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关于何为形而上学的追问其实是一个形而上学思维的问题.在西方形而上学史上,对于形而上学的思考表现为两种类型:二分法思维与非二分法思维.康德与海德格尔分别为这两种思维方式之集大成者.从二分法思维出发,康德解决了"一即一切"何以可能的形而上学问题;从非二分法思维出发,海德格尔思考了"一切即一"何以可能的问题.而中观思维分别从二分法与非二分法思维的角度来看待与处理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观形而上学是康德与海德格尔形而上学之合题.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明确说过自己“存在哲学”的动机:之所以要用作为形而上学语言遗产的“存在”(dasSein)来“道说”(dieSage)西方哲学史的命脉,实在是出于这样一种努力,“想揭露形而上学的本质,把形而上学带到其边缘状态”。这里描述的一种“边缘状态”就是海德格尔称为“裂隙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异质性差距论"其实是变相的西方马克思学之"马恩对立论":"实践本体论"的"实践唯物主义"不过是一种"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怪想"的产物,不能够作为判定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有"异质性差距"的标准;"异质性差距论"指导下的"虚会"法究竟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引向何方?"马克思恩格斯问题"作为一个"马克思恩格斯本身的问题"是由西方马克思学制造出来的"学术化问题",对中国学者来说目前是一个无由无据讨论的问题,而作为一个受其启发而产生的"我们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翟岩  张云鹏 《北方论丛》2004,1(4):113-116
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海德格尔开篇就提出了"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的问题.之所以这样发问,是因为他首先深刻地反思了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的历史.接着,他又批判了近代哲学用"思"去规定"在",也就是控制论、价值化、世界资源化、利益最大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他运用现象学的方法论,从本体论出发,以"在者"为起点,吸收了"生存哲学"和"生命哲学"的精华,以时间为视域,来说明"此在",进而领会"在"和"无",从中导出了生命及其意义.推倒了古典哲学形而上学的神像,重开了哲学之思.  相似文献   

5.
"词体乃乐府的‘格'‘律'化"或"乐府的‘格"律'化而成词",这一命题是对词体生成问题的新思考.它表面上是对古代"词为乐府说"的重申,实际上既强调了词体应为音乐与文学结合较早样式--乐府的直接产物;又揭示了词体与乐府的异同与承继关系,从乐府入手论词体生成方合乎情理;还证明了词体是南朝以后乐府与古体诗、赋、骈文等文体都趋向"律"化这一文体变化规律下所产生的新文体样式.乐府"格""律"化程度是随着声律论的发展而递增的.从齐梁时期出现平仄声律论开始,乐府齐言歌辞的"律"化可称律词的滥觞;隋唐之际乐府齐言歌辞"律"化完成,而杂言歌辞的"律"化已经出现.乐府"格律化"的方式是多样的,有多方面的"营养土壤",如酒令、律赋、骈文等.要解决词体生成这一问题,必须由词体的本质(乐府)入手,抓住其音乐与声律上的特殊之点(原唱乐句或歌辞句式供"格",四声平仄声律说供"律"),方能奏效."词乃乐府的‘格"律'化"这一命题,对"燕乐"说、"律词"说、"民间"说等关于词体的界说、词的起源的争论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晚期海德格尔诉诸诗化语言,将语言提升至存在本身的地位,并将此"存在"视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试图以此挽救西方形而上学的既存危机.但德里达以为"存在"一词依然可被视为海德格尔对于"在场"意义的依恋,是其无法超越形而上学传统的障碍.通过将"存在"一词纳入"文字学",德里达赋予了书写的"文字"以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方传统哲学的哲学观是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从哲学的"一般本质"出发去解释各种特殊形态的、现实存在的哲学。马克思的哲学观是从现实的历史条件出发去解释哲学,是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哲学终结论"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终结论",它要终结的不是所有哲学,而只是作为形而上学的那种特殊哲学。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哲学仅仅具有"解释世界"的功能,因而那些哲学家们只知道解释世界;马克思创立了一种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新哲学,也同时提出了一种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新哲学观。  相似文献   

