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本文认为,从抒情范式上看,李清照词与苏轼词有着更深层的密切联系。晚唐五代至北宋,词在其发展演进历程中,形成了两种抒情范式,即温庭筠开创的“花间范式”和苏轼建立的“东坡范式”。李清照抒情的自我化、个性化与具体化、纪实化都是禀承“东坡范式”,秦观、周邦彦词则是传承“花间范式”而加以发展深化。李清照词与秦、周词的抒情范式实有深刻差异。  相似文献   

2.
花间词风格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间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人词的总集,其中所收的词,我们称作“花间词”。花间词在词史上影响最大的就是人们所说的“花间词风”。历代论者对其评价各执一端,褒贬不一,遂使它的本来面目模糊起来。所以今天有重新探讨和评价的必要。一要论花间词的风格,首先要了解历来对花间派、花间体、花间风格的认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东坡词》谓苏轼词“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第一次提及花间“派”的概念。更明确提出花间派概念的是郑振铎。郑氏在《词与词话·花间词人们》一文中说:“唐末到五代的词人统称花间派”,在《词的启源》中也说温庭筠的“绮靡侧  相似文献   

3.
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词人,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像苏轼一样,多才多艺,但其他成就多为词名所掩。他善写赋,苏轼观其所作《黄楼赋》,以为有“屈宋才”。又长议论,吕本中说“无一言乱说,观少游五十策可见”。他的书法亦大有可观,被黄庭坚誉为“妙墨”。而他的诗,更为时人所重,王安石“谓清新似鲍射”。评价秦观,主要应研究他的词,但其他方面似亦不可略而不论。特别是他的诗并非毫无可取,但自元好问讥评以来,人多以“女郎诗”目之,无形中对他的诗抱完全否定态度,这种  相似文献   

4.
苏轼揽韦、李发抒性情之长,“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品位,改变了词为“艳科”的旧传统,建立起一个主体意识高扬旷达的新词风;秦观、周邦彦追“花间”而集温、柳之大成,于沉厚自然的主体意识中,情、景以事为导,遂脱雕琢而达婉约的天然佳境,两种流派,长短相形,影响所及,终开宋词鼎盛之大局面。  相似文献   

5.
<正> 秦观是北宋元祐时期成就最高的词人,他的《淮海词》以清丽俊爽,情韵兼胜在当时词坛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们不妨从秦观所选择的创作道路,他对前代词作的继承和发展,他的词中所表现的总体风格等方面来探讨他在词史上有何独特的贡献。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受到过苏轼的识拔荐举之恩。在政治上他们是荣辱与共的患难之交,在文学上又是志趣相同的良师益友,而苏轼又是诗词文俱有盛名的一代泰斗,按常理来讲,  相似文献   

6.
试论苏轼的词乐革新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词坛上,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而在唐宋时代,词为“声学”(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依声填词,“以协音为先”(张炎《词源》),歌词的文情须适合于乐曲的声情,俾“声韵相谐”(沈括《梦溪笔谈》卷五)方能珠园而五润,相得而益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轼开创豪放词风,不仅意味着词在内容方面的开拓,而  相似文献   

7.
北宋初年,词人寥寥。其著者唯王禹、寇准、潘阆、林逋数人。他们的词作不多,风格也各不一样。王词清隽,寇词豪壮,潘词飘洒,林词澄淡,都与《花间》、南唐的婉约词风不同。在宋初词人中,真能接《花间》、南唐婉约词之绪者,应首推晏殊。而继其踵者,为欧阳修、晏几道等。晏殊诗学西昆;词学冯延巳。刘熙载《词概》云:“冯延已词,同叔(晏殊)得其俊,欧阳水叔(修)得其深。”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云:“文忠(欧阳修)家庐陵,而元献(晏殊)家临川,词家遂有西江一派。”在西江词派中最具婉约风神的词人、词作,我以为是晏殊的…  相似文献   

8.
姑溪居士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著有《姑溪居士文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凡七十卷,他是苏轼门人之一,苏轼有“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之句,谓读其诗,使人顿悟。其词亦工,尤长小令,清婉峭蒨,不减秦观。《宋史》本传(卷三四四)谓其“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味。”这样一位诗、词、文皆佳的苏轼门人,《宋史》仅有一百一十二字的小传,又  相似文献   

9.
词,本起于民问,然而发展至晚唐五代,却被引入“艳科”小径,丧失了原先那种清新淳朴的泥土芬香,沾染了富贵气息和浓厚的脂粉味,“缕玉雕琼”、“载花剪叶”成为一时的风尚。而于这“狂澜既倒”之中,李煜词,特别是晚期的词作,却独树一帜,一反花间词人应歌而制的无病呻吟和“宫廷调笑”。其所作之词,不假辞藻之美,不见着力之痕,具有一种天然俊逸神飞之致。故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云:“《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王国维亦云:“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  相似文献   

