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的大量实际开发数据的研究,提出了注采特征的双对数模型,即累计产量的对数和累计注汽量对数的线性关系,以及累计产液量对数与累计注汽量对数的线性关系。与现有的两种注采特征曲线相比,这种双对数注采特征曲线模型的线性相关性较好,使用较方便,并引入了“S”型增长模型来预测累积注汽量与时间的关系。通过将累积注汽量预测值与双对数注采特征模型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的产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可同时对注蒸汽热采稠油油田的累计注汽量、累计产量、累计产液量、年产量等多项开发指标进行预测,应用该方法预测了辽河油田两个蒸汽吞吐区块的生产动态指标,油田实际数据表明该方法为一种有效的开发动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真空浓缩过程中物料损失、原料及设备易受污染、清洗困难等问题,对真空浓缩设备中的防跑料装置、冷 凝液排出装置和观察视镜3个关键辅件进行了优化设计。防跑料装置使用丝网气液分离器及离心式气液分离器进行捕 集,设计快装式捕集器盖以实现内筒体整体清洗及更换;设计了无泵自动排水装置,在无泵状况下,只使用压缩空气为动 力,将冷凝后达到一定液位的液体排出。优化设计后的3辅件结构简单、易操作、安全系数高、适用范围广。改进后的浓 缩设备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固体液体之间静电起电的机理入手,并对固液起电的影响因素做了研究,根据油罐车带电的物理模型,提出一种无源静电消除装置的思想。然后对这种无源静电消除装置的等效电路进行建模,根据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设计出无源静电消除器的电子线路图。  相似文献   

4.
液阻型悬置的隔振性能取决于其内部液体的运动规律。大量研究侧重于解耦盘式液阻型悬置的动力学模型,但对其内部液体的运动规律涉及较少。针对该情况,为阐明解耦盘式液阻型悬置动态特性的作用机理,考虑到解耦盘的状态具有切换特性,采用切换系统理论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编写Matlab计算程序对解耦盘式液阻型悬置内液体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证实了液阻型悬置内液体运动规律与其动态特性的关系,为精确设计解耦盘式液阻型悬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折射仪功能较单一,不具备固、液双重检测功能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反射原理的新型全自动阿贝 折射仪,其功能要求既能自动检测透明、半透明液体材质的折射率值、糖度浓度值,又能检测透明固体材质的折射率值, 根据功能要求设计了样机的机械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双光源结构和光阑的设计能消除色散;旋转 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结构设计能实现调焦;螺栓连接的设计实现CCD倾斜角度微调。应用结果表明该全自动阿贝折 射装置结构简单、测量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气藏水平井中随着生产管柱倾斜角度的变化,井筒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气液两相流型的变化。以产气为主的气井井筒内液体主要以液膜、液滴的形式出现,由此出现了液滴模型与液膜模型两种解释积液的理论。从这两种携液理论出发,考虑生产管柱倾斜角度的影响,对倾斜管内液滴、液膜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了随管柱倾斜角度变化的连续携液临界流速的计算式,使之适用于水平井连续携液临界流量的计算。设计制作了水平气井连续携液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气藏水平井中气水两相运动与流型变化情况并测试其临界携液气量,结果表明,气藏水平井中水平井段的液体以液膜携带为主,但直井段中越接近井口,越以液滴携带为主,液滴模型也能适用于计算气藏水平井的连续携液临界流速。  相似文献   

7.
测定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的方法有静态法、动态法和气体饱和法。静态法是将被测液体放在一个密封的体系中 ,在不同温度下直接测量其饱和蒸气压 ,在不同外压下直接测量相应的沸点。其实验装置等压计由三根相联的玻璃管a、b、c组成 ,a管中储存被测液体 ,b和c管也有液体在底部相连 ,当a、c管的上部纯粹是待测液体的蒸气 ,b与c管中的液面在同一水平时 ,则表示在c管液面上的蒸气压与加在b管液面上的外压相等 ,此时液体的温度即体系的气液平衡温度 ,亦即沸点 ,如图 1所示。静态法较为灵敏 ,被测液体所吸收和溶解的比该液体具有更大挥发性…  相似文献   

