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莉 《学术交流》2004,(1):108-113
理论界通常将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看做是有着共同理论渊源的两个流派。即认为它们都是在对古典经济学思想加以吸收改造的基础上构造自己的理论体系,又都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解释非经济领域的社会现象。因此,从较宽泛的视角来说,它们都属于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流派,注重研究人类的外显行为,而不去探究人类行为的动机和倾向。但深入到他们的理论文本中来,我们发现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分歧。通过对这两种理论的比较,不难透视出社会学理论长期以来对微观人际互动和宏观社会结构的联结所做出的努力探索及社会学随着时代发展对研究主题的变换和深化。  相似文献   

2.
人类生态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家们对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学问题的适用性越来越感兴趣,为此,将传统观点和马克思的系统阐述加以比较研究是十分恰当的。这种比较涉及人类生态学理论。对人类生态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作的比较研究已见诸于文献,这些文献大多是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对于在生态学标签下进行的城市研究所作的批判。然而,这些文献所论述的问题却很少涉及生态学理论的核心问题。较为切实的研究是按照政治经济学的成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社会稳定及其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仇立平  程福财 《社会》2002,(12):4-7
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从社会学创立的那天开始 ,就高举“秩序和进步”的大旗。用我国当下的术语 ,“秩序和进步”就是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因为社会稳定能够给人类生活带来秩序、规则与确定性等重要社会福利。保持社会稳定与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促进经济发展一样 ,成为任何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的目的除了在理论上对社会稳定进行社会学的诠释以外 ,还要分析上海在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或因素。理论的认识 :社会稳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社会学对社会稳定的认识和分析最具价值的是社会行动理论、冲突理论和亨廷顿的政…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生态学的阐释种种“社会生态学”(Social ecology)一词最早见之于美国社会学家R.帕克和E.伯吉斯1921年出版的著作。当时它用于研究城市环境条件下的人类群体行为的理论。有时英文也用Human ecology(人类生态学),这是把人类看作社会的人。初始的社会生态学实际上是解决生物学性质的任务,试图在一定地区的人类群体的  相似文献   

5.
郑从金 《社会》2007,27(1):180-180
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一书中,米尔斯对美国传统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抽象和僵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在批判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带有后现代色彩的新的理论取向和方法论取向。在对人类历史和当代的看法上,在对宏大理论的批判上,在对实证主义的态度上,在对学科分化的理解上,以及对价值倾向的偏好上,米尔斯都表现出很强的后现代转向。然而他对现代社会学的批判是立足于古典社会学传统之上的,并没有完全放弃现代性,这使他的思想有别于纯粹的后现代主义,处于现代社会学与后现代社会理论之间。这样,通过对《社会学的想像力》进行再解读,似乎可以把后现代社会理论和现代社会学在逻辑上连接起来,表明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6.
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历史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显著下降,而它本身开始遭到各方面的抨击.在这种背景下,60年代蓬勃发展的其他社会学科的竞争明显地激烈起来.除经济科学和社会学外,政治学、社会经济人口学和部分未来学也开始迅速发展.较之历史学而言,这些社会科学需要更迅速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思想的需要,它们和政治实践有更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些学科形成的时间较晚(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除外),所以它们背负的旧理论方法论和思想政治传统的包袱较轻.这提高了它们的直接实践意义,使历史学退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清末中国社会学萌芽期(1903—1911)间译著贡献最大,当推严复氏。严氏一方面竭力介绍西方学术恩想;另一方面又启迪实际研究学术理论之风。他的社会哲学思想和社会学的译述内容,无论为了解我国当时社会哲学、社会思潮和引进的社会学理论,或者从它们对于以后的影响上考虑,都值得我们参考。现根据严复译著《群学肄言》、《社会通诠》等书,及过去学者们对严氏成就的研究著述,如:王蘧常的《严几道年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亦即我们称之为社会学理论的思想方式与人类集体及整个社会所固有的各种实践活动和干预形式之间的关系.各个社会集团虽然都在进行活动,但并非始终能从科学、价值和意识形态的高度自觉地意识到行动的动机(深刻的利害关系).社会学理论对于理解各种形式的集体实践并使之合理化(即变潜在的东西为外露的东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也是认识社会,认识社会-人的世界(就科学分析领域而言,则是社会信息世界)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人类的活动给自然界带来的危害和消耗比人类历史已经过去的两百多万年大得多。从  相似文献   

