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云 《领导文萃》2011,(7):28-32
在韩国的20国集团(G20)峰会和里斯本北约(NATO)峰会上美国无功而返,国内中期选举的结果又造成华盛顿内政决策僵局,金融危机后经、济实力受到重创。维基泄密(wikileaks)严重侵蚀美国的“软实力”.美国霸权衰落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这话题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观察今后几十年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霸权的兴衰及其理论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霸权的兴衰及其理论启示刘靖华一.霸权兴衰的辩证紧张1987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写了一本轰动一时的著作《大国的兴衰》,认为美国的力量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他在书中写道:“当代社会所经历的困难是军费负担过于沉重,这些困难过去也曾困扰...  相似文献   

3.
霸权兴衰是国际社会持久的话题,20世纪在国际关系领域对霸权的研究一度兴盛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霸权”这一概念诞生于西方话语体系下,内涵丰富,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对其均有研究。后冷战时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对于霸权的研究呈现衰落之势。本文将主要从霸权的概念、理论等方面理解霸权的逻辑,并对霸权研究的兴衰做出梳理。  相似文献   

4.
《领导文萃》2009,(2):12-14
布什的8年,是美国自越战以来最动荡不安的8年。“9·11”为他拉开了执政的序幕,打乱了他上台前有关教育改革、减税、军事改革的所有计划.8年后。历经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布什本打算用巴以和平的突破为自己的总统任期画上句号,又是在9月.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发生了,打乱了他退休前的所有计划。跨越8年的两场危机。撼动了美国百年来傲立全球的两根支柱:军事霸权和金融霸权,触动了美国人最敏感的两根神经:国土安全和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最近由中国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科院杨斌副研究员的专著《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该书论述了美国谋求霸权的战略演变,剖析了美国的隐蔽经济战暗器为何能产生超过核弹的巨大破坏威力,其核心是以俄罗斯、拉美、亚洲惨遭破坏前车之鉴,探讨了中国如何防范美国隐蔽经济战的袭击,及时消除改革误区和潜伏的经济金融隐患。作者强调指出,随着美国摧毁了前苏联的工业军事实力,运用“软战争”重新控制了第三世界,美国谋求单极全球霸权的欲望日益膨胀。  相似文献   

6.
文川 《领导文萃》2008,(15):42-46
在颠覆别国政权方面,美国一直是双管齐下,软硬兼施。对付伊拉克,美国用的是赤裸裸的硬霸权,而相比之下,通过资助、扶植对象国反对派、策动颠覆的招数,则是近年来被美国用得最多的“软手法”。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美国以其独一无二的超强实力成为世界霸主,美国霸权的困惑在于其在东亚不具备绝对意义上的霸权,本文将试图从国家实力这一核心变量以及东亚特殊性这一补充变量上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和平 《领导文萃》2009,(18):26-30
“软实力”一词问世已有20年,它被学术界普遍接受却是近几年的事,2003年爆发的伊拉战争是其大背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初衷足强化美国全球霸权,结果却适得其反:死伤数干士兵、花费上万亿美元,却陷进了“既不能取胜、也难以撤出”的窘境。更重要的是,伊拉克战争导致美国的同盟体系出现裂痕,  相似文献   

9.
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是对中国未来形象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一些西方人士对中国的现代化最为担心,怀疑的一个方面。在笔者看来,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不以赶超美国为目的。因为道理很清楚,中国不是美国那样的超级大国,也不搞霸权,更不是一个有能力在全球来保护自己安全利益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并没有导致冷战思维的结束,以美国为首的霸权国家为保持霸权优势继续在世界上各个地方实施均势战略。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取代均势战略的道路之前,继续保持各个地区力量的均衡是美国的首选。印巴之间始终不能建立信任,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美国为防止任何新兴国家崛起而采取的均势战略。印巴之间的安全困境是一种典型的均势模型,美国对印巴均势的维持具有一石三鸟的作用。"重印轻巴"源于"小均势服务于大均势"的战略需要,同时也不会是美国长期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吴思 《决策探索》2004,(9):40-40
我曾写过一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潜规则;有一本美国人写的书,介绍了美国政界的赢家策略和幕后规则。两个大国,同一个领域.同样一些未必明说、袖里乾坤的东西,究竟有何异同?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催生了美国的军事工业.而军事工业的革命带来了一大批先进技术。战争结束以后.美国将军事工业领域中先进技术移植到民用工业产品生产领域,制造了许多高科按产品。但随着日本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美国在制造行业的领先地位逐渐丧失,然而.美国利用自己在国际经济领域建立起来的美元霸权地垃,吸引各国资金,从事跨国金融服务,逐渐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李军 《领导文萃》2008,(15):52-56
在“赋闲”许久之后,丹·拉瑟终于又露面了,而且系统地点评了他所见过的美国总统。 这位闻名全球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前电视新闻主播.因揭露美国总统布什“逃避兵役内幕”,被迫于2005年3月辞职。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历次的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有学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实行金融霸权的工具,也有学者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会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一个国际组织。本文通过对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扮演了一个真正的最终的决策者的角色,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推行有利于美国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陈雅莉 《领导文萃》2011,(20):114-117
美国官员对于美国衰落的结论不甚认同。“对于美国衰落的语言,历史有过,一次是50年代,一次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但是亚洲国家一个正在统一的共识是:美国将在未来30到50年还会在亚太地区拥有绝对控制权。”  相似文献   

16.
名刊要览     
《决策》2010,(4):11-11
美国牌子过去十年来多次受损:国内选举和海外占领都出了问题;金融市场先是遭到假账打击,后来又因为华尔街引发全球经济危机。这些失误虽然影响了美国信誉,但在经济动荡时,美国的竞争优势、灵活性和适应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18和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当时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政治变革以及帝国势力的膨胀,塑造了当时的世界。20世纪则是美国的世纪,合众国改变了世界,它打赢了两次世界大战,并且开发了所有主要的新技术产品:电话、汽车、电视机、飞机以及互联网等。我们都认为——美国也确信不疑——我们如今仍然生活在美国处于霸权地位的时代,然而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可能是下一个新兴超级大国。  相似文献   

18.
名刊要览     
《决策》2011,(10):16-16
中国的“冰岛时刻” 在日本,1986年整个国家的房地产价值翻了一番;1987年又翻了一番。当时,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持有百分之三十的美国国债,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十家银行,以及比华尔街证券交易所更大的证券交易所。东京市中心100平方英尺(约为9.29平方米)地皮的售价高达一百万美元。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调宣布加入TPP,聚焦了世界的目光,随后日本政府也参与其中,一场没有中国出席却涉及中国的经济霸权谈判正式拉开帷幕,美国加入TPP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压力,获取亚洲的丰硕成果,进而制衡中国经济,独领亚太商圈,实现FTAAP的远大目标。但TPP谈判举步维艰,面临多重挑战,能否最终扩大FTAAP尚属疑问,制衡中国经济的目的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征服了纽约,你就能征服美国;如果你征服了美国,那你就能影响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