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茶馆》用三幕戏表现了三个时代的历史进程,而且时间跨度是半个世纪。作者所以采取这样的结构形式,其深刻的用意在于,把剧本的主题深扎在历史演变的土壤中,使之具有更加坚实的生活基础。当然,艺术创造不是在重复历史,而是着眼于对读者或观众的形象感受。接连表现三个历史时代,不仅强化了读者和观众对旧的时代的印象,而且用形象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茶馆》在空间处理上,显然是追求着史诗般的历史画面。虽然作者自己说“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当他“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  相似文献   

2.
反腐倡廉作品真实反映了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强烈关注的问题 ,涉及到反腐败的深层次矛盾 ,现实意义十分突出 ,引起日益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写作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追求 ,将严肃的社会内容与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同时众多作品还体现出对复杂社会关系、人物变化的社会根源以及法治观念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3.
金鑫 《理论界》2012,(10):111-113
鲁迅、老舍、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高、影响力大,虽然他们的生活经历、创作风格和文学观念不尽相同,但深入探究他们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们的作品从暴露国民劣根性到展示这个民族本质中美好伟大的一面,前后贯穿体现的是中国现代作家对"民族品格重塑"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象征”和“面具”等元素,尤金·奥尼尔使自己的作品在戏剧氛围上显示出一种虚实相生的梦幻色彩,使观众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角色内心矛盾的呈现上,印证了他的表现主义艺术观,达到了戏剧诗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一部具有史诗性的文学作品,作者以展示民族的秘史为自觉追求,为读者描画了一幅幅传统中国礼俗社会生活图画,刻画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族长白嘉轩、白鹿书院朱先生,以及反抗旧秩序的新女性白灵等自不待说,小说还塑造了三个震撼人心的疯癫人物——鹿冷氏、鹿三和鹿子霖.虽然他们疯癫的原因和背景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疯癫共同指向儒家思想的负面,为辛亥革命以来儒家文化的困厄揭示了原因.  相似文献   

6.
新桂系时期广西选派留学生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桂系是在群雄逐鹿中崛起的新军阀集团。他们的领导人李宗仁、黄绍、白崇禧 ,虽然也是行武出身 ,但与旧军阀譬如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等人有较大的区别 ,他们的文化素质较高 ,受到以辛亥革命为主流的新思潮的影响 ,有革新思想 ;而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他们身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他们雄心勃勃 ,有朝气。他们在统一广西之后 ,提出“建设广西 ,复兴中国”的口号 ,在广西厉行改革 ,兴办各项事业。新桂系对教育事业颇为重视 ,除了创立推行以国民基础教育为中心的义务教育外 ,还注意发展中等教育 ,兴办普通中学 ,省立、县立、私立一起上 ,还实行国…  相似文献   

7.
陈佳 《理论界》2014,(8):110-113
布景是舞台上的造型因素之一,是戏剧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戏剧关系密切,不仅有助于剧情的体现,更对观众欣赏和演员表演产生较大影响。清末民初的批评家对新旧剧的布景运用往往分而论之,普遍反对旧剧使用布景,而充分肯定布景在新剧演出中的作用,并针对其运用不当之处提出积极建议。他们还通过译介西方相关著作或考察西方剧场,为当时中国戏剧舞台布景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国商人的文学呈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虹 《船山学刊》2002,(4):102-105
在封建专制体制下 ,传统中国商人是在浓厚的“抑商”氛围中艰难前行。他们追逐财富 ,敢冒风险 ,具有趋利的坚定目标 ;他们精明理智 ,缘义取利 ,演绎众多经营佳话。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和群体的弱点 ,创业时的蓬勃生机和理想追求却迷失在对土地的守望和对官僚政治的恐惧与依附中。对此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着精彩呈现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每次农民起义,都打击了当时黑暗的封建统治,几乎每一个专制的封建王朝都是被农民的力量所摧毁。他们革命斗争的目的,不但要推翻当时黑暗的封建统治,也还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追求着和旧制度完全不同的新东西,所以他们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有着一定的组织和纪律的,甚至也还有革命的理论和理想的制度的。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也常不得不利用宗教作为他们宣传活动和组织的方式,同时他们的革命理论也不得不穿上宗教的外衣。  相似文献   

