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创业模型的研究是创业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创业研究的基础。本文对经典的、有广泛影响的创业模型进行了分析,主要有蒂蒙斯模型、加纳模型、威克姆模型、克里斯蒂安模型和萨尔曼模型,并按照资源、机会和环境三个维度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指出了这些创业模型的异同点和进一步开发创业模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识别高校学者学术创业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首先以高校学者为研究对象,从学者个体、高校组织、宏观环境及政策三个层面构建了高校学者学术创业影响因素体系。其次,运用DEMATEL计算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及原因度值,揭示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借助ISM模型构建高校学者学术创业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解释结构模型。最后,结合DEMATEL+ISM分析结果,识别了高校学者学术创业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高校学者学术创业的因素可以划分为7个层次,共11个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学者的学术水平与成就、学术影响力、技术背景、创业经历、人员优势、产学合作性网络、组织中的领导行为、组织文化、高校的社会资本、资源配置支持、行业形势。本研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学术创业的相关理论体系,而且可以为高校学者培养自身创业素质、能力以及高校组织设计科学的学者学术创业激励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命周期的动态创业学习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面临不同的问题,因而所适合的创业学习内容、学习来源和学习层面不同。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和研究推演了生命周期各阶段创业学习要素的内涵,并由此提出基于生命周期的创业学习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4.
胡哲 《经营与管理》2014,(5):147-150
笔者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大学生特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我实现4个维度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是否有创业动机,主要取决于创业的内生动力,而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属于外生因素,也能通过一定作用对大学的创业动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参考五维度模型建立了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我们利用菲尔德法及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大学生所认为的创业环境各要素的重要程度以及要素现状,并对重要程度和现状进行对比,最终得出河南省创业环境的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6.
国际创业是指企业开发新的国际市场的过程。企业内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创业意愿无疑会对企业的国际创业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在Timmons创业模型框架下,就影响创业的9大因素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汽车行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实证结果表明,就国内汽车行业而言,影响中高级管理人员创业的关键因素依次是:团队建设,包括创业带头人、人员结构、团队的整体素质;商业机会和其他财务及资产等创业资源。这与新创企业的情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随着创业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加大,创业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被广泛关注。创业过程是商业机会、创业者和资源三个要素匹配和平衡的结果,商业机会是创业过程的核心驱动力,创业者是创业过程的主导者,资源是创业成功的必要保证。创业者的行为和决断力决定着创业企业在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中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创业环境和创业自我效能对个体创业意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讨创业环境中市场资源环境和制度规范环境对个体创业意向的影响,并考察创业自我效能对以上影响效果的调节效应。通过对384个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市场资源环境和制度规范环境越宽松,个体的创业意向越强。对于创业自我效能水平不同的个体,2类环境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创业自我效能正向调节制度规范环境和个体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而负向调节市场资源环境和创业意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莉  单标安 《管理世界》2013,(12):160-169
本研究基于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中国情境的独特性及其要素,包括中国情境的内涵,中国情境所具有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特征,梳理目前有关中国情境下创业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提炼出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业战略研究、关系网络研究和合法性研究等方面。在深入探讨中国情境下创业问题的独特性及引发这种独特性背后的原因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正是由于中国情境要素所带来的一系列独特现象才产生了相应创业研究问题的独特性,从而提炼出中国情境-独特现象-创业研究问题的解释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中国情境的创业研究框架体系,将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和创业学习纳入到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中,并提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范柏乃  盛中华 《管理世界》2022,38(1):118-137
官员激励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国家长治久安。行为公共管理学界对干部工作活力问题提出敬业和倦怠两种竞争性观点,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前后一致的理论框架将两类现象同时予以解释。本研究采用中性视角﹐以行政动力这一构思衔接上述两大领域,构建了包括工作、组织、社会、个体、前景等因素的第五代激励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基层治理的现实逻辑,引入组织制度主义理论,对模型进行情境化建构。以东中西部地区的干部为调查对象,采用横截面数据研究行政动力的测度、前因,机制和边界。结果表明,我国基层党政干部的行政动力位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地区、级别、工作时长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政绩考核构成组织层面自上而下的制度规制环境、工作任务(岗位工作、中心工作、非岗工作)构成水平层面的制度规范环境,对动力的边际激励效应呈非对称倒U型关系;(2)民众诉求构成社会层面自下而上的制度认知环境,对动力具有正向激励作用;(3)职业理想作为个体层面内隐激励工具,推动政绩考核的激励拐点右移、工作任务的激励拐点左移;(4)晋升前景是激发动力的边界条件。据此,本研究编制一套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测度工具,拓展了行政动力的二重属性和双元形态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激励模型,对促进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政策参考和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统计分析的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庆华  耿涌 《管理学报》2009,6(8):1029-1034
