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位于广西右江上游东兰县的武篆人民公社,成立三年了。三年来,我们在加强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领导农业生产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实践证明,这是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保证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最好的领导方法。武篆人民公社是一个老革命根据地。这里的僮族、汉族、瑶族人民,是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早在1923年,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韦拔群烈士,在党的领导下,就在这里组织了打倒土豪劣绅的反封建武装暴动。1929—1930年间,党领导的红七军又在这一带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从此各族人民向  相似文献   

2.
开发世界一流旅游资源实现右江革命老区各民族共同繁荣──关于开辟盘阳河长寿旅游区的可行性研究李甫春在桂西的中部,有一条碧绿清秀的盘阳河。河两岸的千山万弄,就是右江革命老区的中心地带,也是壮族和瑶族的聚居区,生活着一百多万各族人民。这一带大部分是岩溶石山...  相似文献   

3.
广西经济要尽快翻身。这是党中央对广西的希望,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次党代会向全区各族人民提出的一项奋斗目标。桂西北在实现广西经济尽快翻身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这是亟待我们在理论上论证、实践中明确的重大问题。一、桂西北的过去曾经为广西历史写下了最光辉的篇章桂西北一般主要指河池、百色两个地区(右江地区大部份)。右江地区是中国共产党在  相似文献   

4.
巴马:长寿之乡在跨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西西北部,有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有风光秀丽的河湖和峰峦,有锁在深山的宝藏,有蜚声中外的寿星群体,有艳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她就是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   巴马瑶族自治县总面积 1971平方公里,有壮、汉、瑶等 11个民族,总人口 23406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 86%,其中瑶族占 17%,壮族占 68.9%。   巴马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巴马各族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按 1949年的人口统计,全县平均每 7户就有 1人为革命牺牲。   巴马是驰名中外的世界长寿之乡。据 1994年 5月中…  相似文献   

5.
红土地随想     
黄佩华 《中国民族》2008,(12):91-93
中国南方偏西,有一条红水河,与红水河并驾齐驱的另一条河流是右江。相对桀骜不驯的红水河而言,在百色盆地里蜿蜒流淌的右江更像一个腼腆的美少女,温婉柔顺,风情万种。在这两条雄性与阴柔相间的大河两岸,木楼青瓦,稻米飘香,蔗海蕉林,瓜果满枝。这里就是一片被人称为红色土地和革命老区的地方,美丽的广西百色。  相似文献   

6.
一《金花银花献给毛主席》,共选了七十余首民歌,是云南各族人民歌唱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颂歌选集。假如把云南各族人民歌颂党和毛主席的歌比做大海,这里所选的当然不过是大海之一滴,但也正因为它是大海之一滴,所以我  相似文献   

7.
云、贵、川三省,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族别最多的地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风光旖旎、物产富饶。从远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手足胼胝、开疆拓土、披荆斩棘,把它建成了祖国美丽的地方。西南边疆的开拓和进步,又是同这里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交往,互相帮助,并且接受汉族人民先进的经济、文化影响分不开的,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晶。早在战国初期,云南境内的一些部落和部族,即同在成都平原建立起奴隶政权的蜀  相似文献   

8.
党的五中全会公报,像春风似地回荡在茫茫的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上;内蒙古自治区的各族人民深切怀念十九年前曾到这里视察过的刘少奇同志。十九年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正处在暂时困难的时刻。怎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建设,怎样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是人们当时面临的重要问题。少奇同志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怀着对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踏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  相似文献   

9.
1929年12月11日,根据“六大”通过的政治纲领,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我党在壮、瑶等族人民聚居的广西右江地区,胜利地举行了百色起义,在我国南方边陲建立了最大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右江革命根据地,为大革命失败后两广地区的斗争打开了新的局面。在这场革命斗争中,右江壮、瑶等族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百色起义的成功,红七军的诞生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的建立,是右江革命高潮的主要标志。对于这一革命高潮的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推动,无疑是主要因素,居首要地位。但是,由于右江地区是一个以壮、瑶等族人民为主体的地区,壮、瑶等族人民的动员和参加,对于革命高潮的形成和发展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点,较之当时全国爆发的许多起义和由此而出现的许多根据地来说,具有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0.
田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河谷中游,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有壮、汉、瑶等民族,其中壮族占89.9%。田阳是壮民族的发祥地,是明代抗倭女杰瓦氏夫人的故乡,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田阳县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第一个芒果之乡、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科技先进县、全国南菜北运基地县。  相似文献   

