自身创作理念的支配,而最为重要的,爱伦.坡是以恐怖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来彰显人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将没有外在“事实联系”的中印古典“韵”论并置在一起进行比较,其相同之处有四:一是对“韵”这个审美范畴“推尊之以为极致”;二是认为韵与味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三是对韵的内涵的理解基本相同;四是都运用比喻来言说。其歧异之处主要有二:一是各自的产生、来源不同;二是印度韵论对韵有更深层次的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希腊神话里,无论是神还是英雄,都具有人的性格和魅力。希腊神话中的神的人性魅力主要表现为:对自我的维护、对情感的追逐、对权力的争夺;希腊神话中英雄的人性魅力主要表现为:对命运的抗争、对欲望的肯定、对英雄的智慧和劳动的颂扬、对个人荣誉和尊严的极度敏感、对善良天性的守护。人性的各种复杂和人性魅力都在英雄人物和至高无上的神的形象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使希腊神话绽放着永久的艺术之光。  相似文献   

19.
教师魅力在教育中的充分展现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起关键作用,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新形势下,应注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学魅力和整体形象的塑造,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增强当代大学生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韵味”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它揭示了中国古代诗歌复杂微妙的审美特征。“韵味”论源远流长 ,内涵丰富 ,影响深远。诗歌“韵味”由内容、形式、语言、技巧等多种因素构成 ,古人对诗歌“韵味”提出了深远、丰富、新颖等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