8.
主研人员;雷霖钱光弟谢文楷智能多路液体流量监测装置是在分析现有众多的流量传感器及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对现有产品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通用化的液体流量监测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科研等领域的计量、监测与控制。该装置采用lute18032单片微控制器,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性能价格比高、精度达上0.5%,并采用开关电源模块供电。该装置可与多种电脉冲信号输出型的流量传感器如涡轮、涡街等配接,实现16路液体流量的自动巡回检测与数字显示,检测结果可由RS.232C传到上位机,具有稳定性好、可靠…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机械式脉动发生器,挂接在接箍上,利用注水泥过程中液体在装置上的压力降实现能量转换,将液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脉动,流场扰动,声波场等。这些能量场在液体中传递并衰减,就造成了井下流场和流态的变化,改善了驱替效果。并在实验室对其脉动效果进行了室内实验,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测试了轴心动压力,利用信号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波形分析和频谱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式脉动发生器的脉动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
B423针梳机及所配的自调匀整装置均为纯机械式装置,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产品精度及效率低。针对这些缺点,文章提出了基于PLC和触摸屏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LC为核心,对传感器采集的针梳机实时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及传输,控制整机的运行状态。同时与触摸屏进行通讯,将整机运行数据以动态图的形式显示,并接受触摸屏给定的工艺参数来控制执行元件,实现了操作人员与针梳机的人机对话功能。通过在B423型针梳机上的调试,本系统操作简单,智能化程度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及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温度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AVR单片机运行速度高、中断响应快、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对于一般温度控制环节存在的非线性、大滞后以及时变性等问题,该系统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将模糊控制引入到传统PID控制中,既达到PID控制精确、静态误差小的目的,又能够保证模糊控制自适应性强、鲁棒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改善了温度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NPN三极管8050构建的驱动电路和单片机STC89C52实现了高亮度白光LED控制系统.系统分为主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两个部分,采用主从式传输控制方式,驱动单元控制电路实时采集所需的数据,并及时上传至主控制器,而主控制器则根据上传的实时数据,对驱动单元下达设定数据以及控制命令;通过单片机发送PWM脉冲控制高亮度白光LED开关以及自动调光和故障自诊断报警.该系统具有传输距离远、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性价比高、工作稳定、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超声波测距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的思路和所要解决问题的方案。此设计是基于AT89S51单片机性能和特点来实现的,且经过校正后,其精度可达1cm。完全满足汽车防撞系统的设计要求,弥补了汽车观后镜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印刷机中普通胶辊由于胶辊扰度造成印制品厚薄不均的问题,以中高度法原理为依据,提出了将中高度曲 线方程解析成以时间为变量的函数,用单片机计算和控制中高机运动,设计了以单片机、交流伺服控制器、变频器和磨头 等构建的一个数字控制系统为核心的胶辊数字中高机。应用结果表明数字中高机可安装在普通车床上实现中高胶辊的 加工,且中高曲线和中高度可任意设置,设计简便实用,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四川省高校理工类学报的办刊现状,以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评价的四川省高校理工类学报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查、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四川省21所理工类本科高校举办的23家学报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四川省高校理工类学报发展呈多层化,整体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不突出,原“985”“211”高校学报的影响力相对较高,而省属高校学报影响力普遍较低;学报编辑队伍流动性较快,缺乏学者型资深编辑;学校对学报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造成对学报的重视和投入不足。针对目前四川省高校理工类学报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点建议:办出个性和特色,提高学术质量;争取学校政策,获取充足的办刊经费,改善办刊条件;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综合素质,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复合型编辑;加强期刊融合创新发展,提高学报办刊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企业SCM的价值分析 ,从SCM具体实施的不同角度出发 ,构建SCM的价值指标体系 ,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SCM的价值评估 ,以期对企业开展SCM提供一个定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Proteus仿真软件只要利用PC机就可以完成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的协同仿真,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到单片机教学当中。学生基于Proteus平台学习单片机知识,更直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企业信用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信用风险的产生有客户、企业自身及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因素。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信用管理 ,从以上三个层面减少信用风险。信用体系建设包括组织、人力、技术、信息、供应链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对其中的技术难点———信用评级模型、信用政策制定和应收账款的监控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管理的兴起:新动能、新特征与新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历史追踪,分析了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兴起的原因和过程,认为改革开放是供应链管理兴起的外部压力,经济、社会、技术发展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内生动力,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新动能。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了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内涵、功能、构成以及供应链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归纳并深入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的新特征。通过学科发展评估,认为建立供应链管理学科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从学科设置目的、学科定义、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学科层次、学科结构、学科属性、学科分类、学科框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供应链管理新学科的具体设想。最后,提出了利用供应链管理的新特征开发供应链管理新动能、构建供应链管理新学科的相关建议。研究结论可以丰富人们对供应链管理本质特征的认识,对改善供应链管理、构建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及学科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供应链及战略营销的内涵可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就是市场营销的过程。文章从战略 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供应链成员协同工作、市场营销信息平台的搭建三个方面分析基于供 应链的战略营销,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建筑业大集团如何构建战略营销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