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正在通过创新培养机制、强化法律实践教学和优化法学师资队伍等方式推动和深化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整体转向与深刻转型。具体体现为: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关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培育机制的重构和更加关注方法论的学习与传授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必将对中国今后的法学教育模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并最终推动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2.
马波 《南方论刊》2015,(2):52-55
当前,国内有关"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讨论正在如荼如火的进行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并非"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入选高校,但如果法学专业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按照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目标,改革教学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为区域地方法治服务的法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按照"专业—课程—课堂"的逻辑思路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开展多样态的实践教学探索,构建"师生互动—在线交流—协同育人"三大教学平台体系,以回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人才成为法治市场的"热销品",对法律人才的要求与质量更是成为关注的热点.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出以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引起各地高校的关注,其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复合型、实践型的卓越法律人才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从现实角度和改革意义来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的提出将有助于我国地方法律人才培养的改善与发展,从当前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实现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不致误入理论歧途,有必要对当前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予以探究.  相似文献   

4.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是在对法学教育模式僵化、单一导致法科学生实践能力不足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目标意在加强对法科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国家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对当前的法学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具有内核上的一致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司法考试制度应分别通过不同层次的培养模式以及考试内容、方式等的改良,以法律思维的培养为基础进行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5.
法治人才的培养就是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的培养。结合高校所在区域实际,通过对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进行平台化、制度化的实质性培育,使协同育人机制得以落实,便于从法律职业共同体引出优质法律实务资源,支撑高校法学教育,从而培养出合格乃至卓越的法治人才,进而反哺法律职业共同体,实现两大共同体衔接呼应、相辅相成、同质发展,有效提升法学教育的社会适应度。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法律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为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通过与传统实践教学平台的比较分析了"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的优势,然而在建设与实际应用"互联网+"法学实践教学平台过程中,在技术和资金投入、教学团队的创新精神、线上实践平台功能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法学线上学习资源、线上互动体验实验室、线上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及教学评估新体制等措施,满足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李冬 《理论界》2015,(2):168-17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及法学教育都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契合,就需要在强化传统法学教学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学实践教学在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从而培养出符合"法治中国"要求的创新型法律人才。本文试从"法治中国"建设与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的关联性出发,深入探讨了法学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刑事法律实务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要求今后几十年内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定位的改革与探索中,必须将满足我国对能源法律人才急剧增长的需求作为其不容忽视的课题。这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这样一种以石油化工为特色的地方型工科高校中法律院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构建能源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不但可因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更能为我国国家战略纵深推进提供人才保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卓越法律人才"是我国官方对高素质法律人才的最新表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成为各高校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制胜法宝与攻坚战略。体现历史底蕴、反映资源优势、承载人才价值理念的三大生成机理,以及遵循法律人才培养规律、本土传统与规范化要求有机对接、凝练与建设相结合的三大生成规律,对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单位生成自己鲜明的本土特色具有普适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了解社会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尤其是用人单位对法学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提炼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实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诉求,我校法学专业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调研。论文在对调研报告进行逻辑认知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构基于结果导向(OBE)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形成法学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素质拓展体系"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素材。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考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服务国家的战略出发,就人才培养目标、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师资队伍建设和企业责任等更新了工程教育理念,并积极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契合,打造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转变观念 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学分制的实施和基础平台的初步实践,研讨具有我院特色的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创新性复合人才的培养思路,提出了提高人才教育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应以实施"三创"教育、培育具有"三创"能力的人才为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是卓越计划的关键环节,笔者所在的高校进行了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切实有效地推进了卓越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法学实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法学本科实习存在实习时间紧张、实习监管困难、协调互动欠缺等现实问题。为了确保法学本科实习的质量,应当建立法学本科实习的动态考评机制,注重全面考察和跟踪督促。同时,还应当扩大实习基地覆盖的法律职业范围,完善实习的考评标准和考评程序,积极探索实习带队老师的常驻机制,建立常态化的协调联系与信息反馈机制,共同提升法学实务教育质量和法学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我国当前法律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大学法学院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实施机制设置上都各具特色。我国政法类、综合类、理工类和其他类型的高校也都根据自身特点建构了相应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大庆师范学院法学院在2012年成立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机制积极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东莞理工学院以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为目标,以智能制造技术与工程为主攻方向,因此,在制造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地区,文理交叉、商法交叉的复合型法律人才、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旺盛。由此随着东莞理工学院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的明晰,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不断创新。本文分析了理工科高校法学专业的定位和东莞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法治人才的需求特征;总结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特别是举办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和知识产权辅修专业的经验,明确适应学校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法学专业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探索面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法学专业与工科专业交叉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卓越教师的实施是基础教育与高师院校发展的双重需要。卓越教师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历经四个时期:初级阶段、有效能阶段、高效能阶段与形成阶段,四个阶段的卓越教师培养具备不同的标准与要求。高师院校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阶段,培养需要进行一体化设计,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设计等。高师院校在培养卓越教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是分阶段和步骤的长期工程,并非短期突击而成。在培养的初始阶段,务必不能忽视法律英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各个高校作为法律英语教学的主战场,教师应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加快实施法律英语教学的进度,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律英语实践技能,与实务领域尽快接轨。受教者应努力学习并灵活运用法律英语,将所学知识尽快输出到涉外实践领域,才能为企事业单位及律所输送更多高质量涉外法治人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非综合性高校法学专业的分类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背景、学生发展的主观需求以及众多非综合性院校法科的生存危机和比较优势,都要求非综合性院校将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多样化准高级法律人才",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兼顾学生职业取向,办学思路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培养模式由大一统向分类培养、特色教育转变,构建"两段"(通识教育阶段和分类培养阶段)、"三类"(学术奠基型、法律实务型和跨专业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灵活化、质量标准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