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西北联合大学及其分立的五大学院立足大西北,坚守使命、培育英才、延续国脉、创造奇迹,孕育了“公诚勤朴”的大学精神,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创办于1909年的中国矿业大学在经历其最初的发轫阶段后,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特别是与由西南联合大学分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有着整整8年的时空交汇。在此期间,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私立焦作工学院对战时的国立西北工学院而言,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富有特色且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组成部分。在抗战期间高等学校内迁运动中、在西北联合大学及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峥嵘岁月中,私立焦作工学院所经历的文化涵养和精神陶冶,与中国矿业大学的历史不可分割。中国矿业大学所特有的“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品格,是她从焦作路矿学堂到私立焦作工学院、中经西北联大、西北工学院再到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直至新世纪的百年曲折坎坷历程中熔铸而成的。中国矿业大学在西北联合大学及国立西北工学院时期的那段历史不应该被忽略和遗忘。  相似文献   

2.
以私立焦作工学院(后与其他学校合并为西北工学院)为个案,就该校归国留学生群体对于现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首先,初步提出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思想理念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高等工程教育实践: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归国留学生群体在本校内部建成了学科齐全、专业特征明显的工学教学科研和管理体系;西北工学院时期,继续探索培养适合战时国情特点的"通才"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思想。其次,本校的归国留学生群体为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本土化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大学教科书编写的本土化,教学方式的中国化,努力营造中国古代书院式的教师与学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纪念西北联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省立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国立北平研究院等四校一院奉命西迁西安,复迁陕南汉中,形成战时我国最大的两个大学联合体之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西南联大几乎全部北归不同,西北联大除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迁回原址复校外,在西北留下了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国立五校。今天的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与西北联合大学均有源流和传承关系。西北联大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中国高等学校区域分布由"点"、"线"布局向"面"的布局演化的历史性转折,它将高等教育制度系统地传入西北,奠定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它从知识、思想、文化等方面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社会进步,为战后中国西北建设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蓄积了宝贵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它凝聚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共赴国难的团结精神,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凝聚了两大光荣传统: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我们希望通过回顾西北联大的历史,更加全面地了解20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精神传统、传承和文化创新,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赐稿,共襄盛举。  相似文献   

4.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省立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国立北平研究院等四校一院奉命西迁西安,复迁陕南汉中,形成战时我国最大的两个大学联合体之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西南联大几乎全部北归不同,西北联大除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迁回原址复校外,在西北留下了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国立五校。今天的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与西北联合大学均有源流和传承关系。西北联大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中国高等学校区域分布由"点"、"线"布局向"面"的布局演化的历史性转折,它将高等教育制度系统地传入西北,奠定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它从知识、思想、文化等方面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社会进步,为战后中国西北建设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蓄积了宝贵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它凝聚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共赴国难的团结精神,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凝聚了两大光荣传统: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我们希望通过回顾西北联大的历史,更加全面地了解20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精神传统、传承和文化创新,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赐稿,共襄盛举。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的焦作工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矿业大学前身--焦作工学院预计的发展进程被迫中断,平静的办学环境被骤然打破.作为当时全国108所大专院校中惟一的一所私立工学院,地处河南省北部地区的焦作工学院举校搬迁,辗转郑州、西安、天水、城固等地,颠沛流离,艰苦备尝.在极端困难的办学条件下,不仅使学校弦歌不断,而且以优秀的教师队伍和比较完整的图书和仪器设备被国家整合为国立西北工学院,为民族和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6.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分合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新见历史档案、报刊文献,清理和还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子体演化的历史脉络,重新反思和认识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937年9月10日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其子体,即国立西北五校——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从1937年临大成立至1946年各自回迁复校,具有分而有合的紧密联系,是一个完整的研究客体。其母体与子体在大西北历时九年艰苦卓绝的办学过程,形成了人文社科、理工农医完整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拥有505名教授和1 489名员工的师资队伍,毕业学生9 257人,五校均开始招收研究生,奠定了中国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并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储备了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其子体学校或相关学校工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萌芽和生长的历史考察,勾勒出其基本历史脉络.研究认为西北联大工业经济管理学科适应抗战时期内迁工业的发展,萌芽于西北联大时期,成长于西北联大子体学校西北工学院时期,并形成从师资、学生、教材教法,到课程建设的一整套成熟经验,从而填补了中国北方地区高等教育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余玮 《中华魂》2012,(21):46-51
师昌绪,著名材料学家、科技战略家,中国高温合金材料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20年11月出生于河北徐水,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  相似文献   

