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什么是"完美"呢?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完美的事物。你不应该总是期待着完美而对自己过于挑剔。对于年轻女性来说,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便是,你要对自己感到满意,尽管电影和  相似文献   

2.
现在很多女性都懂得欣赏自己,这其实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但是女性过度自恋则是一种病态心理,这对自己和他人来说或许都是一种伤害.心理专家指出,过度自恋的人通常会有这些心理特征: 1只有自己才是值得爱的 过于爱自己的女人,心理就像一面用来自我欣赏的镜子,不管什么时候,兴趣点只在自己身上,与外界交往,也只是在求证自我魅力指数.对于自己的性情、体态、容貌等都过分在意,总要找出几点能证明自己很优秀的理由,即使是自欺欺人.过度自恋的女人会对他人的质疑预备好完美的解释,即使说服不了别人,也会摆出一副不屑的表情.  相似文献   

3.
电影是在新科技革命影响下诞生出的一门新的艺术门类,西方电影发展迅猛,在艺术性和欣赏性提高的同时,更形成了一套电影产业链,达到了电影艺术化与商业化的完美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开放,中国的社会群众对于精神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影成为文化消费的一种主流消费方式,伴随着西方电影商业化潮流的影响,于是在影坛上先后出现了大量的于以往的武侠片不同的武侠"大片",并呈现出一种蓬勃的发展景象。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析法是一套系统有序的方法,以精神分析法中的无意识理论、梦的解析和镜像理论,主体结构理论分析电影《画皮2》,探究其中人物心理成因和电影哲学层面美学层面的理解有着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期我们介绍的是"获得爱的几种不健康方式"之四:自恋型。他年轻有为,可是却因为自恋而无法让妻子感受到丝毫的爱……  相似文献   

6.
震惊中外的“沈崇事件”始末文/人邻时间拉开了与往事的距离,但历史终归是历史,每一次回头看看,都能让人有所回味。我们从不沉湎于过去,但我们也从没有忘记所经历的一切……一北平,1946年12月26日《世界日报》赫然登出:女生看电影归途被侮辱大学女生某,年...  相似文献   

7.
有人曾说:"电影当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日大红大紫,易成明日黄花。"而对于诸如:《都市风光》等经典影片来说,却是例外。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领悟,首先分析了该音乐电影中配乐的艺术特色,而后又着重对音乐与画面的完美融合进行了阐析。  相似文献   

8.
葛南 《现代交际》2011,(5):33-33
一部好的电影片名能够起到宣传电影的作用,但想要达到完美的翻译效果是很困难的,译者通常在翻译电影片名的过程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实例法对影响电影片名翻译的三大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引起电影翻译工作者以及相关人士的注意,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陶诗伟 《现代妇女》2014,(3):248-248
"诗意化"一词的概念最早是出现在前苏联电影中所创立的"诗电影"流派中。诗电影不同于先锋电影,它比较注重隐喻蒙太奇手法的使用,然而,诗电影并未形成真正的流派以及理论体系,并作为一种革新被运用到诸多电影之中。至今诗电影这个概念也只是存在于前苏联电影范之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诗电影理论体系。在我国,谢铁骊导演认为诗电影是一种风格。在拍摄电影《今夜星光灿烂》时,谢铁骊导演就认为这部电影应该拍成一部散文诗风格的电影。苏联电影理论家查希·里杨也对这种风格有这样的论述:"把情节发展、造型处理、演员表演、在有声电影中还有对话和音乐的语义学特点等方面的风格独特性,错综复杂地综合在一起,便产生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的影片的风格。"笔者认为这种风格就是电影摄影中的诗意化造型手段,是一种表意性的造型手段,可以运用到诗电影中,也可以运用到其他任何何形式、题材的电影中。  相似文献   

