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笔书法首先是书法,其次才是硬笔工具。在当代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一样面临着继承、发展的重大课题,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历史使命也要求其不断地完善自身。硬笔书法的意义在于既传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又提供新的东西,是书法艺术在当代的新发展。文章就硬笔书法的学习及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邢海先生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对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广泛涉猎,对钢笔书法、毛笔书法苦苦钻研,此后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系和国画系的学习,更加夯实了他的艺术基础。对书法基本功的潜心钻研,铺就了他迈向书法殿堂的艺术之路,艺海无涯,学无止境,深厚的造诣让他在书法上取得了令人艳羡的艺术成就。二十余年来,邢海先生一直将书法作为其精神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和爱好,对历代书法大师的作品,都进行了精细入微的临习。他坚持不懈地临习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颜  相似文献   

3.
正校长经常和我们老师说:"做校长不容易啊!"我们当时听了很有些不以为然,感觉做校长很容易,毕竟学校的事情都是校长说了算,只要一句吩咐自有老师来做。但今年暑假因江苏教育报记者要来校采访,我找校长汇报接待事宜,我才从校长头上不知何时白了的发梢以及平添的许多皱纹里,似懂非懂地读到了校长的不易。记得那天,校长感慨颇多,和我谈了许多他心中无处发泄的苦闷。后来,回到家,细细碾磨校长的话语,我觉得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形容校长开学前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李世民练字     
唐太宗李世民常常在处理政务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书法家虞世南在宫中任职。虞世南博古通今,书法精妙,下笔如有神,因而李世民一直很尊敬他,还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李世民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  相似文献   

5.
章法是按照美学的原则对字的点画结构和字、行之间关系做通篇安排的技法。章法关在书法创作和书法欣赏过程中应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本文从主宾、虚实和气脉三个主要方面对硬笔书法的章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唐枫 《社区》2013,(17):16-17
小时候,黄宾虹就显露出对艺术的极大热忱和天分。他从8岁开始临摹家里收藏的历代名画,9岁开始学习篆刻,10岁就能做五言诗,并题在自己的山水画轴上……总而言之,黄宾虹在准备科举考试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诗词、书画、篆刻。这一爱好一直伴随了他终生,并成为他最引以为傲的事业。  相似文献   

7.
我爱好书法,尤喜草书。那连绵牵萦的线条,奔放贯通的笔势,让我难以释怀。草书最能抒发一个人的情怀,似大江奔流,一泻千里……回望学书历程,十年寒暑,寂寞而漫长。我起步较晚,且每天8小时是在从事自己的工作,唯恐做不好。因此,学书法只能是爱好而已。然而,冥冥之中,像有定数一样,人生的许多东西是无法选择的。我生时已晚,恨不能亲眼目睹前贤挥毫运笔的极致与豪放。他们的碑帖、手札,字字珠玑、篇篇生辉,给后学者领悟其骨力风神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可谓源远流长,大河汤汤,恐怕是我穷其毕生精力也不能学完的。对王铎的行草,我情有独钟。那雄…  相似文献   

8.
6年前,我从南京大学MBA毕业,直接进了远达。当时我年轻气盛,表现也比较优秀,可能在当时显得综合素质比较突出,很得领导赏识。迅速蹿升后的残酷现实三年后,我被集团领导赵总看中做了总裁助理。由于赵总的欣赏和他在公司的权威,我被提拔得很快。(当然,我一直十分敬业,在N次全员无记名考评中,我都是第一。)做助理一段  相似文献   

9.
高炎生 《老友》2011,(8):65-65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自幼爱好书法,尤其对毛体书法情有独钟。我1968年参军,1994年转业到南昌市地税局,2009年从调研员岗位退休。从此,我练习书法的时间更加充裕。我每天坚持早睡早起,早上锻炼1个小时,早饭后练习书法2个小时。我大多数时间是站着写,先用废报纸练,待熟练后再在宣纸上写。  相似文献   

10.
吉仁 《山西老年》2013,(1):23-23
慈禧先后三次垂帘听政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0岁,而慈禧太后不但活到74岁,而且始终保持年轻人的体态,这与她的一些爱好不无关系慈禧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如今。  相似文献   

