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教育就是要把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协调并优化,创设出和谐的育人氛围,从而获得教育整体最大效应,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而建设和谐校园则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建设和谐校园呢?我们认为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建设好学校领导班子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和谐需要创建。按照创建和谐社会的一般要求,将和谐理念融入办学实践,结合各自实际,创建富有特色的和谐校园,这是大学领导者在领导和谐校园建设中创新思维的总体要求。大学肩负着特殊的社会使命,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人类精神资源传递和知识创造的最佳殿堂,是一个充满了创造和创新的具有独立品格的思想熔炉。因而,大学和谐校园建设对领导创新思维更有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应该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各种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有效处理,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整体发展效应的新型校园。其中,校园主体的和谐是和谐校园最本质的特征。因此,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要紧紧围  相似文献   

4.
我校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注重校园人文思想的构建与实践,注重将先进的办学理念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在"和谐管理、和谐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构建和谐校园,给学校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使学校教育充满教育智慧和教育的力量. 一、学校倡导"和谐管理、和谐教育",并在丰富的实践和理性思考中得以完善和升华 52000年学校成功申报了重庆市独立科研课题《新时期城市小学学校关系研究》,从科研人手,建构学校和谐的人际关系.于2003年,提出了"和谐管理,和谐教育"办学理念,在随后近十年的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实践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五莲县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县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建设和谐校园的实施意见》,并将2006年确定为“和谐校园建设年”,制定了2006年及今后五年创建和谐校园的目标任务。创建和谐校园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一年创建活动的开展,和谐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和谐课堂,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打造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使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和谐校园就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动力,几年来,我校职工和衷共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优良的校风,这为建立和谐校园提供了保障;近年来,学校蓬勃发展、日新月异, 教职工生活得到彻底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实现全县一流,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名列全县前茅,办学规模渐大渐强,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等等,这些既是和谐教育的结果又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廖仁华 《科学咨询》2005,(16):17-18
和谐校园就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动力,几年来,我校职工和衷共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优良的校风,这为建立和谐校园提供了保障;近年来,学校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教职工生活得到彻底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实现全县一流,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名列全县前茅,办学规模渐大渐强,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等等,这些既是和谐教育的结果又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需要随着教学、科研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以人为本,是努力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推进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邵成忠 《办公室业务》2013,(10):43-43,29
一、和谐校园是一个符合人性规律与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 这一系统应当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四大特征."科学"是和谐校园之基石;"民主"是和谐校园之根本;"人文"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开放"是和谐校园之源泉.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和活动,继而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利益调整机制,活力和创造的激发机制,矛盾和纠纷的消解机制,稳定和平安的维护机制,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有机结合与多维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激发,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学校持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校园是顺应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形势的需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下的行政本位体制的影响,很多高校在教学管理上较多地体现了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从而引发了高校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校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通过和谐性教学管理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邓雪峰 《科学咨询》2007,(15):43-44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担负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和谐的校园文明应由和谐的师生关系组成,本文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背景,分析班主任的作用,以此达到创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示是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它适应我国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一代和谐人才的主阵地,让“和谐”扎根校园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件大事,责无旁贷。校长应是“和谐”的组织者和创建者;教师应是“和谐”的生力军;校园建设是学校“和谐”的重要因素;课堂是学校“和谐”的主阵地;各类活动是学校“和谐”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科学咨询》2009,(4):F0002-F0002,F0003
重庆95中始建于1964年,历经几代人艰苦卓越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敬业、爱生、团结、奉献”的优良传统。进入90年代,学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路。使学校的办学档次得以迅速提高,各项工作得到长足发展。2003年2月27日,市教委组织的41人专家团对学校的管理、教师素质、教育质量、教育科研、硬件设施及校园风貌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评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授名为重庆市首批“示范初中”。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部门。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显然,没有图书馆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校园的和谐,本文拟从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模式,来实现图书馆自身价值,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环境、氛围、校风、学风、行为规范、制度文化等因素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践行文化.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的环境条件.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作长期而艰辛的探索。必须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加强校园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温馨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所以,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那  相似文献   

18.
裴光辉 《决策探索》2008,(10):90-90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所以,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需要;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教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将促进构建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教育体系的和谐、校园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奋斗目标,在学校层面,构建和谐社会具体表现为构建和谐校园。工会作为联系职工的重要渠道,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大有可为,工会通过畅通民主途径、推动职工福利工作发展、开展文体活动,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