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初以后,第二代英国新左派引进、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欧陆当代思想资源,逐渐偏离英国本土化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立场,形成影响巨大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面对"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兴起,第一代英国新左派以不同方式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2.
斯图亚特·霍尔是一位有着多重显性"身份"的英国左派马克思主义者。近期国内对他的研究趋热,也取得了相对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主要集中在文化研究、传播研究等领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角相对缺失。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角和围绕霍尔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是霍尔研究的应有之意。这在全面深化霍尔研究的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50年代后期,英国新左派理论家在新左派运动形成之初开展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争论。这场争论主要涉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涵、斯大林主义的人道主义危机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问题。此次争论促进了新左派运动内部的理论革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推动了英国新左派运动和西方伦理学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这场争论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在英国进行本土化的一次尝试,它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解偏差。  相似文献   

4.
在诸多论述战后英国左派运动的著述中,丹尼斯·德沃金的《战后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历史、新左派和文化研究的起源》,无疑是较为全面论述左派文化政治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详尽地论述了从四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末期的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传统,语言清晰简练,可读性很强,资料翔实,  相似文献   

5.
在1957年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致非利士人书》中,汤普森对斯大林主义的教条主义进行集中清算,并提出了自己超越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试图为英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找寻可行的路径,该思想对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形成、英国新左派运动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亮 《晋阳学刊》2013,(1):78-83
《新理性者》和《大学与左派评论》是英国新左派早期重要的两份政治刊物。它们具有不同的起源、不同的人员结构和不同的办刊理念。《新理性者》的贡献在于提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英国新左派的早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大学与左派评论》则致力于分析当代英国资本主义现实,为英国新左派后来在文化研究、政治学等领域的学术繁荣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程祥钰 《东岳论丛》2019,40(5):92-97
文化问题是二战之后英国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爱德华·汤普森和雷蒙·威廉斯等第一代英国新左派思想家所建构的文化理论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重视的是,第一代新左派在文化观念上存在着内部差异,并由此引发了相互间的论争;而这些论争对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此后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以汤普森的《漫长的革命》一文为切入点,分析了汤普森对威廉斯的文化观念的批评和威廉斯的回应,以及这次论争对二者此后文化理论的发展所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开放马克思主义"起初作为一面理论旗帜,目的在于重新集结不同思想传统的英国左派知识分子来抵御苏联解体所造成的马克思主义危机。而借助90年代阿多诺思想在欧洲的重新发现,他们最终建立起自身的理论范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理论力量。新世纪以来,其主要成员从不同理论向度展开了自己的研究。维尔纳·博内菲尔德延续了德国"新马克思阅读"运动对价值形式问题的关注,力图厘清马克思与阿多诺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关系;约翰·霍洛维拓展了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阶级理论内涵,构建了一种否定性革命主体理论;西蒙·克拉克则关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问题,在大量实证考察基础之上完成了自己的后共产主义研究。  相似文献   

9.
英国新左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载体之一。新左派思想家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理论上具有"文化和物质相结合"、"历史和哲学相结合"、"社会结构和阶级主体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等相互激荡又相互关联的理论特质;在实践上,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追求社会主义民主道路,支持并致力于核裁军运动。新左派思想家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维度上,从不同角度和研究范式方面,拓展了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理论空间,为我们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0.
30年代中后期,一些英共知识分子党员不自觉地突破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桎梏,形成了一批有刨见的理论成果,开创了一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英国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优良风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英国左派知识分子沿着战前开辟的道路,继续致力于英国本土问题的研究,逐步创造出了一种具有鲜明英国特色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1956年以后,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这三位新左派思想家陆续出版了一批影响巨大的著作,最终将文化马克思主义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1.
雷蒙德·威廉斯是英国著名的文化学者、马克思主义文论家、“新左派”的核心人物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奠基人之一。其所著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是后期代表作,也对文化唯物论作了“最清楚的表述”。该书反映出威廉斯对马克思主义关键要素文化、意识形态、文艺理论等的理解,给我们提出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和文化研究学者应该何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进 《江淮论坛》2001,(5):75-79
雷蒙德·威廉斯 (RaymondWilliams,192 1- 1988)是英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其一生中 ,威廉斯广泛研究了文学艺术、政治、大众传媒、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特别是对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独具匠心的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 ,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一篇纪念文章中 ,《新左派评论》主编布莱克本 (RobinBlackburn)曾指出 :“威廉斯是英语世界中最具权威性、一贯性和原创性的社会主义思想家。”①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7,(6):14-20
现代性批判是英国新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雷蒙德·威廉斯、安东尼·吉登斯和大卫·哈维等英国新左派代表人物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运用时空一体的思维范式,坚持以"人民为重"的理论立场,采取多元开放的理论取向,建构了独具特色的英国新左派现代性批判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增添了一项重要的理论内容与一支强大的话语力量。但是,英国新左派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建构思路过于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的社会规律,具有空想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张宝梅 《理论界》2010,(12):29-30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是19世纪英国的杰出人物,他既是诗人、艺术家、政治思想家,还是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汤普森对威廉.莫里斯的研究认为,英国新左派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解释根植于威廉.莫里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他对威廉.莫里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威廉.莫里斯:从浪漫主义到革命》这部专著里。  相似文献   

