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浙江的民族资产阶级,其活动范围超出浙江,其影响及于全国。这个阶级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某些过程。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日益加深,浙江首当其冲。作为近代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的丝茶,浙江是其主要产地。由于长期积累了贸易经验,浙江独多善于经商的人,如宁波人,有“无宁不成市”之谚。除了有本省的海港之外,中国最大的海港城市上海,就在浙江的大门口。这样,近代的浙江帮商人,以浙江为基地,以上海为中心,展开了活动,逐渐发展起来,与江苏帮一起,被称之为江浙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2.
涩泽荣一的实业思想与日本资本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见 《日本研究》2003,(4):28-36
涩泽荣一是日本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 ,他一生直接或间接参与创办和经营的企业多达 50 0余家 ,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近代产业部门和行业。不仅如此 ,涩泽荣一在从事大量企业活动的同时 ,还形成和提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实业思想。他与那些鼓吹全盘接受西方近代经济思想和道德伦理观念的思想家有所不同 ,积极主张以儒家思想和道德伦理为精神支柱 ,吸收西方资本主义经营之道 ,致力于在理性上排除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经济思想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推动日本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考察和分析涩泽荣一的实业思想将有助于深…  相似文献   

3.
梁宁森 《学术交流》2003,(12):174-177
近代中国职业教育曾一度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壬寅、癸卯、壬子癸丑等一系列学制中有关实业教育章程的出台,既标明了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先声,同时也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并且,由"西学东渐"而导致的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对近代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孕育和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发生于19世紀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所办近代军用、民用工业企业,同地主官绅商人投资创办的工业企业一样,是作为资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立面而出现、存在和发展的。均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格。在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不须有“官僚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之分,而应统名之曰“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其人格化统属于资产阶级范畴。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中,需要民主政治制度与之相适应。变专制制度为民主制度的首次政治实践,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它虽存在百日而被顽固守旧势力扼杀以失败告终,其历史意义却是伟大的。从此以后,辛亥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革命战争,基本上都是为实现民主制度以解决新经济与旧国体的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顺利发展扫清道路。但遭到反动势力的顽抗。这样,实现民主与反实现民主,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不能顺利发展的波纹。鉴于上述观点,文章提出:110年近代中国史,以1898年戊戌变法作为分段线,比较能更好地体现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冲击中,商品经济显示出巨大的优势,由此,昔日传统社会中地位卑微的商人群体逐渐崛起,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着眼于中国近代(1840-1919)商人群体,根据他们依附的对象进行分类,并结合当时的国家政策、文献资料,考察这个群体与国家关系的变迁,深入分析其中的政商关系及成因,并以史为鉴,探讨了上述分析对当下政商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袁世凯时期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出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分不开的:袁世凯推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主观上是为满足其政治统治的需要,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满足了社会主流人群——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也与当时社会心理的预期相契合。  相似文献   

7.
戴宇 《日本研究》2004,11(1):57-63
国民国家(nation state)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扩张而出现的一种近代意义上的概念,是指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近代国家,也可以将其称作民族、民族国家。1 近代国家往往是以国民国家、民族国家的形式出现的;国民国家、民族国家则是近代国家的属性。国民国家的成员使  相似文献   

8.
泛论商战     
长期以来,商战被当作郑观应的特有思想,而忽视了对它的全面和综合的考察。本文除对“商战首先是郑观应提出的”说法提出异议外,着重论述了在中国近代社会,商战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和强权政治的削弱、自然经济的解体以及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而形成、而演变、而完善。商战纯属晚清生产方式下的上层产物,赖于社会需要而存在,同传统思想、外来资本主义有着与共及内在的联系。虽然,它自19世纪60年代提及以后。几乎贯串着整个中国近代时期,曾对政治、经济产生过一定影响,但其最终未能也不可能付诸实践。所以它只是近代中国早期商业资本思想的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的显示。  相似文献   

9.
<正>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代史。”这句话蕴涵了两层意思:1.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2.中国的近代史亦是中国争取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本文拟以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为线索,考察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10.
一 日本近代文化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大变革过程中逐步萌生,并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确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日本近代文化,由明治维新后建立的日本近代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所规定、制约,并为其服务。众所周知,作为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的明治维新及其后建立的日本资本主义社  相似文献   

