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俄关系的历史,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独立以来 ,同苏联——俄罗斯的关系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冷战期间 ,印度同苏联出于各自的战略利益相互支持 ,形成了“印苏特殊关系”。冷战结束后 ,印俄两国在当前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下 ,继续保持战略合作关系。印俄关系的发展将对我国产生一定的影响。一、冷战期间的“印苏特殊关系”印度苏联于 1 947年建立外交关系 ,但在 1 95 4年以前 ,两国关系比较一般。自 5 0年代中期开始 ,苏联为了抵制美国在南亚地区的渗透和扩张 ,开始同印度建立密切关系。当时美国在南亚的战略企图是 :建立并巩固反苏防线 ,阻止苏联取道陆路南下 ,确保西…  相似文献   

2.
后冷战时代印度的外交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影响印度外交政策的诸多因素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1.印苏(俄)特殊关系不复存在 长期以来,印度利用美苏之间的战略对峙,与前苏联建立了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乃至安全领域的特殊关系。苏联把印度视为它在发展中国家中的最亲密盟友和推行亚洲政策的基石,印度则把苏联看作是其安全战略的可靠后盾和外交政策的有力支柱。1971年两国签订的《印苏  相似文献   

3.
四十年代末当印度和中国先后走向民族独立和革命胜利时,两国经济都处于千疮百痍和困难重重的境地。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亚洲大国,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五十年代初,两国都属于落后的农业国。1952年农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827亿元中占56.9%,在全国总人口57,482万中农村人口占87.54%。1950—51年度农业在印度国内净产值883.3亿卢比约占59%,在全国总人口约3.6亿中农村人口占  相似文献   

4.
宗教·哲学 1994年11月14日到27日,印度第14届国际商品博览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中国43家企业参加展出。参展期间签署的商贸协议和意向性合同价值达4000多万美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国同印度的双边贸易近几年有较大发展,1994年双边贸易额可望达10亿美元。但是两国的贸易潜力仍然很大,有待向新的深度和广度拓展。  相似文献   

5.
考察中国和印度的教育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进行比较的机会,这两个国家有着共同的几乎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克服殖民统治、半封建主义与教育不发达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但两国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战略却又不同。印度于1947年独立和中国于1949年解放时,各自在教育方  相似文献   

6.
一苏联对印度提供经济援助,是从一九五五年二月二日两国签订比莱钢厂贷款协定开始的。到一九七八年三月,苏联答应给印度的贷款达143.1亿卢比,赠款达1.2亿卢比,总计为144.3亿卢比,占印度所接受全部外援2145.6亿卢比的6.7%(如果除去苏联于一九七三年提供、印度于一九七七年以实物偿还的小麦贷款20.2亿卢比,那么这一比例则为5.7%)(见表一)。包括小麦贷款在内,实际使用苏联贷款100.0亿卢比、赠款1.1亿卢比。除赠款外,尚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时代的中美海洋地缘政治与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振 《太平洋学报》2010,18(12):45-51
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仍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海洋地缘政治和由其决定的海洋战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确保制海权是美国保持霸权地位的关键。面对中国崛起的新局面和向海洋发展的趋势,美国正在构建类似于冷战时期遏制苏联的同盟。中国海军长期坚持"近海防御"和"积极防御"的海洋战略,但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安全利益的全球化,需要逐步改变为"全球安全"海洋战略,这是由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决定的。中国在继续推行以理性态度和原则解决海洋争端问题的同时,根据需要加强海上力量的发展,才能为最终实现以实力求和平创造条件。中美两国远隔浩瀚的太平洋,两国最可能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在海洋,必须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的成功访问使两国开始进入对话与合作的时代。印度对华政策的调整 ,有着深层的战略根源。它是在“9· 11”事件后美国新的全球战略迅速定型的条件下 ,印度国家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印关系未来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突破 ,但总体上印度仍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中印关系的发展还可能受到中美关系和印美关系的制约。在当前的世界战略格局下 ,中俄印难以结成实质性的战略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的中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和印度都被国际社会认为具有在新世纪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巨大潜力。在亚洲地区 ,中印两国都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心 ,且互为重要邻国。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地区大国的重要性日趋突出。它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 ,可以形成战略力量的不同组合 ,从而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今后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不仅关系到两国边界局势的稳定和各自经济建设的进程 ,还影响着 2 1世纪整个亚太地区的战略态势以及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一自 1988年 12月印度总理拉·甘地应邀正式访问中国以来…  相似文献   