15.
张玉勤 《理论界》2010,(8):152-154
托尼·本尼特是继威廉斯、汤普森、伊格尔顿等之后在英国文化研究界享有盛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本尼特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从马克思主义当下所遭遇的各种批评话语和面对的理论困境开始的,他把着力点首先放到了对俄国形式主义和各种后康德式美学思想的批判上,着力强调在"历史语境"中审视文学、文化与审美。本尼特在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上也迥然有别于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从而在"社会维度"内给予大众文化以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阐释。本尼特在"实践领域"内对知识分子进行类型划分与功能界定,同样体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历史语境、社会维度、实践领域,分别构成了本尼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视野。  相似文献   

16.
英国第一代新左派从一开始就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把目光聚焦于文化之上,强调文化研究在其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自威廉斯开始,第一代新左派知识分子纷纷对文化问题发表观点,并展开了漫长而激烈的论战。本文的目的是以围绕文化问题而展开的学术论战为支点来考察新左派运动,聚焦其理论拐点,从更近的距离感知英国第一代新左派的学术沿革和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前四章关注文化理论所取得的成就与过失,文化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后四章对真理、道德、德性、客观性、非存在、邪恶、革命、基础等基础性概念进行重新解读,是其理论重建的关键之处。他的这种建构方案可以看做是既继承了英国新左派的传统,又吸取了英国左翼思潮的各种经验教训并调和各种左翼思想,针对资本主义世界新的发展境况而得出的试探性结论。  相似文献   

18.
柴焰 《兰州学刊》2011,(9):18-22
英国当代著名的新左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始终关注当代文化政治研究中的种种困境,持续不断地对后现代文化进行尖锐批判,并且遵循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以伦理学为新的起点,对道德、真理、客观性、自由、公正、正义、幸福、人性等后现代主义所逃避宏大问题做出了哲学层面的思考和阐发。尤其在西方学术界宣布理论终结或死亡的"后理论时代"中,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身体力行地探索了"生命的意义"这一宏大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9.
倍倍尔在晚年,在领导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参加第二国际的活动中,犯有不少带有中派主义倾向的错误。这些错误被右派利用而造成了严重后果。应该以此为鉴戒,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以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等人为代表的左派,曾经批评了倍倍尔的错误,他们靠拢列宁主义。而倍倍尔则接近中派主义。把“左派之首”这顶桂冠奉送给倍倍尔,他岂能受之无愧?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政治转向”之中,葛兰西的文化政治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这可以从“葛兰西主义”一词的流行得到证明.无论是法国的阿尔都塞学派还是英国的新左派以及后马克思主义思潮,都或高或低地举起了“葛兰西主义”的理论旗帜.尽管葛兰西的文化政治学并没有一个既成的完整体系,但还是可以在他有关文化问题的众多论述中找出一个明晰的文化政治逻辑,即强调文化对于社会变革的基础性作用.葛兰西的文化政治思想是以他的实践哲学为基础的,或者说是以他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为基础的.鉴于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历史现实,他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心从政治经济学转到了文化政治学,并由此而建构起了一种为当代各种新左派运动所采纳的文化政治理论范式.他所引领的“文化转向”集中代表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