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为核心,探讨医学生“医患关系”沟通能力的培养新方式。方法通过对即将进入医院实习或工作的医学生开展员工帮助计划(EAP)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观察两种方法是否能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来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度。结果经过研究发现EAP和心理辅导能够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胜任力,对提升沟通能力有帮助,达到缓解“医患关系”的目的。结论EAP和心理辅导可以作为日常工作安排,对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在医疗体制改革的特殊时期,各种伤医、医疗暴力事件等医患关系紧张事件频发。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固有的认识导致的信任危机,而缺乏有效的医患沟通加剧了这种信任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加强医学生的沟通教育,提高其沟通能力,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医患沟通现状调查背景下的医学生医患沟通培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某市几家大型医院的医务人员医患沟通现状调查问卷的结果,探讨如何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希望能为医患关系的改善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让当下的医患关系从势如水火转变为健康和谐是评价新医改的第一指标,因为医患关系是整个医疗行业状况的综合反应。本轮医改直击医患冲突的症结,希望通过推行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养人”绩效考核机制、开展医疗知识普及运动、增进医患沟通、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健全医疗执业保险、建立公正公开的监督机制、推进医学技术进步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等项改革,实现构建健康和谐医患关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医疗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要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必须加强医疗系统的医德建设,而加强在校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对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设具有前瞻性意义。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形势和我国高校教育的现状看,我们要强化医学生崇尚敬畏的生命观教育、严谨务实的职业观教育、重德轻利的价值观教育;在教学渠道上,要把医德教育融进医学教育教学体系培养的全过程;在教学内容上,要把医德教育与当前社会主流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医德教育中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资源上,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协同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代医患沟通的意义与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服务质量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探讨当代医患沟通的意义与技巧,力图使医务工作者以良好的心态从事医疗事业,推动医院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沟通是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和知识的互动,医患关系是围绕人类健康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信息传递,它使医患双方能够充分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调整双方的医学观念,促进相互理解,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一、医患沟通的意义1.医患沟通是为了满足医疗服务的需要,是特定的人际交流。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这主要体现在对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存在明显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的基础。目前医患关系出现了一些危机,医患纠纷已经影响了部分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基于社会工作理论,从医务社会工作角度探讨解决医患沟通问题、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社会照顾,对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风险管理视角下医患关系之心理因素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玄鑫  杨平  何成森 《江淮论坛》2013,(6):142-145
医患关系中的心理因素是引发医患矛盾的重要风险因素.分析心理因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作用,强调医患心理调适与医院加强风险管理意识的重要性,探讨较为有效的降低医患风险的途径,以期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十年文献回顾研究SP在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患沟通是评价医生临床工作能力的一个核心问题.采用文献分析法,简要分析标准化病人的研究状况及在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实施情况,阐述了目前在医患沟通教学中运用标准化病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青年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促进教学的发展。但如高校青年教师自身没有积极的态度去参与,一切教育改革和培训都等同于纸上谈兵,流于形式。因此,重视和激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最终提高和培养其教学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围绕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意识的形成模式: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⑵重视对大学教学内容、教法的研究。⑶着力对大学生学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医学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培养,而忽视情商培养。因此,临床教师和实习学生均应改变观念,在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过程中注重情商培养,以提高实习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主观能动性和挫折承受能力,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  相似文献   

13.
麻醉专业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后,在向临床医师角色转换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将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临床带教,帮助学生理解麻醉工作的意义及本质,逐渐融入到临床角色当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人文精神,培养职业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指导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去教育学生,在带教中融教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起到实习教学上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病人为中心”理念适应了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对“以病人为中心”存在的一些误读,探讨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科学的制度设计紧密结合,注重从制度层面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旨在唤醒医务人员的耻感意识,加强制度的约束效应,反思医疗体制的改革,完善医疗改革的配套制度,加强社会诚信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解读教学监控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对教学监控能力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然后从自我监控意识培养、计划组织能力培养、自我反思反馈能力培养和监控能力实践训练角度对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培养途径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交往能力做为大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逐渐引起各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由于社会、家庭、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医学毕业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普遍低于社会期望值。针对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如何加强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供医学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声乐是发声技巧、心理、语言等多种知识相互关联的整体学科,声乐教学中发声各部位技巧的训练需要协调统一相互关照,片面的强调某一部位的技术技巧的训练,而忽略各部位相互间的协调与统一,就会造成发声训练的片面、机械化。从发声各部位的对抗与协调训练研究入手,分析歌唱发声时各器官之间存在着的对抗与协调,以及与歌唱心理之间的关系,列出影响歌唱发声协调统一的因素,强调声乐训练应从局部到整体协调一致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获得协调统一的整体歌唱状态。  相似文献   

18.
聂东明 《云梦学刊》2002,23(4):96-98
数学教育领城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法课教学中,对高师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重视不够,方法不当。为此,要提高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认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组织,从课堂内、课堂外和实践教学评价三方面入手,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改革教学过程考核评价,提高学生对实践训练课程的认识,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改革毕业考试考核方式,增加实习项目技能考核,学生在实习期间更加重视实习过程,刻苦钻研技术,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快速达到企业要求顶岗实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