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原官话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官话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等角度对中原官话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目前中原官话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
学界普遍认为《等韵精要》反映北方官话的语音特点,但就其音系构成上存在分歧,本文认为《等韵精要》大体反映中原官话的语音特点,但也受贾氏存古意识、贾氏方言的影响。割裂贾氏存古意识、清代官话的实际面貌和贾氏方言影响来判断《精要》性质的作法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3.
宿豫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其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与普通话较为接近。境内部分地区地处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的分界线上,所以内部情况又略有不同。宿豫方言语法与普通话语法大体一致,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代词、副词、介词、量词和语气词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安徽东至赣语的语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至是多方言分布区,赣语是当地主体方言。通过6个方言点的语音比较,可以看出东至方言从北到南,江心回民村话→禾丰话→城关话→乌竹话→南溪古寨话→龙泉话是从江淮官话到赣语再到徽语渐次过渡,江淮官话的特色逐渐减弱,徽语的特色逐渐增强,而城关赣语兼有徽语和江淮官话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鄂渝陕交界地区是一片方言混杂地带,存在西南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黄孝片(黄孝方言)。通过梳理归纳前人研究中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区别性音韵特征,测算出鄂渝陕交界地区91个点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和黄孝方言的特征接近率,可以明确该地区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核心分布区,以及由这三类官话方言互相接触形成的四片混杂分布区。核心分布区圈出了三大类主体型方言:西南部地区的西南官话川黔片,旬阳县西部(以及安康市区)的中原官话关中片,白河县、旬阳县南部呈东西纵列分布的黄孝方言。四片混杂分布区分别为:东部地区的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南鲁片的混杂区,渝北和陕南邻接地带的西南官话川黔片和黄孝方言的混杂区,以及以白河、旬阳南部东西纵列分布带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的两片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混杂分布区。  相似文献   

6.
磨盘话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研究以及与中古音相比较,苏南地区河南方言岛群的磨盘话同时具有中原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的一些特点。它的音系是以河南光山话和罗山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又有它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位于银川市西南部,南依黄土高原,北接腾格里大沙漠。黄河流经县境,历来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平畴沃野,沟渠纵横,农业发达,尤以大米、构相、发菜和名贵毛皮驰誉中外。全县总面积5780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余人。中卫方言不管从地域还是从语音上看,都是处在由中原官话向兰银官话的过渡地带。它虽属于北方方言兰银官话银吴片,但在语音上和银川话、吴忠话又有差异。中卫人文、地理条件特殊,人口来源不一,环境比较封闭,这又使中卫方言在语汇里兼收并蓄,汇集了古今多方面的词语,这对古汉语中古汉语及现代汉语方言…  相似文献   

8.
宁夏盐池话的语音状况及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东接陕西定边,南连甘肃环县,西靠本区灵武,同心,北邻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定边,环县话属中原官话秦陇片,灵武、同心(北部)话属兰银官话银吴片。《陕甘宁青四省区汉语方言的分区(稿)》《方言》1986,93—105,以下简称《分区》认为,盐池话有四个单字调:阴平44、阳平35、上声53、去声13,古入声今派去声,因而将盐池话归入兰银官话。1987年,笔者两次到盐池及邻县调查方言,发现地处两大官话临界地带的盐池话,语音特征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古入声实际派入阳平,不同于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盐池话的归属应当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9.
今天冀鲁官话中的清入字大多归派阴平,但我们考察沾化方言的情况是清入字先归入上声,经过这一中转站之后才变为阴平,由此我们推断,冀鲁官话的清入归派的初始格局可能是与《中原音韵》吻合的,而且其他地方的情况也证实了我们的这一看法。再加上元代该区为元曲最活跃的演出地区,所以我们认为《中原音韵》的间架是以冀鲁官话的语音系统为蓝图的元曲演唱的部类轮廓,而那些可以充分发挥周德清主观能动性的具体字的填入则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参照了中原官话的语音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东安县位于湘桂交界处。对东安方言的归属,目前仍有值得讨论的地方。文章在全面比较东安话与西南官话、湘语的代表点的基础上,就东安话的语音特点和西南官话的划分标准作了一些讨论,说明了东安方言应是湘语的一支。  相似文献   

