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革”期间,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宋江有意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推行投降主义路线。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并不完全正确。说宋江推行投降主义路线,这是有道理的,也符合《水浒传》一书的客观实际。但认为宋江有意屏弃晁盖,有意夺晁盖的权并取而代之,则不符合书中描写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梁山泊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晁盖却中毒箭而死,学界由此产生了一种看法,认为宋江排挤晁盖,致使晁盖早死。但是在宋元水浒故事、杂剧和明代刊行的《水浒传》中,二人都是江湖结拜兄弟,是江湖兄弟结义的典范,并无任何隔阂。清初金圣叹在“金本”《水浒传》做了一些改动,使“宋江排挤晁盖”有一些依据,而这只是金圣叹纂改的结果,并非施耐庵的本意。  相似文献   

3.
“文革”时期,在大力贬抑宋江的同时,一些评论家对晁盖进行了褒扬,甚至称其为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其实,若依笔者来看,当时对宋江的贬与对晁盖的褒,皆有人为的主观因素掺杂其中,都不符合书中描写的客观实际。也就是说,对宋江贬得过头了,而对晁盖则又颂扬得过头了。诚然,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和梁山革命事业的创始人,晁盖的确功不可没,但总体来看,晁盖却算不上杰出的农民领袖。  相似文献   

4.
《水浒》里的宋江,是以一个自称“舍着一条性命”私放晁盖的“义士”出场亮相的。以后,《水浒》作者又用了大量笔墨,反复頌扬宋江是“仗义疎财”,扶危济困,“专好结识江湖上好汉”,“周全人性命”,是“有德有义”之士,象“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宋江自己也一再吹嘘自己对兄弟“情分最重”,“死生相托”,自称“呼保义”。宋江果真是“没有一个不敬爱”的“义士”,“能救万物”的救世主吗?  相似文献   

5.
《水浒》这部歌颂投降主义路线的书,竭力颂扬叛徒宋江,贬低梁山农民起义革命事业的奠基人晁盖,把晁盖排除在一百零八人之外。这是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七十一回“单道梁山泊的好处”那篇“言语”最后有所交代: “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唯宋江呼群保义,把寨为头。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庙。”这就说明作者所以收晁盖“归天及早”,中箭身亡,是唯恐他“托胆称王”;所以叫宋江“把寨为头”,代晁盖坐上第一把交椅,是因为他“呼群保义”。晁盖号“托塔天王”,又称“晁天王”。宋江号“呼保义”。保义,全名保义郎,是宋代设立的一种低级武官职位,充当御前侍卫,是专门紧跟皇帝保镳的。晁盖号天王,起义之后,是要夺天子位自立皇帝的。宋江号保义,目的是想当皇帝驾前侍卫官,为直接保卫皇帝而卖命。宋江参加起义队  相似文献   

6.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的指示,深刻揭露了《水浒》的要害是投降,投降主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黑线,明确指出了宋江搞修正主义、投降主义的反动本质。《水浒》这部书是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古典小说,但它决不歌颂农民对反动派造反有理,而是美化叛徒,宣扬投降主义,为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晃盖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歪曲农民起义、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揭穿了打着革命造反旗号的宋江这类投降派的真面目,不仅是我们评论《水浒》的指南,也是我们识别投降派和投降主义路线的思想武器。但是在过去一些评论《水浒》的文章和著述中,一部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水浒》却成了“农民革命的史诗”,叛徒宋江成了“农民革命的英雄”。他们的一个基本论点,就是把宋江的投降主义算作了“农民的局限性”,并把这种观点称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8.
宋江杀阎婆惜是《水浒》的重要情节,作者用近三回书(第二十回~二十二回)的篇幅来铺陈这个故事。可以说它是整部《水浒》的一个“关节”。因为,如果宋江不是杀惜,他这个“仁义礼智信皆备”的忠臣孝子,便可以在官场上平步青云,直线尽忠,何必“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呢?自然,《水浒》这一曲投降主义的颂歌便唱不下去了。那么,应当怎样评价宋江杀惜这个行动呢?有人说这是他“走向革命的开端”,因为那是为了保卫梁山的“机密”啊! 果然是这样吗?不对。要说宋江有什么事关梁山革命事业的“机密”落在阎婆惜手里,那不过是刘唐送来的——晁盖的感谢信,为报答宋江通风报信之恩特送一百两金子云云。晁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的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指出了宋江搞修正主义投降主义的真面目,这对于我们深入开展对《水  相似文献   