随着资源紧缺和环境的恶化,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循环经济在企业层面的实践,已成为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借鉴国内外文献及环保专家的意见,设计问卷进行调研;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通过因子分析识别出中国制造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压力/动力主因子;结合国内外相关情况探讨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从而提出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动力模型;最后提出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对女性创业意向产生动因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女性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关键研究层面、资料/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技术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异质性资源、创业机会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探究了新创企业的异质性资源,并采用创业机会视角剖析资源对绩效的作用机制问题,提出了资源-机会-绩效的研究逻辑。来自山东省102家新创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证实:具有高知识储备的人力资源和密切联系的关系资源对创业绩效有正向影响;有价值的创业机会分别在人力资源与创业绩效、关系资源与创业绩效间起中介作用。理论上,不仅甄别出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异质性资源,丰富了资源基础理论,而且有利于完善Timmons模型以推进研究发展;实践上,为新创企业实现资源与机会的良性匹配,最终实现创业成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创业活动离不开环境体系的支持,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大学生创业企业生存和成长的重要基础。笔者以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为研究对象、以五纬度模型为基础,建立评价创业环境的指标因素体系,通过调查获得创业者对创业环境因素指标的重要性、满意度评价,采用SPSS17.0软件对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创业角度解读奇瑞的自主创新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回顾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从1997年成立至今的艰苦创业历程,从创业研究的视角,基于Timmons创业过程模型,分析了奇瑞在其实施自主创新过程中是如何协调、整合市场机会、创业团队,以及资源等关键要素的。指出,国内企业要成功地实施自主创新策略,应该借鉴成功的创业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讨--定义、概念框架与研究边界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朱仁宏 《管理科学》2004,17(4):71-77
目前创业研究领域还没有发展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理论.比较并归纳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创业定义,找出创业定义的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创业研究的原始概念框架;为进一步修正这个概念框架,利用数据库检索并查阅了核心管理期刊和创业研究专刊的相关文献,进一步细化了各个因素涉及的变量,最终提出了一个包括创业者特征、创业过程、创业结果和创业环境的概念框架--研究边界模型.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企业成长的重要源泉,创业企业的社会创新能够在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实现企业成长,创造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一话题也逐步成为实践和理论关注的焦点。基于制度理论,选取3个以社会创新为战略导向的创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通过实地访谈和文档查阅等方式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形成5个理论维度,包括创业企业与制度环境的互动演进、创业认同的逐渐形成和双重价值的追求,并据此归纳为3个发展阶段,探索创业企业通过有序构建制度而形成的企业社会创新的实现路径,辨析了其中的主要要素和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创新需要系统性地考虑企业、生态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并与多个主体进行持续性互动,传递各自的观念、知识和资源等。在实施过程中,创业企业也会在社会创新中与众多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经济的发展。创业企业社会创新的实现路径模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创业企业与制度环境的互动演进,包含创业融入和创业发展共同体两个理论维度;第2阶段创业认同的逐渐形成,包含创业认同一个理论维度;第3阶段双重价值的追求,包含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理论维度。制度的三要素在3个阶段发挥不同的主导作用,实现由规制要素主导向规范要素主导再向认知要素主导转变的路径发展特征。研究旨在丰富创业企业社会创新的理论研究,明确创业企业社会创新的实现路径,也为企业以社会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创业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冗余资源对企业瞬时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但已有研究对两者关系有竞争性观点.此外,既有研究缺少对冗余资源影响瞬时竞争优势的内在机制及其适用条件的理论解释和证据.为了弥补这两个研究空白,本文整合企业行为理论和资源约束理论,提出并检验了冗余资源与瞬时竞争优势的正U型曲线关系,以及中介机制和情境因素.利用软件行业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1)冗余资源和瞬时竞争优势呈正U型关系;2)冗余资源和创业拼凑呈正U型关系;3)创业拼凑在冗余资源和瞬时竞争优势的非线性关系间起中介作用;4)环境不确定性、资源柔性对冗余资源和创业拼凑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5)创业拼凑的中介效应受到环境不确定性、资源柔性的正向调节.研究表明,在超竞争环境下,冗余资源是企业瞬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企业必须警惕“中等资源陷阱”;同时,冗余资源的绩效意义通过创业拼凑得以实现,且创业拼凑的中介作用在高环境不确定性和高资源柔性的条件下更显著.研究结论对拥有冗余资源,尤其是过剩产能的企业有重要的实践启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连续创业者10年创业经历为纵向研究案例,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深入探索创业者创业能力形成的过程机理,并揭示创业活动的差异、创业者自我效能感、创业认知、创业学习对该形成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事件空间、强度影响连续创业者的创业认知模式支配地位,创业者在被动性事件中倾向于采用分析式认知模式识别创业机会,采用直觉式认知模式发现创业资源,通过创造主动性事件在行动学习中利用创业机会,在经验学习中获取并管理创业资源;创业自我效能感能够调节创业者认知模式的转变,创业学习能够促进主动性事件对创业能力的提升效果;连续创业过程中,被动性和主动性事件的交互作用形成创业能力提升的正反馈,被动性事件变少、主动性事件变多,创业能力得以巩固。研究结论对创业者如何在复杂事件环境中提升创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冠疫情暴发使创业即兴这一组织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的手段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了探究如何在组织中更好地激发创业即兴,已有研究侧重于从认知视角、动机视角和行为视角识别创业即兴的前因,却鲜少关注工作情景特征这一重要的行为预测因素。差错管理氛围作为一种支持性的工作情景,会促使创业团队成员产生一系列积极的认知和情感反应,可能是激发创业即兴的重要情景特征。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围绕认知反应和情感反应两个维度,从创业团队层面引入团队促进焦点和团队创业激情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差错管理氛围影响创业即兴的双路径模型。引入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在团队促进焦点与创业即兴、团队创业激情与创业即兴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采用两时点的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来自河南、河北、江西、辽宁、湖北和广西等地的108个新创企业团队的数据,运用Mplus 8.3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差错管理氛围能够促使创业团队做出更多的创业即兴;差错管理氛围既可以通过团队促进焦点这一认知反应激发创业即兴,又可以通过团队创业激情这一情感反应激发创业即兴,且团队促进焦点与团队创业激情的中介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环境动态性在团队促进焦点与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