11.
将新胜"长沙话"同湘语长益片长沙话和湘语娄邵片双峰话、新化话进行语音、词汇的比较,可以看出它与后二者存在着相当的相似性和相通性;无论从历史来源还是从方言现状分析,新胜"长沙话"都应属于湘语而非西南官话.  相似文献   

12.
眉县本土方言的主体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横渠镇东部青化一带接近周至青化镇的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其中首善镇为三种语音系统.眉县境内的客户方言主要有来自本省的蓝田葛牌话、柞水红岩寺话、商州阳斜话,外省的河南巩义话、洛宁话,四川广元话、山东昌乐话和广东话等方言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古汉语否定词在官话和台湾话中存留的不同情况的比较研究,认为(一)台湾话处于古汉语和官话所代表的汉语两个发展时期的过渡阶段;(二)古汉语同官话、台湾话在否定词上的差异,是词汇中和与句法压缩的结果,词汇中和是“相竞性变化”造成的;(三)“中和”和“压缩”应是所有语言简化变化中若干共有方式中的两种。  相似文献   

14.
大冶方言考     
大冶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南与阳新交界,西南与咸宁毗邻,西北与鄂城接壤,东北与黄石市相连、与蕲春隔江相望。黄石市在建市前属大冶县。大冶方言属鄂东南语,具有赣方言与西南官话交界处的特色。大冶居民多祖籍江西;从历史行政区划上看,大冶县也有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与阳新、通山同隶属江西,亦多有共同的赣语特征。大冶县方言内部复杂,粗分可划为城关、大箕铺、湖山、金牛、保安五个片。本文仅介绍县治城关镇的方言。近年来大冶县城南部和西部附近的两个地质队有大批外地人涌入,他们的语音受到大冶方言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大冶方言,从而形成一种带有较浓重的汉口话成分的被当地人称为“矿山话”的新派话。这种“矿山话”对大冶县城的青少年有较大的影响。对于这种语音现象,本文亦不加讨论。  相似文献   

15.
1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和汉民汉语属于现代汉语方言北方方言区。根据《方言》1986年第3期《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稿)》一文的意见,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属于北方方言区的中原官话,乌鲁木齐汉民汉语属于北方方言区的兰银官话。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和汉民汉语的词汇根源于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受影响于维吾尔语和其他汉语方言。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和汉民汉语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大同小异,它们彼此之间更是同多异少。和普通话比较,乌鲁木齐的这两支  相似文献   

16.
江津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方言的一种 ,其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与北方官话大同小异 ,但其语音、一般词汇与普通话相差较大 ,与重庆市其他县区相比 ,独具特点。尤其是保持了入声 ,在重庆较为少见 ,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环县话属于中原官话区里的秦陇片,历史上曾经受到中原地区以及统治这一带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环县话的语音形成了自己的特征。本文在归纳环县话的声韵调系统的基础上,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比较环县话与普通话、中古音的异同,简要分析差异的原因,详尽地描写了环县话的音韵特点。  相似文献   

18.
马公话里入声消失,不应再归入江淮官话。马公话和泗县话两阶核心词的关系词比例相近,通过阶曲线判定法得出它们是同源关系,马公话可能归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考察376个中古入声字在马公话里的读音情况,发现"清入和次浊入归阴平、全浊入归阳平"的规律,马公话应该归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马公话性质演变的原因有内部方言接触和外部方言整体推移,它的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语言接触包涵方言接触.现代东北官话中有几类特殊的语音特征与冀鲁、胶辽官话一致而与普通话有别.同时,现代东北官话有部分异读字音,也存在于冀鲁、胶辽官话方言中.这不是偶然的一致:一方面是近代语言发展史上方言接触的结果;另一方面应属于历史源流链条上言语底层之表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或可以管窥东北官话同冀鲁官话、胶辽官话关系之一斑,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二者对东北官话历史的影响,其直接表象当为人们熟知的近代“闯关东”,但又不尽然.  相似文献   

20.
新疆东天山北麓汉语人群的语言是以兰银官话为基础的老新疆话,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 形成于清朝乾隆中期,由于封闭至今仍以这种语言作为交际语言。推普方略应以扩大开放发展经济,努力宣传国家 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