10.
反面教材《水浒》第十八回写“宋江私放晁盖”,这是作者为宋江着意安排的一次颇有影响的事件。长期来,不知蒙蔽了多少人。不少评论者也都抓住这件事,添枝加叶,吹捧宋江。有人认为这是宋江倾心革命,走上革命道路的标志;有人认为是宋江重于兄弟之情,舍己救人的义举;也有人认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同时,反复领会毛主席最近关于评论《水浒》的重要指示,联系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我们对于反对投降派这个问题,体会尤为深切。毛主席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水浒》的要害,这就是宣扬投降主义、反对农民革命,歌颂投降派、反对革命派。《水浒》中的晁盖是梁山起义军的奠基人,是个革命派;宋江则  相似文献   

12.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指出:“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水浒》也不例外。对《水浒》这部书,毛主席作了最深刻、最精辟的评论,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  相似文献   

14.
晁盖是创建梁山义军的奠基人,是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真正领袖。但是在《水浒》中,“英雄排座次”,却没有晁盖的名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干?因为晁盖坚持了一条“共聚大义”、“兀自要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的革命路线,要“托胆称王”,要推翻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农民阶级自己的政权。代表这条革命路线的晁盖在梁山坐着第一把交椅,宋江就不敢公开亮出招安投降的白旗。宋江一心要把农民革命利益拍卖给赵宋朝廷,但是,只要  相似文献   

15.
《水浒》中的宋江,在临死之前,有一段自白:“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宋江所谓的“忠”,就是忠于地主阶级政权的最高代表封建君主。宋江所谓的“义”,是从属于“忠”的,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把农民起义的革命行动纳入封建法度和道德所允许的范围之中。“忠义”二字,贯串了宋江一生的言行,是他投降主义路线的思想基础。宋江在晁盖死后,篡夺了领导权,迫不及待地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里,一字的更动,却反映了根本不同的两条路线的斗争。宋江是用地主阶级的政治思想路线、封建统治者的道德规范篡改了农民起义的思想政治路线。晁盖的“聚义”,意味着农民阶级由于不堪忍受地主阶级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要求联合起来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宋江的“忠义”,则意味着要农民阶级屈服于地主阶级的统治,做一个封建社会的顺民。晁盖的“聚义”和宋江的  相似文献   

16.
晁盖原是把宋江当作恩人救护上梁山的。不但救护宋江上山,而且还要“请宋江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这时的晁盖,是把他当做朋友和兄弟看的。可是后来,当曾头市中箭,晁盖生命垂危的时候,却不顾宋江如何悲痛地“守定在床前啼哭”,竟留下这样的遗嘱:“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根本不提宋江做梁山泊主的事。显然,在临死的时候,晁盖自己否定了“请宋江为山寨之主”的初议。这是晁  相似文献   

17.
晁盖试论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它为了突出宋江这个投降派典型,作为反衬也写了晁盖。今天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对《水浒》作一些剖析,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宋江是钻进梁山农民起义队伍的叛徒,晁盖是梁山起义事业的奠基人,是农民起义的领袖,是坚持农民革命路线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宋江是钻进农民革命队伍的投降派。他适应反动统治阶级镇压农民革命的政治需要,推行了一条投降主义路线。在梁山泊农民起义军中,以晁盖为代表的农民革命路线与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进行了尖锐激烈的斗争。晁盖死后,由于宋江窃取了起义军的领导权,他的投降主义路线占据了统治地位,终于把梁山泊农民革命事业引上了失败的道路。今天,通过对晁盖与宋江两条路线斗争的分析,揭露投降派宋江的丑恶面目,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是坚持马列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是描写宋徽宗时期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聚义于山东梁山泊,发动叛乱,反抗官军,而后来投降官军,镇压农民革命的故事。宋江实有其人,曾在宋代发动过叛乱。从此,这一史事就在民间传讲的过程中,逐渐地象滚雪球似地膨胀起来并被故事化了。现在,有关那个时期宋江等的故事是作为《大宋宣和遗事》的一部分来记载的。在这部《大宋宣和遗事》里,我们能够看到“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晁盖等投奔梁山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的作者通过塑造宋江这个典型,歌颂投降派,歌颂投降哲学,歌颂宋江的修正主义和投降主义路线,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鲁迅评《水浒》评得好。鲁迅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宋江是“奴才”;“不反对天子”——接受“招安”——替“国家”打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就是宋江投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