10.
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英国女影星娜塔莉·波特曼饰演女主的美国电影《黑天鹅》,讲述了一个有关芭蕾舞的超自然惊悚故事。该影片女主妮娜是一个性格温顺的演绎白天鹅的完美者,然而为了在舞台上完美演绎一个"黑天鹅",为此她一步步实现自我蜕变的全过程。现实中的妮娜是纯洁、乖巧的,但在排练过程中她逐渐发现自己被压抑的狂野、邪恶的一面。依据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与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纯洁乖巧,狂野邪恶分别是妮娜自我和本我的表现。在演绎黑天鹅的过程中,妮娜经过自我、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强烈对抗,最后完美的蜕变成一只真正的"黑天鹅"。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妮娜性格的蜕变做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有个小小的院落,从不起眼的门洞进去,沿着一条窄窄的小路进到三进院,就看到几间平房,这就是在北京小有名气的红丹丹"心目影院". 红丹丹的全称是"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成立于2003年7月,它的宗旨是:"致力于用声音解说技术为视障人提供无障碍文化产品服务;倡导社会为视障人群提供融合性支持环境".从2005年至今,红丹丹每周六上午都会举办"心目影院"活动,为盲人免费放映一场电影.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担任电影讲述人,用生动、丰富和准确的语言解说电影场景,为盲人传递视觉信息,不仅帮他们看懂一部电影,更让他们通过电影了解社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他们正确的社会行为模式信息.  相似文献   

12.
现在问很多人最关心的是什么,他(她)会告诉你:今天我的粉丝涨了多少……而随便浏览一下微博、关注一下朋友圈,不管男女老少,各种姿势的自拍跃入眼帘,可谓进入了“全民自拍”的时代。著名演员陈坤对自己的一张自拍照说:“再不自恋就死了”。很多人都表示,微博、自拍让不自恋的人自恋了,让自恋的人更自恋了。  相似文献   

13.
自恋是学生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这种心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其人际关系。本文将剖析自恋心理的特征并根据特征和引起自恋心理的原因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走出他们的“自我世界”。  相似文献   

14.
遗憾是人生的一种美丽,我相信这是一个真理.人们在经历了一些遗憾之后才会发现,那些遗憾正是我们生命中美丽的点缀. 人们总是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佳人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遗憾是一种美丽,随性更能怡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既打算在人世生存,就不要奢求太多,苛求太多,一切随缘即好.完美只是一种幻想,永远不会成为现实.如果一切都遂愿,都尽善尽美,那么全世界就都是完美的了,事实是不可能的.有遗憾才有美,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一切.英国作家、戏剧家、诗人王尔德说:"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哲学家休谟也说:"最完美的幸福,必出自最完美的对象的沉思."  相似文献   

15.
刘晗 《职业》2009,(22)
她所从事的每个职业都近乎于完美,徐静蕾,一个热衷于尝试各种职业的"文化先锋"式的人物,一个敢于在新领域吃螃蟹的第一人.她的每一次华丽转身都令人感到如此意外,却又如此自然.  相似文献   

16.
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喜与忧,幸福的关键不是我们正拥有着什么,而在于如何看待自己的拥有。悲哀和烦恼遍布于每个人的生命,学会遗忘和忽略是美好生活的基石,沉湎于其中则是最大的不幸。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赏识教育的原因 笔者从事职校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深感职校班主任越来越难做.这个难,难在"问题学生"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贪玩厌学、沉湎网吧,种种原因导致成绩滞后、经常违纪.进入职校后,他们并没有立志发愤,而是互相学习彼此之间的短处,变得更加自卑、逆反和自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容易在学生中间互相传染,这使得"问题学生"的队伍不断地壮大.  相似文献   

18.
张彦 《职业时空》2008,4(3):113-114
一、网络电影的涵义及其发展 电影曾一度受到电视的冲击,但庆幸的是,电影在电视的冲击中,却并没有被取代。现在,网络又给电影带来了新的生机,这对全世界电影人以及数以亿计的影迷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电影之所以未能被电视取代,是因为电影能不断汲取最新科技的营养,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艺术生命。网络电影正是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网络给电影注入生命的活力。真正的网络电影参与性极强,首先可以从网上下载标准化的电影软件,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剧情。  相似文献   

19.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年来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也像是告诉我们对上级要求无条件服从,可读完之后,才了解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相似文献   

20.
201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取缔提倡"港独"的"香港民族党",反映了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对于港台青年社会运动中出现的错误倾向的有效防范与深刻洞见。通过系统地梳理港台青年内心的认知源头,在"镜像中重构"香港青年对于国家的认同,把重塑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路径移植到提升台湾青年国家认同轨道上来,从方法论上对深存于两地青年内心的"镜像认知"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纠偏,精准定位交往中的目标痛点,破除三种迷思,构建青年心灵契合就绪指数,加强国民教育,斩断台港"双独"输送链条,重构港台两地青年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