10.
中日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额达到 3 2 51亿美元 ,日本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其份额为 1 8.7% ,达到 60 8亿美元。从数字上看两国的贸易数额巨大 ,分别对两国的贸易格局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探讨中日产业间及产业内贸易的比较优势 ,对于两国今后的贸易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关于贸易活动的主要理论探讨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利益理论认为两国若实行完全专业化或局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 ,各国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然后通过国际贸易 ,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自己处于比较劣势的产品 ,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分工——…  相似文献   

11.
各国的经济发展是多层次和不平衡的。在1910年,阿根庭还是世界上的十大富国之一。2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工业先进国。60年代初,南朝鲜的人均收入与印度相差无几。然而,今天南朝鲜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几十倍。阿根庭和捷克斯洛伐克尚进不了富国名单的前六十名。为什么南朝鲜做到的事而印度做不到?为什么博茨瓦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印度都是世界产茶大国,分别以产绿茶和红茶著称。两国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40%。两国茶业发展又具有不同的经历,形成各自的特点。中国是古老的产茶国家,是“茶叶的故乡”。19世纪以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度茶叶是从中国引种而成,其种植历史不过两百年左右,但发展迅速。20世纪初印度茶叶生产水平超过中国以后,便一直保持至今。为什么印度茶业发展能久盛不衰,始终保持优势?我国虽然植茶历史悠久,茶园面积又大大超过印度,但生产水平和出口量却相去尚远。因此,对中印两国茶业加以比较研究,并对茶业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有助于我们掌握未来世界茶叶产销形势,确立我国茶业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上的苏德战线和亚洲太平洋战场上的中日战线是最重要的和决定性的。为了确保两条战线的胜利,苏联和中国的外交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日本的扩张行动日益猖獗,苏联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在日本的逼攻之下,苏联和中国的战略利益逐渐趋于一致。于是,苏联决定向中国提供有效援助和支持,但美、英等西方国家并不支持苏联的动议。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向西方寻求保护的外交努力严重受挫,迫使蒋介石政府积极寻求苏联的支持,最后两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条约奠定了苏中友好关系的国际法基础,苏联据此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必要援助和支持。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增加了太平洋战线,战争扩展到了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从此以后,西方各国才开始援助中国,对华战略才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度—印尼)在海洋安全领域的合作不断升温,海洋安全合作逐渐成为两国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两国在海上联合演习、海洋安全合作机制建设和多边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印度—印尼加强海洋安全合作的逻辑动因既有地缘战略因素和"制衡"中国影响等因素,也有维护自身安全利益、追求大国地位的综合考量。可以预见,海洋安全合作将是印度—印尼未来合作的重点内容,并成为两国深化双边关系的重要动力。但是,受印尼大国平衡战略、两国经济联系的不紧密以及域外大国因素等影响,印度—印尼海洋安全合作面临着一定挑战和限度。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为第三大债务国,排在巴西、墨西哥之后,1992年3月的外债额高达710亿美元。然而在巴西、墨西哥成为严重负债国的同时,它们的收入水平也挤入了中等或中等以上收入国家的行列,印度则为低收入国家。当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并不决  相似文献   

16.
杨妹琴  郑洪超 《探求》2010,(3):49-54
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同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和印度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本文首先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得出两国信息技术产业及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率:1994年至2007年,中国和印度平均分别为8.16%和6.50%。其次在比较两国信息技术产业及子产业绝对规模、相对规模的基础上,引人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分析两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存在差别的原因。文章最后对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及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印巴核军备竞赛不可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进行了核试验,印巴核军备竞赛的严酷事实摆在了全世界面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974年印度首先爆炸了一枚核装置,为印巴核军备竞赛埋下了祸根。如今印巴核军备竞赛发展到公开化的地步,两国固然各有其战略考虑,但从南亚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来看,显然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印度计算机软件工业的发展〔印〕V.巴拉苏布拉马尼亚姆等印度软件工业的发展不仅是新闻媒体争相报导的主题,也是学术界十分关注并纷纷讨论的课题。原因是,一个人均收入不到400美元的发展中穷国,在制造业落后的条件下,计算机软件工业在近几年内的发展也达到使人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国情有许多类似之处。在过去的40多年中,两国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走向21世纪的现代化道路上,两国又都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中印两国如何根据各自的条件摸索出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  相似文献   

20.
在外国帮助下,印度的太空事业得到发展,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冷战结束后,印美双方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其中太空合作成为其支柱之一。印度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太空合作提高大国地位,赶超中国太空发展,提升军事实力。两国太空合作加速了亚洲太空竞赛和太空军备竞赛,使印度战略弹道导弹得到发展,由此加剧南亚紧张局势,形成东亚安全困境,并恶化太空安全局势,增加核战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