9.
谭崇台教授     
谭崇台教授,1920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38年高中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获得“林森奖学金”,特准免试保送到西北工学院学习。后来,他由于治学兴趣的转移,于1939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1943年毕业后,考取了出国留学。翌年辗转到达美国哈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2月28日,区高教处组织我区农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银川师专、固原师专、工学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和宁夏大学等8所高校学报编辑部的主编、副主编及编辑人员代表共20余人,在宁夏大学举行丁宁夏高校学报研究会筹备会议。会上,由宁大学报的两  相似文献   

11.
西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古都西安,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和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隶属工业和信息化部。西北工业大学是由西北工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于1957年10月  相似文献   

12.
奚柏君教授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3):F0003-F0003
奚柏君,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教授。1963年8月出生干浙江省临海市,1984年7月毕业于西北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并获学士学位,2003年12月获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理事,开始被聘为浙江浙江省绍兴市服装协会理事,校重点学科“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负责人,2003年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13.
院所巡礼     
经济与管理学院是盐城工学院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二级学院。1996年12月,原盐城工业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和盐城职业大学经济管理系合并组建了盐城工学院工商管理系。2000年4月,盐城工学院工商管理系与盐城会计学校合并,组建了盐城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2004年8月更名为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相似文献   

14.
<正>《西北大学学报》由创刊于1913年的《学丛》月刊算起,已经走过整整100年。百年之间,学报取得的办刊成绩,广受学术界瞩目。几代办刊者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西北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内迁来陕,组建西北联合大学,后易名为国立西北大学,与西南  相似文献   

15.
谭崇台教授     
谭崇台教授,1920年6月出生于四川成都市。1938年高中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获得“林森奖学金”,特准免试保送到西北工学院学习。后来,他由于治学兴趣的转移,于1939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1943年毕业后,考取了出国留学。翌年辗转到达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攻读学位。1946年年底,在通过了由里昂惕夫、哈伯勒等著名教授主持的学位答辩,并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出于经济上的原因,他不得放弃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在华盛  相似文献   

16.
盐工学人     
倪自银教授,1962年8月出生,江苏大丰人,中共党员。1984年获南京工学院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教授,企业管理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江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会员,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盐城工学院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兼任盐城高校教学联合体督导员。  相似文献   

17.
工学院怎样才能越办越好呢?我们要在党委和校部的领导下,团结全院二千多师生员工,努力奋斗,通过实施“特色工程”和“倍增计划”,加快工学院的改革和发展,要使工学院的教学、科研和产业的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教学与专业建设要从合格走向富有特色;科研、开发和产业要“年年倍增”。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工学院就能从一所单纯教学型的学校转轨为专业有特色,科研成果多,产业蓬勃发展的多功能,全方位的办学实体,融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企业集团“三位于一体”。这就是工学院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为了适应上海改革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工学院的专业结构要作适当调整。目前工  相似文献   

18.
盐工学人     
杨建生教授,1960年7月出生于江苏盐城,1984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现任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盐城市政协委员、盐城市无党派联谊会常务理事、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协会委员、盐城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盐城市装饰行业协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9.
2006年8月25日至26日。由淮海工学院、江苏省社科院、河南大学、淮阴师范学院、芜湖教育学院发起,淮海工学院主办的2006年中国&#183;连云港《西游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第一大海岛——连云港市连岛阅海楼召开。会议开幕式由淮海工学院副院长舒小平教授主持,院长晏维龙教授致开幕词,院党委书记刘健在会议期间专程看望了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20.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淮海工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类学术刊物,为中文半月刊,现分为《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文纵横)》、《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经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