11.
上洪屯座落在凌云县城西南五里许。这里四面群山环抱,屯前有一片六百多亩肥沃的水田,濛河横贯其中,在屯东南与右江支流澄碧河汇流南去。东有公路通百色。这里盛产粳谷、粘谷、糯谷、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每年可以两熟到三熟。山地  相似文献   

12.
我們黔东南各族人民把自己从解放到發展的全部經驗归結为这样四句話:共产党是幸福的根,人民公社是幸福的藤,大跃进是幸福的果,毛主席是幸福的引路人。而归根到底,我們的一切胜利,都是毛澤东思想的偉大胜利。 1949年黔东南解放后,这里的各族人民就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的道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实現了农业合作化,同年七月建立了自治州,各族人民实現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州的政治、經济、文化得到不断的發展,特別是1958年以来,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实現了大跃进的發展速度和人民公社化,各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三十五周年之际,我的心中涌现起连绵的回忆。这个喜庆的日子的确来之不易。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蒙古地区蒙汉等各族人民团结战斗、流血牺牲的结晶。它结束了内蒙古地区长期以来民族纷争的历史,把一个民族间存在隔阂、分裂的地区,改变成为民族平等、团结的社会主义的新内蒙古。这在旧中国是不可设想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做得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引导内蒙古各族人民走上民族平等团结的道路的?这里我不讲理  相似文献   

14.
在广西左右江地区,布洛陀是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其仪式唱本为<布洛陀经诗>.本文透过对这一信仰及<经诗>形成的历史背景、叙述结构的分析,讨论布洛陀信仰与宋明期间左右江地区历史变迁的关系,认为其背后折射出了这一时期左右江社会的区域格局,是地方土司在重构地方社会秩序过程中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在1982年国庆节“各民族参观团”里,有来自广西、云南、四川三省区的140名汉族干部。他们绝大多数人已经扎根在民族地区二、三十年,为那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改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做了许多工作,贡献很大,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他们认为这次能够到北京和全国各地参观学习,是党和各族人民对他们的亲切关怀,为之激动不已。这里介绍的六位同志,是长期在民族地区坚持工作的汉族干部的一个缩影。他们表示,在回去之后,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二大精神的要求,振奋精神,从我做起,努力去开创民族地区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西 部,那里的大漠荒原、西部长调、成 吉思汗陵园、煤炭油气资源,早已举 世闻名。然而,改革开放以前,这里 却是全国屈指可数的贫困地区之一, "毛乌素沙漠"(蒙语中是"臭水沙漠" 的意思)成了这里贫困的代名词。尽 管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的蒙古族 等各民族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但是,由于受时代、观念和社会发展 的局限,几十年来,他们依然与贫困 相伴…… 改革开放使鄂尔多斯各族人民走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骆越族群曾经为中国百越族群的一支,是战国至汉代时期活跃在岭南的大部族。骆越人曾经主要聚居在左右江流域和贵州西南部及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所以,我在这里也并不否认骆越族群确实曾经在大明山西南麓聚居过,而且不少地名确实也是骆越地名的遗存(在西瓯骆越故地,经常可见的地名为"那xx"、"陆xx",一般可以认定这些是语言在地名中的沉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右江流域史前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特别是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右江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发现了较为丰富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陶器等遗物 ,其文化特点较为鲜明 ,文化序列较为清晰 ,在广西乃至中国和东南亚史前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驳正“莫氏线”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右江流域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史前文化起源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地处我国北方边疆,林海茫茫的大兴安岭贯穿其境,岭西、岭北是举世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岭东、岭南是肥沃的嫩江平原北缘。这里居住着三十多个民族,有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三个民族自治旗,我国边防重镇满洲里市也在该盟境内。历史上这里是蒙古族等民族的发祥地。建国三十多年来,全盟各族人民在巩固祖国边防、开  相似文献   

20.
广西东兰县是20世纪初叶中国最早开展农民革命运动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时期全国农民运动的重要阵地这里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右江革命根据地,是邓小平在广西革命的指挥中心。东兰地处桂西北,位于云贵高原南缘、红水河中游,总面积2415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居住着壮、汉、瑶等11个民族,其中壮族占85%。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