11.
硬笔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门类而存在,但它却处于非常尴尬的“边缘化”境地。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渗透与影响以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是产生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硬笔书法边缘化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硬笔书法本身存在弱点;硬笔书法教学在各级学校中处于弱势地位;硬笔书法创作上过多受毛笔书法的影响;对作品外在美追求的偏颇以及硬笔书法理论研究不够系统和专业。  相似文献   

12.
“我觉得数学只要学到初一就可以了”,还记得这句话的出处吗?我想很多人都已经想到了。他就是韩寒。我曾经因为他的这句话而非常崇拜他,理由是:我从小一直觉得数学与我没什么缘分,很犯冲的! 初中每每考试,我的数学成绩总是不上不下的。对于数学,我总感觉自己好像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我从小数学就不太好,一看到数学题目就没了心思,当时就想:干吗浪费  相似文献   

13.
那是三年前的事了。这天中午,我顺手将喝剩的开水倒下楼去。只听见楼下一“声哎呀”,我朝下看,糟了,我把水倒在校长的头上了。只见校长擦掉头上的水,向上看了看,不声不响地走了。“哎呀,完了完了完了,你什么人不好倒,偏偏要倒在校长的头上。都怪你‘这臭手’……”我的心里紧张得要命。下午第二节是校长的思想品德课,我的心里像有十五只吊桶打水一样,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一直在想着校长会怎么批评我。我偷偷看了校长一眼,校长正微笑着给我们讲课呢——他还是那样的和蔼可亲。看来,他不会罚我了。可一想起他那湿淋淋的狼狈相,我又怕起来。终…  相似文献   

14.
邵继梅 《老友》2013,(8):45-45
我从小就爱好写作和书画。退休前,我在瓷业单位工作了近40年。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使我几乎无暇顾及这些爱好。退休后,总算有了一些空闲时间,我坚持一边学习书画,一边将书画知识用于瓷文化写作,我的爱好终于得以付诸实践。我学习书画源于写一篇稿子。那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星期日,我到已退休的老同事李奇家聊天,发现他的国画画得非常  相似文献   

15.
校长是领导这个学校,还是仅在管理这个学校,这直接影响到办学的境界。领导学校与管理学校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思想上,理念上的引领;后者是对具体事与物的梳理、管束。我一直认为,校长不在乎具体做了什么事情,而在于是否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我时刻记住陶行知的一句名言:国家把整个学校交给你,你要做整个的校长。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与草稿     
小时候,父亲让我向一老先生学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自己一直没有大的进步。老先生对父亲说:“如果你让娃儿用好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从此以后,父亲就按照他说的去做了。  相似文献   

17.
俞敏洪先生是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1980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留校任教。1993年11月16日,创办新东方学校。2000年一年,新东方学校培训学生150,000人;2001年,截至目前,当年培训学生250,000人。作为一家传播留学文化的媒体,我们一直很关注新东方学校。而今年,当我亲身在那里学习,并阅读了他们赠阅的《新东方精神》一书以后,我对俞敏洪校长、新东方学校更加增添了敬重。于是,便有了这篇对俞敏洪校长的专访。  相似文献   

18.
我今年65岁,退休以前是海运局燃料公司的调度员,成天与轮船、汽油、柴油打交道,怎么都和文艺沾不上边,但我从小爱好唱歌,一直苦于没有学习、展示的机会,因此退休之后,我便报名加入了上海老年大学的声乐班,系统地学习唱歌。  相似文献   

19.
校长马寅初     
余匡复 《可乐》2011,(7):30-31
1956年上半年的一天,我走在未名湖畔的一条小道上,迎面见到马寅初正在散步,后面有一名警卫相随(当时,马寅初还在中央任要职,行政三级,相当于副总理级别)。马校长走到我面前,我恭恭敬敬地向他问候:"马校长,您好!"他面带笑容,用浙江嵊县方言回答:"侬好。"我也是嵊县人,听到家乡口音,  相似文献   

20.
咪拉 《北京纪事》2011,(10):106-107
肖毅老师家学渊源,自幼酷爱书法且勤奋好学。10岁起进入西城区少年宫学习书法,师从于老一代书法教育家、北京市劳动模范杨培义先生。杨老师书法造诣极深,与著名书法大师启功先生、欧阳中石先生都是过从甚密的好朋友。杨培义老师一生致力于书法教学,弟子数干,在其众多学生中间,他看中肖毅具有做一名书法教师的优秀潜质,认定她是自己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