8.
自孔德提出“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以后,形而上学作为一种超验的本体论研究就一直受到西方哲学家们的猛烈抨击与批判,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从反基础主义角度所作出的批判则更是把这种批判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至整个哲学的存在价值都受到了严重的怀疑与挑战.不过,近些年来西方哲学界也出现了一股复兴形而上学的思潮,它在吸收近现代反形而上学成果的基础上达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重构,这是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标志着西方哲学有可能要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9.
杜威从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到建立新的"经验"哲学的思考路径,亦即从逻辑上可以理解为从传统哲学所重点关注的"哲学家的问题"到"人的问题"的思考逻辑.只有理解了这个内在逻辑线索,我们才能够全面和正确地理解其政治哲学的总体逻辑结构.杜威在解决了哲学所应该关注和研究内容的论证基础上,他才最终确立了其政治哲学研究核心问题:民主.因此,"哲学家的问题"和"人的问题"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经验"和"民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谢文郁教授根据希腊文的语法形式指出,巴门尼德残篇中"στιν"一词的原本含义是"它是",而不是通常翻译的"存在"。他据此指出,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乃是对古希腊早期哲学中的"本源"概念的界定,此界定导致了后来希腊哲学家有关本源思想的转向。但是,此文对巴门尼德残篇的解读在语言、思想以及思想史三个层面都是有问题的。其根源在于,谢教授意欲将巴门尼德与早期宇宙论自然哲学家整合为一个共同的思想体系,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他们代表着两类截然不同的本源观,即存在论本源观和宇宙论本源观。宇宙论本源观探寻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构成了西方科学理性的先驱,而存在论本源观追问事物的观念同一性,以此开启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11.
虚无主义在西方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哲学家们对此理解不一.哲学意义上的虚无主义主要是指价值论的虚无主义,以尼采为肇始者.海德格尔对尼采的批评则是一种存在论虚无主义的思路.海德格尔认定虚无主义的根子就在于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其实就是超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二元对立.而列奥·施特劳斯等人主张回到古希腊的"自然"来克服虚无主义仍是一种价值绝对主义的模式.在后形而上学时代,走出价值绝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二元对立、重建"公共性"的价值秩序不失为一种克服虚无主义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从工具主义观念出发,把语言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提出了语言的作用和语言的意义学说,反对构造抽象的形而上学,具有行为主义和操作主义的特征。杜威对语言哲学的研究,丰富了世界哲学的研究内容,体现了实用主义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反思,主张用意义理论解决传统哲学问题,对逻辑实证主义、现代经验主义和日常语言学派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赵家祥 《江汉论坛》2002,55(9):43-47
长期以来,人们对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做过多方面的探讨.近年来,人们又把历史发展的动力看作一个体系或系统,对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进行研究.但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人专门研究"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而关于"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是西方历史哲学家和马克思、恩格斯都十分重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近代以来的西方历史哲学家对"恶"在历史上的作用有不少深刻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近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合理思想,对"恶"在历史上的作用作了科学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存在这个词的语义(所指)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存在只有内涵义而没有外延义,存在只有思想,而没有实体指称;第二种情况是,存在既有内涵义也有外延义,在这种情况下,存在表示万物存在或某物存在.存在一词的二重语义区分是通过海德格尔思想达到的,海德格尔刻意区分作为"存在"的"存在"和作为"存在者之存在"的"存在",缘于这一区分,存在问题分裂为两个不同的问题,一个是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另一个就是传统形而上学中的Ootology--存在者的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哲学家重视对语言的研究与艺术形而上学的兴起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艺术形而上学是人本主义哲学“语言转向”的机枢;另一方面,语言的人本化又为艺术形而上学提供了超越之路。人本主义哲学家的语言观有不少独到之处,但是,语言并不具有人本主义哲学家所说的那种超越功能。语言只是社会实践的特定产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学者主张"言不尽意",这种言意观反映了古代学者对语言有限性的认识.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也对这一问题给予关注,前者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诗,应恢复语言原初的多义性,隐喻性;后者则提出"语言游戏说".汉语是一种颇具意义张力的语言,它在表达意义的时候,留给了读者广阔的阐释空间,语言与意义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哲学家齐硕姆是20世纪西方一位重要的分析哲学家,他在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是20世纪美国认识论研究的领导者,同时在整个西方也有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其认识论思想,其著作《认识论》在英美哲学界和欧洲大陆都被看作是经典著作,当代的西方认识论家们可以说大多都是汲取齐硕姆的理论营养成长起来的。他在形而上学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上世纪西方形而上学的复兴和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是继斯特劳森、奎因等人之后的分析的形而上学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将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遗产引入到分析哲学上来,从而使意向性理论成为分析哲学传统下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西方本体论依赖印欧语言中动词"to be"的独特品格。葛瑞汉关于系词的讨论以及卡尔纳普对形而上学的批评基于以下观察:古希腊语中"einai"兼有存在与系动词(或者说,述谓)二种功能且存在是主要用法。而且,"兼有"从消极的意义上讲实际上是"混淆",从而导致了"虚假的"传统形而上学问题。卡恩认为,"einai"以表真为基本用法,这一语言现象和古希腊的符合论真理观存在内在关联。另一方面,"einai"在语言学上的"延续体态"特征可以解释Being与Becoming之间、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对立,以及西方传统哲学对前者的偏好。另一方面,葛瑞汉认为,汉语中没有"be",就不会有本质横插在名与实之间。自汉代以来,汉语中实际上已逐渐发展出"是"的系辞用法。"是"既是近指代词,又常常指向事实上的"真"和价值上的"对",三重意义的融合有深刻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9.
于茀 《北方论丛》2004,(4):6-10
海德格尔对于西方思想传统来说,一个飞跃性的认识是,重新区分了知识与真理.西方形而上学自柏拉图以后就走上了一条弯路,一条遗忘存在真理的弯路,一条与科学争夺同一个"真理"的弯路.形而上学的对象不是"与事物符合的知识真理",而是存在之真理,它直接与人的精神世界相关.存在之真理不能用科学实验与理论推理的方式来获得,海德格尔发现了诗和哲学的"思",可以建立存在之真理.  相似文献   

20.
董广才  徐杨 《理论界》2004,(6):349-350
奥尔特加·加塞特是20世纪前3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作为哲学家的加塞特.从哲学的角度审视翻译的目的、过程、结果及意义,并把对翻译的思考建立在研究人类语言和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翻译的不可能性和可操作性"理论.本文参照加塞特在法国讲学期间所做的学术报告"翻译的缺憾与伟大",论述和评价了加塞特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