10.
接受与变形——曹禺剧作的主观追求与观众的客观接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戏剧界,最让人羡慕的莫过于曹禺了.当他23岁的时候就完成了他的轰动于世的杰作——《雷雨》,从此曹禺就象一颗闪亮的新星活跃在话剧战线上,并成为戏剧界的泰斗.还让人羡慕的是曹禺的剧作特别是他前期的剧作几乎每一个都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应,久演不衰,历久弥新,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剧作家象曹禺那样拥有如此众多的读者、观众和研究者.然而,也没有哪一个剧作家象曹禺的剧作那样在接受中带有那么多的误读、曲解乃至批评.也就是说,剧本的主体精神,主观追求与观众的客观接受、认同机制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有很大的距离,观众所理解所接受的意义也并不一定就是剧作者的主观意向.这种情况在他早期剧作的接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这里仅就《雷雨》,《日出》和《原野》的主观追求与观众的客观接受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清代八旗蒙古汉文著作家人数众多,著述颇丰。他们对清朝中后期吏治败坏、政治危机加剧的社会状况忧心如焚。为此,或者向最高统治者献言献策,或者亲身实践,力求整顿吏治,挽救颓风。在他们的各类作品中所阐述的官德意识、政绩观和执法理念,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但不乏许多颇有价值之论蕴涵其中,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重新认识旧制度学派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与新制度学派近年来在国内盛行一时的状况相比,人们对旧制度学派大都沿袭了传统的看法:它是一个庸俗的和无足轻重的学派①。这种看法又因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科斯的著名评论而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科斯认为,虽然旧制度学派“都是一些智商发达的人,但是他们是反理论的;同时他们缺乏一个理论将他们所收集的事实整合起来,他们并没有什么能够流传下去的东西。”②然而,如果对旧制度学派特别是其创始人的著作进行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上述看法与事实有相当大的出入。本文认为,虽然旧制度学派未能像新制度学派那样提供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滕峰丽 《中州学刊》2006,17(3):207-209
针对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提出的"除旧布新",打倒一切旧文化的主张,以章士钊、杜亚泉为代表的反对者提出用"新旧调和"的方式处理新、旧文化和中西文化的问题.章、杜界定了"新"、"旧"的含义,并援引进化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在中西文化的选择上,虽然他们不反对引进西方文化,但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目前,萌芽代作家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他们的创作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萌芽>杂志的大力推介和出版社成功的商业包装.虽然他们被归于萌芽代,或八十年代后作家一类,但其作品在精神特征上有很大的差别.评论界对他们的创作和作品评价也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一部分作家极力反抗传统,但他们始终就在传统之中;另一部分作家试图建构现代文化,但他们或者急于建构而不得,或者发现现代性也是一种有着弊端与缺憾的悖论性存在,所以在追求现代时就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回瞥中的怨恨体验。中国文化的现代建构就是在反抗、追求、回瞥等各种力量的综合张力甚至对立中实现的动态的创造性融合。一、鲁迅的回瞥与怨恨鲁迅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对传统的怨恨与反抗,还在于怨恨地意识到自己就在传统之中,自觉认识到自己属于旧一代,而去和旧一代做斗争。鲁迅称自己是抽了鸦片而劝人戒除的醒悟者,是“思想…  相似文献   

16.
继电子报纸、电子杂志、电脑购物等新鲜事后,如今又出现了一种新鲜的电脑项目,叫电脑剧。不久前,人们从电脑网络里调出的电脑连续剧《地点》,就是专门为电脑网络制作的第一部作品。 与电视剧不同,电脑剧的观众可以随时调出演员的背景资料及剧情介绍。新的观众可以查看以前的剧情,来收看该电脑剧。观众还可以通过电脑邮件与他们喜欢的角色扮演者保持联系,探讨角色以及  相似文献   

17.
竹林七贤虽然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玄学思潮的影响,相互间有着错综的交往,但却不是一个目标一致的政治集团。他们在政治心态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山涛、王戎基本上遵守了传统上不同类型的士大夫的处世哲学。而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一批玄学名士,则成为与传统的官方统治思想对立的新思想的代表,他们激烈地对旧传统进行理性的批判,力图寻求理想的社会模式。然而,魏晋之际对传统的批判并没有使中国文化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向秀在政治上、思想上对专制王权的屈服和妥协,则表现了玄学思潮向旧传统的复归。  相似文献   

18.
鲁迅和屈原都是有着强烈社会使命感的知识分子,由于个人境遇及时代的不同,导致他们在变革和构建社会时的不同方式和不同理念.鲁迅以"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对旧制度彻底反抗和战斗的价值批判尺度去审视屈原及其作品,确实切中肯綮地揭示了屈原及其作品忠君而又缺乏彻底反叛旧制度的精神实质,但他把屈原及其作品与焦大和新月社给予同质批判,也存在着偏于一极的形而上学误区.  相似文献   

19.
马识途的小说创作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虽然他不愿意谈论他的作品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风格。他只是谦逊地表示,他正在努力追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他甚至还曾质朴地把他的《夜谭十记》、《三战华园》等作品称之为“新评书”、“新传奇”,说它们不过是“我摆的一个龙门阵”,“一个革命斗争故事”。广大读者和文学界对他的作品的赞赏,使我们觉得有必要对他的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剖析一下他“继承了我国的小说传统”,“用摆龙门阵的方法”写出来的小说,为  相似文献   

20.
曹书文 《天府新论》2008,(6):132-137,160
中国现代作家以其对家族制度与家族伦理的大胆否定显示出反封建的战斗锋芒,但由于来自封建旧家庭的经历,家族文化早已渗入其骨髓和血液,因而他们在感情上大都对传统的家族伦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认同.这表明现代作家虽然在理性上彻底告别了旧的文化传统,但在现实生活中仍不得不与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尚未完全走出旧家庭的阴影而获得真正的解放,不过这从另一个侧面也昭示出家族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它的某些合理性的内涵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得以世代相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