10.
过去论宋词的革新,大都推功于苏轼。宋胡寅《题酒边词》:“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谬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近人蒋兆兰《词说》:“宋代词家,源出于唐五代,皆以婉约为宗。自东坡以浩瀚之气行之,遂开豪迈一派”。清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更进一步谈到了苏派词人:“有宋熙丰间,词学称极盛。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山斗。黄山谷、秦少游、晁无咎皆长公之客也。山谷、无咎皆工倚声,体格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文学评论者 ,都肯定李煜以《虞美人》为代表的后期词 ,而表现出对他前期词评价不公允的倾向。这就需要对词的产生及本色作些探讨。词本是花间樽前之物 ,艳科乃为其本色 ,文士作词是为了娱宾遣兴的 ,因而内容必然“儿女情多 ,风云气少”。李煜前期词的内容可分为描写宫庭歌舞宴乐、男女恋情、隐逸远祸、追思怀旧和离愁别恨五个方面。这些词真实抒写了他各个方面的生活情状 ,是他各种情感的深刻写照。他的词出自《花间》 ,又高于《花间》。他的前期词与后期词一致 ,为词史演进与宋词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秦观对东坡词的接受主要表现为:第一,艳情类词作对苏词“雅化”品质的认同,包含内容、表现手段、语言三方面的雅化;第二,词作功能、词学观方面,秦观与苏轼暗合;第三,秦观早期词作对苏轼豪放词有所模仿;第四,秦观对苏词的一些句子、句式和构思也有所取法。秦观实际充分吸收了苏词的一些因素,并结合自己的才情,才最终成了自己独特的词作风格。  相似文献   

13.
屏风是《花间集》中出现频率极高的道具,《花间》词人在忠实纪录这一现实生活环境的同时,构造出了一个颇具文学价值的词境——“屏内世界”。构成“屏内世界”的现实基础是当日屏风之形制与使用方式的历史本真状态;其艺术基础则是屏风图案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与时代文化内涵。由此二者切入,对《花间》词文本所作的解读即富有原生态的意味。在原生态的视角下,可以清晰地发现《花间》词中“屏内世界”词境所独具的艺术特征,以及其对宋词词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秦观是宋代杰出词人,词的创作取得了很高成就,被著名诗人陈师道誉为“今代词手”。所以如此,固然同他具有杰出的艺术才华有关,同时也和他善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分不开的。他学习前人而又不囿于他们的经验,他师承温(庭筠)韦(庄)而又不鄙弃欧(阳修)苏(轼)。转益多师,立足创新。江顺诒说:“秦少游得《花间》《尊前》遗韵,却能自出清新。”(《词学集成》)刘熙载完全赞成这个看法,陈廷焯的看法不仅同他们相同,而且  相似文献   

15.
刘熙载(1813—1881),字融斋,江苏兴化人,是我国近代卓越的文艺批评家。刘氏一生著述甚富,尤以《艺概》一书称名于后世。《词概》只是《艺概·词曲概》中的一个部分,它是关于我国古代词作的专论。刘熙载的“词品”说已有不少专家学者论及,本文拟就其中论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方面,择其精要谈一些浅见。一、“笔未到而气已吞”与“言虽止而意无尽”。刘氏说: 元陆辅之《词旨》云:“对句好可得,起句好难得,收拾全藉出场。”此盖尤重起句也。余谓起  相似文献   

16.
<正>苏轼对词的开拓与创新在于他的“以诗入词”。刘熙载《艺概》卷四云:“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刘辰翁《辛稼轩词序》云:“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而传统的看法是诗言志、词言情。王若虚《滹南诗话》引晁无咎语:“眉山公之词短于情”。东坡词是否真的“短于情”呢?深入分析苏轼的词作,可以看出其词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先看苏轼豪放词的抒情特色。《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苏轼政治生涯的最低潮——被贬黄州时期。作者有感于自己政治上的不得志,向往那些大有作为的古之豪杰,于是在游赤壁后借景抒怀,写下了这首抒情言志的千古佳作。词的一开头描绘古战场的壮观景色,为全词奠定了豪放的基调,然后再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二句从上阕的写景过渡到下阕的写人。作者热情赞美、向往“雄姿英发”的周瑜及其千古英雄伟绩。这是有感而发的,折射出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从“故国神游”而下,更是正面抒发自己的感叹,流露出较为低沉的情调,这显然是出自作者内心深处那种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情怀。  相似文献   

17.
晁补之著述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补之,字无咎,山东巨野人,是宋代文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他“才力宽绰”,诗、词、文兼擅。苏轼尝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宋史·晁补之传》)。他的词能踵武东坡,而自成一家,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他的词“堂庑颇大”,开南宋稼轩词。翁方纲曾在《石洲诗话》卷三中赞誉晁补之的  相似文献   

18.
晚唐五代词 ,于香软之中 ,仍不乏深厚含蕴。韦庄之清丽自然 ,后主之纯情真挚 ,直接影响到秦观 ,使其长于抒情 ;温庭筠之含蓄蕴藉 ,冯延巳之深婉绵逸 ,发展为晏殊、欧阳修闲雅清婉 ,清疏峻洁。秦观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的清新、婉丽、细贴、深曲 ,成为标准的婉约词。秦观用柳永长调慢词之铺叙展衍 ,弥补小令抒情之不足 ;又用小令之含蓄蕴藉弥补长调之“发露”和“备足无余” ;注意到苏轼词的多姿多彩、旷达高远 ,又尽力保持词体的特质特色。蕴藉之中有跳宕 ,展衍之中控制宣泄。主体意识大大强化 ,情韵兼胜 ,辞情相称 ,秦观把词向文人化更加推进  相似文献   

19.
自明人张綖分词为婉约、豪放两派后,论者多奉其说,沿用至今。两宋之间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历来被认为是婉约派词人,清人王士祯甚至推其为婉约之宗。但是,清人沈曾植却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菌阁琐谈》),直说其词与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同调,而与婉约派的秦观、柳永异趣。持这一观点的,明清两代还大有人在,如:明·孟淑  相似文献   

20.
一晁补之是北宋文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他与黄庭坚、秦观、张皆师从苏轼,联镳文苑,时称“苏门四学士”。《宋史·黄庭坚传》记载:“(黄庭坚)与张、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最先将他们四人并提和加以宣传的,是苏轼本人,他在《答李昭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