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重视程度、实践教学计划、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师资和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方面,分析了构建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方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监控与评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地方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国内地方普通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实践教学计划、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师资和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方面,分析了构建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地方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胡美珠  杨智华 《江淮论坛》2007,16(6):117-121
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的推动下,各高校纷纷开设双语课。然而,双语教学在目标理解、课程设置、教材、师资以及评估机制等方面尚存在问题。本文就双语教学的有关争论、双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概述,并在个案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提出目前高校中开设双语课教学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4.
浅谈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验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是涉及多学科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实验教学是电子商务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构建教学模式是搞好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的关键。本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论述了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载体。在培养卓越法律人才过程中,实践教学平台虽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实践教学平台缺乏特色、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形式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实践教学评估机制不够严格及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反思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为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提高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质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关键要素,而交叉学科建设则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路径。以交叉学科的视角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组织之困、师资之困、课程之困、文化之困。为充分发挥交叉学科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催化剂”作用,高校需要在强化培养组织之间协调合作、改革拔尖学生培养导师聘任制度、优化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营造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文化氛围等方面持续发力,以赋能拔尖创新人培养,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7.
李庆伟  吴优 《理论界》2013,(6):207-208
青年教师是高校重要的师资力量,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总体水平将直接决定高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和教学科研能力。对于高校管理部门来说,应当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纳入高校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总体计划之中,制定完善科学的培养模式,通过组织定期培训、人才输送、人才交流等培养方式,为高校培养和储备一大批政治坚定、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高超专业知识素养的优秀青年教师,保持高校内部教学资源结构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高校应积极消除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正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主要原因,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和加强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工程教育迫切需要培养多样化、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工科”理念的提出为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以此为契机,在“新工科”背景下,探讨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调整该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注重创新与实践教学,实现精细化人才培养,为高校在新形势下探索学科专业建设管理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型英语人才,但当前广西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课程定位不准、应用型师资欠缺、教学模式存在缺陷等问题,不利于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对此,广西高校应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以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满足和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正面临“供”与“需”的多重矛盾,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类型和质量与社会人才需求类型和质量的结构性矛盾。从该主要矛盾出发,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从其自身即供给侧进行改革。高等学校应适当扩大招生数量,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提高师资水平,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学生自觉成长意识。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在新科技、新产业、新经济背景下需要大批新工科领域的人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应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基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应用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现状,文章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管理与监督等五方面阐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工程教育认证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流新工科建设的点睛之笔。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制定适合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结合河北工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从人才定位、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确定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四位一体育人新模式。研究成果可以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地方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推进学校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河北工程大学以专业认证为切入点,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体系打造国家级一流专业。在以专业认证工作为抓手的前提下,实现人才培养基本单元、核心要素的全面提升,进一步引领专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相关高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工程专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培养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其规格是,既有"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本科人才一般要求,又突出"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特点。本文就土木工程专业课的多年实践教学探索了从人才定位;科学构建理论基础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高水平教学平台、高水平师资队伍;从课内实践能力训练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实践能力训练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等经验出发,提出了土木工程人才更要注重厚基础、强能力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刘隆华  钟华 《云梦学刊》2014,(1):109-113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凝炼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创建一种全新理念的实践育人模式。根据实践育人培养需求构建了以学习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突破了实践师资“短板”.走特色人才强校之路。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靠政府人才引进、项目培养和企业培养人才,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从长远来看,高校应成为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输出地。针对高校现有人才培养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变化、对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不够重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实践性不强、高校农学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有所削弱的诸多问题,文章提出:高校应树牢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核心理念与意识;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做文章,对接乡村产业链;构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政校企深度融合,多平台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培养大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行业中发挥才能,抵御诱惑、守住道德和法律底线,与开展好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密切相关。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做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人才战略,形成社会良好职业道德风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是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关键所在。高等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应该遵循主体互动规律、知行同一规律、"边际效应"规律、协作共建规律、层次渐进规律等职业道德教育规律,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效果,注重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地方工科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重任。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关系到学生"厚基础"特质的培养。围绕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明确西方经济学学习效用的基础上,分析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问题,从地方工科院校及其学生的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从学生经济学思维方法的培养、经济学与数学的结合、案例教学、教学内容的更新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工科院校中工科类专业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理工类学科与产业发展联系密切,直接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求更严格,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需求。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入手,探讨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构建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经费投入四方面阐述保障措施,旨在为理工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