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出发,借鉴文艺史上的经验,结合着自己创作诗词的实际体验,深刻地论述了文艺创作中主观和客观的相互关系问题。他认为,创作过程实质上就是作家艺术地认识和表现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他的主观和客观相结合,能动地熔铸新的艺术形象,揭示历史和现实生活真实的创造过程,艺术家只有在正确世  相似文献   

2.
在“不法侵害”中存在着两个主客观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不法侵害中的“不法”系指主观的不法还是客观的不法;一个是对“不法侵害”的认识系指主观的认识还是客观的认识。在以往对正当防卫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将二者合二为一加以讨论,没有对二者加以区分。本文中,笔者将二者分开进行探讨,主张在第一个问题上采取客观说,在第二个问题上采取带有客观性的主观说,试图为实践中对于“不法侵害”的认定提供更加明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违法的主客观构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行政违法同一般违法一样也须具有主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行政违法在客观方面具有诸多宏观事实特征一定的客观外在表现、与行政职权具有不可分的关联性、方式上的表现多样、与具体危害结果的关系表现出复杂性、是行政公务的组织及其人员的整体行为。行政违法在主观构造上,可分为行政公务组织的主观意志与行政公务人员的主观过错,法律对二者的主观意志范围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在主观方面行政违法还应具备意思表示真实要件;在客观上还需要有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以作为评价行政违法的依据和标准。  相似文献   

4.
柳青和陈忠实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家,在创作上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然而,尽管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承传关系,但是,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原因,柳青和陈忠实的创作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柳青在创作中往往通过感情色彩极为强烈的抒情和议论,把自己的主观好恶鲜明地表达出来;而陈忠实在创作中则常常是把自己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色彩包含在朴素而客观的叙述之中,使倾向"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标准来衡量,他的这种艺术风格更加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规范和创作原则,从而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5.
《阿 Q正传》和《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两部讽剌力作。虽然在审美方式和艺术结构上两部小说存在着差异 ,但是在娴熟地运用讽剌艺术 (审丑艺术 )方面 ,诸如以喜剧手法构建悲剧形态、客观描述与主观讨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扩大人物心态空间的心理描写等等却呈现出许多相似之处 ,对此进行比较研究 ,将有可能揭示出两部小说深厚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6.
黄皖毅 《晋阳学刊》2007,42(5):42-45
马尔库塞的人学思想受到马克思思想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二者是不同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因此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分析二者内在的关联和差异,对马尔库塞的人学观进行客观评价,同时也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人学思想、乃至马克思整个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种表现形式,不是两类不同的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是作为必然性存在和起作用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主观辩证法是指思维的辩证运动或辩证的思维,是被思维自觉认识和运用的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一切物包括无机物和植物都有需要,因此需要具有客观性,是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其实现形式从无机物的被动,到植物的主动,到动物的欲望,再到人的理性,总的趋势是从客观走向主观.需要和欲望有不同的发展史、本质和价值;欲望是实现需要的一种心理形式;价值是需要而不是欲望的满足及其程度.需要、欲望和价值是该书的三个基本概念.需要是人的客观方面,欲望是人的主观方面,二者的辩证,意味着人的内部矛盾,意味着主体不等于主观,这是该书的基本逻辑.把握人本身,为人的解放确定正确方向,对主体的分析是前提.  相似文献   

