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有资产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因而,探讨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办法,意义十分深远。本文分三个部分对这个问题作初步的研究,首先从法理学角度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作出界定,进而分析和概括了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与渠道,最后从法律上提出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实力和国家政权的稳固,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查清流失的原因,加强监督,严格执法,强化管理,堵住国有资产流失这个洞。  相似文献   

3.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流失的渠道和原因多种多样,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本文就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论述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进一步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与危害性,提出了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营运新体制、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和规范国有资产市场体系、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等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原因,提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和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并对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出了对策:1.明确国有资产经营主体,确保资本合理流动;2.健全企业法人制度;3.加强资产评估工作;4.加强国有资产的立法和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7.
首先阐述了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接着分析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决策失误、企业破产、企业改制、经营管理不善、高管人才流失等;最后提出了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对策,如完善国有资产立法体系、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检察、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占用者和管理者出于主观故意或由于过失,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笔者就国有资产流失表现、原因及对策作一些初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首先阐述了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接着分析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决策失误、企业破产、企业改制、经营管理不善、高管人才流失等;最后提出了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对策,如完善国有资产立法体系、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检察、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提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采矿权出让和采矿权价值评估法律制度使国家在国有矿产资源资产的配置中未能取得应有的矿产资源资产收益。规制矿产资源犯罪的刑事立法对盗采、破坏矿产资源的犯罪未能形成有效的威慑。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惨遭资源腐败利益共同体的掠夺而国有矿产资源资产监管法律制度未能起到应用的作用。为了防范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流失,应构建矿产所有权出让、矿产所有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制度,构建矿产所有权出让金的数学模型,确定矿产所有权出让金的合理金额,完善国有矿产资源保护的刑事立法以及国有矿产资源资产监管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与国有资产流失存在耦合性。国企改革不同阶段表现出国有资产治理不同层面的缺陷,3类国有资产流失行为因此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点。起步阶段和过渡阶段以投资流失型为主,攻坚阶段以管理流失型为主,规范阶段以交易流失型为主,在调整阶段,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有很大收敛,数量减少,但国企改革在这阶段也渐趋中止。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国企改革新时期,应以过往改革与风险的耦合性对未来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进行预评估。在资产流转前,须建立大宗国有资产转让公示制度;在资产流转过程中,须明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权力的责任机关与具体职责;在资产流转完成后,须以公益诉讼制度实现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对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规章制度不健全 ,造成了高等院校国有资产流失、资产低效使用等后果。按照“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的要求 ,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 ,应通过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 ,建立针对不同类型资产的效益评估系统 ,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运行质量 ,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检查和监督 ,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促进高校国有资产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4.
在国有资产转让过程中,公司国有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不一定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层收购不应该承担流失国有资产的责任;赋予国资委国资出资人身份依然不能根除国资产权主体天然缺失的弊端。实践中确实存在国有资产市场性流失的不良现象,但这不能成为无期限延迟国企改制的借口。国企通过重组壮大国有经济,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必须加快包括管理层收购在内的国企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15.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第一是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并指出了效率评价的一般规则,尤其强调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效率评价不能简单等同于盈利评价。第二要有利于改善和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第三要有利于改善和增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第四要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明确国家与政府的关系;明确国资委的权力体系;明确政府管理和使用国有资产的权责。  相似文献   

16.
略论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学校正在跨越式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高等学校国有资产得到迅速增加,同时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也日趋严重。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加强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权重明显上升,加强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对保障国家事业单位履行职责和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都将发挥巨大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应强化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章立制和完善制度、重视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应注意严把资产配置入口关、把好资产处置出口关、严格流动资产管理、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加强对外投资的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目前三级(国家、省、市)监督管理体制,对我国县(区)国有资产监管在一定程度上缺位问题进行了历史、现实和未来趋势分析。通过对目前县(区)国有资产的规模、分布、质量、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国有资产存在诸多问题的剖析,详细解读了目前一些地方对县(区)国有资产监管进行探索的三种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国有资产应该发挥的三种功能,认为国家、省、市监管机构在不同层级上应发挥不同的功能。结合目前各地对县(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加强县(区)国有资产监管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无形资产不仅是21世纪的入场券,而且还是21世纪国家实力竞争的武器。然而, 海外投资中的国有无形资产正通过国有商标权、国有专利权、评估机制的不完善、境外企业 经营管理不善等渠道大量流失。针对这一现状,文章在分析海外投资中的国有无形资产流失 原因的基础上,主要从思想认识、完善立法、国际法制、管理体制、评估机制和母子公司的 关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以国企境外资产内部审计战略管理为研究对象,从防范国有资产流失视角出发,在分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战略相关理论研究价值和动因的基础上,结合国企境外资产流失严重和国际投资环境复杂化现状,设计和构建了一个以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风险管理为导向,集总体战略、组织战略和运作战略为一体的系统化、动态化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力图为实现国企境外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保证;并从4个方面对国企境外资产内部审计战略体系构建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