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培养模式陈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以及毕业生流失严重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发展的制约.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已经较为成熟的"订单式"培养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在旅游本科教育中实行"泛订单式"培养的创新模式,即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本科层次的旅游专业应用型管理人才.希望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本科层次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解决目前旅游行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以及旅游专业本科生大量流失到其它行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旅游教育。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除了一些硬件设施外,还要不断地培养出一批批熟悉国际旅游业务,外语水平高和作风硬的旅游专业人员,这是实现各项任务的保证。本文就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中职本科院校合作培养“3+4”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推进中职层次上移、调整与完善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承德工业学校与河北工程大学选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试点改革项目,提出分段培养机制专业应用型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以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进行本专业分段培养目标的确定、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试点项目的健康推进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与专科(高职)教育的定位差异,遵循未来国际人才竞争的基本要求,提出创意培养应成为未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提升空间与发展重点.文章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创意能力培养递进模式,分析了该模式下创意能力阶段教学重点,设计了创意思维方法训练、旅游管理专业创意设计、旅游行业创意实践实习三大创意能力核心教学模块,并对旅游管理专业创意设计教学模块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校企对接、工学结合"作为培养旅游酒店管理人才的新型模式,近年来逐步为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所认可。本文作者通过几年来从事教学以及该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际,总结出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和完善"校企对接、工学结合"这种模式才能不断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急需的人才有着广阔的就业市场。要从培养素质、技能入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合适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范德华 《学术探索》2014,(1):129-132
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旅游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身心素质不仅是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对身心素质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人才身心素质的基本要求及旅游人才身心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力求为旅游人才身心素质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发展旅游教育已经近20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文章通过总结国外一些国家旅游教育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并结合国外旅游教育特点及国内旅游教育现状,提出了我国发展旅游教育的对策,如学校在设置专业时应该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考虑市场需求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高素质的旅游专业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及理论联系实际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日益成熟,智慧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被称为中国旅游业的二次创业,旅游教育的发展遇到良好机遇,亟待进入到调整、深化、改革和提高的发展阶段,由于大量需求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亟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培养方案和课程更新。基于此,本文针对智慧旅游发展模式,构建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打造智慧旅游"协作型"师资团队,提升智慧旅游课程内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专业深层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旅游教育体系的成熟与完善。民办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旅游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从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应用型旅游人才的能力构成;从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民办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出了从课程教学体系设计、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多元师资建设及多维考核评价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以期有益于民办本科院校旅游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琼州学院学报》2021,(1):91-98
基于2005—2017年海南省各市县的面板数据,构建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回归模型,从整体和不同发展阶段实证分析旅游发展对海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上看,旅游发展水平、金融发展、对外开放等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城镇化、政策偏向因素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前后发生了变化,国际旅游岛之前,旅游发展、经济发展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其他因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国际旅游岛实施后,旅游发展、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对外开放水平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教育、城镇化水平转向扩大收入差距,政策偏向因素持续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前后的变化验证了Simon Kuznets的经济增长对收入差距的倒"U"假说。  相似文献   

12.
江日青 《南方论刊》2010,(10):102-103,94
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河池学院具备依托桂西北民族旅游业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多项有利条件,应通过联系实际进行理论教学、组织学生深入调查研究、利用平台开展实训活动、凭借优势加强毕业实习、加大职业技能考核分量等途径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李林源 《南方论刊》2014,(11):75-76
随着经济体制深化改革进程加速推进,社会对财经新闻高端人才需求增加。但由于高校新闻传播类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有条件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学校并不多。本文通过对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研究,提出了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交叉培养"3-3-3"模式。  相似文献   

14.
梁章萍 《南方论刊》2011,(4):102-10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酒店这一行业蒸蒸日上,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的酒店管理人才一直倍受关注,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能否从酒店这一行业的特点及酒店管理人才的发展需求出发,即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成功的关键。本文结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情况,分析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在培养模式上的不足和缺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试图为高职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旅游高等教育是面向和服务于旅游产业、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专业教育。本文着力探索普通高等学校旅游专业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优化教育方案、调整专业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等途径,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培养贵州旅游人才 ,应调整院校办学专业方向 ,改革现行教材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学生非专业技能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但一些必要的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力度不够、旅游景点的规划不科学、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自身的旅游营销能力不强、品牌的知名度不够和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制约了其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为促进和实现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推进其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旅游联盟、做好旅游的营销管理、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经营人才、科学规划村寨、开发"农家乐"旅游、促使旅游产业与茶叶产业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下,对旅游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是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顺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旅游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研究我国现行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反思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将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医学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前世界最流行的管理学理论,它是一种以学习、创新、超越为追求的管理理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将其应用于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医学人才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而且对提高医学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促进作用。针对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导致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体系不够完整,培养模式单一、内容陈旧、方法过死,对专业教育重视有余,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足等问题,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应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柔性管理;营造终身学习,实现自我超越;转变领导角色,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树立健康品格。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要求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同时也对现行的外语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以此针对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应当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对我国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