9.
主观性:艺术本质观何谓艺术的本质?现实主义美学的回答是客观,艺术是对客观感性世界的观照与描摹;浪漫主义美学的回答则是主观,艺术是对主观心理世界的开掘和探求。因此,立足于主观,把艺术视为作家内心世界的产物,认为审美主体的主观心理要素构成了艺术最重要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10.
刘明贵 《中州学刊》2002,(2):170-172
改造世界的活动分为两个方面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这二者是有机统一的。物质文明建设是对自然界的改造 ,精神文明建设是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 ,而这种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的。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性决定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 ,并且只有通过物质文明建设才能得以实现。物质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中不仅渗透精神文明的因素 ,而且靠精神文明来保证它正确的发展方向。要克服“两张皮”现象 ,把“两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1.
晚清之际封建统治者欲挽救日渐式微的君主专制统治,在选官体制上实施重大变革,其内涵颇为复杂。较之传统选官体制,它具有四个明显的时代特征:选官结构历史传统与现实社会的异趣与趋同,选官内涵基本模式与具体途径的更替与多元,选官原则任人唯亲、唯贤、唯财的对峙与位移,选官实质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统一与背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进行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问题。艺术设计学科因其专业特点 ,使此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别于其它的学科 ,要想培养艺术设计人才 ,必须从学员自身知识需求和外部客观条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音乐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偏失问题是不容回避的.音乐人才的表演能力匮乏,影响到其艺术表现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声乐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整体艺术美感的培养,强调声音技巧而忽略了形体表演.所以,声乐学生急需补上形体表演这一课.  相似文献   

14.
题画诗源流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方乔 《河北学刊》2002,22(4):97-100
中国历代的题画诗非常丰富 ,但往往散见于诗人和画家浩如烟海的著作中 ,虽经古今不少学者整理 ,但大都是按照绘画分类进行 ,缺少系统性 ,从中看不出题画诗发展的规律。尤其对题画诗起源、形成、发展、流派及其各个历史时期的面貌 ,很少有人归纳与研究。有鉴于此 ,笔者按照系统论的原则 ,尝试找出其发展的自身客观规律 ,并深入发掘意境 ,以激发题画诗爱好者的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15.
《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先验演绎分为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第二版则通过两个相关的证明来进行,即范畴的客观有效性证明和客观实在性证明。比较起来,第一版也包括两个不同的证明,此外,虽然康德在第二版中删除了主观演绎,但并没有删除主观演绎要解决的范畴和直观的结合问题,这说明主观演绎是服务于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证明的。因此,两版的先验演绎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6.
诗人叶芝尽管不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但他对世界主要宗教思想的理解与吸收却成就了其诗歌创造的主要源泉和思想基础,形成了影响诗人作品的独特宗教意境,其中,来自印度宗教思想的影响尤为深远而成功。诗人虽未受印度宗教教义的严格引导,却仍能取得对它们进行独特阐释的艺术视角,并以此凸现灵魂与主观真理在宗教和艺术中的永恒性。在诗人的眼里,正是这样的永恒性主题才真正造就了生命意义和宗教关怀的所在。  相似文献   

17.
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祖荫  曾新 《文史哲》2007,(4):53-62
美学范畴的数量和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明中叶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发生蜕变,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早期启蒙思潮破土而出,抗议理学权威,冲击封建罗网,高扬人欲旗帜。在审美和艺术上,掀起了张扬个性、反对封建礼教、反抗传统思想的浪漫新潮。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了具有特定内容的"怪异"这一美学范畴。以"怪异"自居的启蒙美学家和艺术家们,在思想行为上,主张离经叛道,反对封建统治者所遵从的儒家经典和道德信条,标新立异,背离所谓封建"正统"。在审美理想上,要求表现艺术个性,创造"有我"的独特艺术风格。在美丑关系上,他们把"丑"提升到较高位置,以丑为美,直接歌颂现实生活中被封建统治者和卫道者视为"异端"、"癫狂"的形象。在艺术形象塑造上,他们常常运用怪诞手法,塑造扭曲变形的艺术形象,以强化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怪异",是明清启蒙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政党责任论     
政党以执掌国家政权为目标,当然要对国家承担责任,其实质是对民众负责。政党的责任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政党应当承担客观责任。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专业学生典型口语错误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语在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技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对口语给予足够的重视。分析英语专业一年级新生的口语测试错误,结合问卷调查及其结果的统计分析,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查找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助于改善英语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