10.
李骏 《社会》2004,(6):23-25
基于“理性人”(或“经济人”)的基本 假设,经济学通过对变量的严格限制而发展 了一套解释人类行动的精致理论和数学模型,并在其学科发展的进程中将其解释范围和效力从最开始的微观行动过渡到宏观结构,从最开始的经济领域逐渐扩展到了整个社会领域,从而使自己成为“显学”,构筑起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大厦。社会学作为后起之秀,虽然一开始就极力反对“经济人”的假设和以理性行动涵盖人类全部行为的处理方法,坚持自己的“社会人”假设,但由于非理性行动解释的困难影响以及个体主义方法论的推动,也逐渐把理性与理性行动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析范畴。作为研究人类社会规律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在此解  相似文献   

11.
社会理论和社会学理论共同诞生于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之中,"思想性"的社会理论和"科学性"的社会学理论之间的张力,在后现代社会理论登场之后达到了新的临界点.后现代社会理论总体上对现代西方理性思维方式的质疑、反本质主义与整体主义、知识论上对"普遍真理"的消解以及对边缘话题的关注,全方位解构了以科学性为核心的社会学,预示了后现代社会学的基本趋向:在反思社会学"科学性"、客观性和把握社会规律可能性的前提下,坚持对社会学常识的反思;倡导多元主义警惕话语霸权;关注偶然性和边缘性话题.  相似文献   

12.
“新”教育社会学产生的归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教育社会学产生的归因分析杨昌勇社会学理论,从完整的意义上讲,既要研究作为结构和过程的社会,也要研究作为主体的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具有某种价值倾向性的行动理论或实践理论,教育社会学也应如此。“新”教育社会学作为现代西方教育社会学中的一...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社会结构的市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社会学理论中的市场 在此,我将要考察社会学家对市场所作的分析,尤其是他们如何尝试处理市场现象的复杂性的。首先要指出的是,社会学家对市场的关注要比经济学家少;但是也应该被强调的是,社会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或多或少是相互独立的。这一现象不幸的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14.
对科学的社会研究,依据历史的主要脉络,可以分为以实证主义传统为准则的科学社会学、以"强纲领"为核心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和以常人方法论为基础的田野式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这些是科学的社会研究中的三个重要方向和传统.其中,每一种传统都是复杂的哲学和社会学思想的复合物,都在不同的领域里延续着它们的生命.每一种传统都分享着历史在"科学"和"合理性"这些术语的意义上造成的不同投影.因此,在实际中,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清晰的,当用社会学的方法从事实际研究时,它们显得极其相似,尽管它们求证的结论不同.  相似文献   

15.
卢曼的功能结构系统理论是目前西方社会学理论界树起的一面新的旗帜。这一理论对西方社会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欧洲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功能功能这一概念的含义在功能主义流派内部有不同的解释。传统的功能主义代表涂尔干、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把功能看成满足人类需要、保证具体社会系统生存和服务于某种目标的效能。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功能是结构的过程、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结构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过程。就功能对现存系统所  相似文献   

16.
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是关于自然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领域的两个主要的分支学科。目前关于这两个学科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它们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美国学术界)的区别和融合。本文对近期关于环境社会学和自然资源社会学的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这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建构与反思——西方社会建设理论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社会学是关于现代性的科学,“现代社会向何处去”是社会学始终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社会学自创立之日起便以重建社会为己任,以社会秩序达成为根本追求,因此,社会学理论实质是社会建设理论。如果把因现代性的发端与扩展而兴起的社会建设理论称为现代性社会建设理论,那么就可以把关于现代性的反思性或后现代性的社会建设理论称为后现代性社会建设理论。建设性与反思性是社会建设理论的双重品格,一直贯穿在社会建设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对社会管理及相关体制改革等范畴进行把握,以社会学理论视角中社会子系统理论为基础,分析社会管理的性质、内容,区分社会管理相关的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行政体制;说明三种体制性内容对社会管理状况的制约性,对于解决我国社会管理及相关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1987,(1)
由来自上海机关、团体、高校、科研等单位的部分青年理论、实际工作者发起的上海青年社会学者沙龙于1986年10月9日正式成立,该学术团体围绕着“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讨论了社会学的现状及前景、社会结构、时代精神、城市居民对体改的反映、韦伯社会学对现时代青年工作社会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及离婚观念等问题,提出了几个主要论点:1.面对社会变革的现实,社会学必须实现新的转折。研究重点必须实现由微观向宏观的战略转变;研究范围必须由应用到理论的全面发展;研究方法必须从各自为政的分散研究,走向集思广益的群体研究。2.当前我国社会学应确立三大课题:社会发展的系统模型;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社会发展的决策模式。社会学必须参与变革,参  相似文献   

20.
王彪 《社会工作》2011,(12):30-33
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兴起。空间社会学的基本命题和方法论要求,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或理论拓展。社会空间的发展脉络,既可从西方经典社会学大师马克思、西美尔等寻找到源泉,更能在当下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中看到背影。总之,空间社会学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理论转向的新路径,将空间概念带回社会理论或以空间思维重新审视社会,对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本土化进程具有开拓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