11.
铁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之一 ,它的发展变化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在近代资本主义殖民侵略扩张时代 ,铁路更突出地表现为殖民侵略的工具和争夺霸权的表征。近代以来东北亚地区铁路的形成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域社会的发展 ,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本文拟以甲午战争前后为时间跨度 ,以东北亚大陆的中国东北和朝鲜为地域跨度 ,对东北亚地区铁路的形成略作历史的考察。一   1 9世纪中叶 ,西方资本主义以“大炮和商品”猛烈冲击着东方封建主义秩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世界。东北亚地区也不可避免地受…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史学界长期以来争论比较热烈的问题。一些同志认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叶,也有人否定这种说法,特别否定明末清初农业中存在的资本主义新的因素。本文根据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材料,认为在评论中国何时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不能一刀切。由于中国是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商品经济在各个地区发展程度也不一样,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有早有晚。就拿浙江来说,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远在元末明初就稀疏地出现了。明末清初浙江嘉湖地区与清代中期的许多地区相比,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要高得多。单从地租形态来讲,清代中期全国比较普遍地还实行实物地租,而明末清初嘉湖地区已出现了货币地租。在这种情况下,明末清初,浙江嘉湖地区在农业中较早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很自然的。浙江手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早于全国其他地区,也完全是商品经济较高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的近代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传统,决定了近代科学不可能首先在中国出现。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近代科技在西方先进国家的突飞猛进以及西学东渐和中国社会的内部发生变动,近代科学技术逐渐传入了古老的中国,并产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影响,促使了中国近代科技的产生和科技队伍的形成。本文拟对这一长达200余年的近代科技在中国传播和中国近代科技产生及发展过程,作一番较为详尽、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代地域商人群体与古代商帮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帮是明代至近代中国社会由亲缘组织、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结合而成的封建经济组织,是他称他在意义上的客帮;当代所谓粤商闽商申商浙商等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当代地域商人群体,是一种本称本在意义上的非帮群体。当代地域商人群体内含古代都市经济、近代工业经济和当代草根经济3种经济元素,与商帮有许多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周学熙资本集团的历史地位问题一直是史学界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之一。有人认为,周学熙资本集团是官僚买办资本集团,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有人认为,周学熙资本集团是民族资本集团,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还有人认为周氏资本集团开始是一个官僚买办资本集团,  相似文献   

16.
北京律师公会的成立是律师群体正式形成的显著标志。本文通过对北京律师公会原始档案的细致爬梳,对民国时期北京律师业的发展和群体结构进行实证考析,以期对北京律师的群体特征进行整体性揭示,进而深入了解律师作为一个新兴社会群体在近代中国兴起、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具体细节。  相似文献   

17.
移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民是决定人口地理分布及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社会史的意义上说,移民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发酵和催化的作用,本文首先以中国的移民发展历史充分地论证了这个作用。文章还着重论述了移民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它不仅促使中国近代的社会结构从血缘社会向地域社会发展,从而导致了近代市民的形成、家族组织的分解和宗族关系的疏远;而且由于移民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逐步成为我国近代社会组织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的先兆。同时,移民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及习俗的变化和发展,并为形成“海派”文化奠定了基础。本文还论及了当代移民的特点及“内移外补”的移民观点。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近代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国盛 《唐都学刊》2002,18(3):45-50
近代以来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社会基本经济关系的变化 ,导致了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 ,不仅体现在由封建性封闭结构向近代资本主义开放结构转变 ,而且也体现在传统的等级职业结构为近代以来新兴的功能职业结构所取代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人口增长速度虽然十分缓慢,但相对过剩人口却有增无己。中国近代的过剩人口问题不仅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也与同期世界人口城市化拉大了距离,同时带有明显的殖民地色彩。在中国近代社会,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并未能够同步前进。文章最后指出,探讨这一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曾礼军 《求是学刊》2016,(4):108-115
近代报人小说家群体是伴随着近代报纸杂志等新兴媒体而成长的新型文人群体,是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由本土向西方对接的直接推动者和主要肩负者。他们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代:《申报》报人小说家群体,活动于1872年至1894年,他们是小说报刊创编的探索者和尝试者;清末报人小说家群体,活动于1895年至1911年,他们开创了小说报刊创编的新局面,推动了小说报刊创编的第一波高潮形成,普遍重视小说的政治启蒙作用,使小说文体从文学边缘地带走上了中心位置;民初报人小说家群体,活动于1912年至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他们推动了小说报刊创编的第二波高潮形成,重视小说的消遣娱乐功能,促进了中国都市文学的初步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