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前国际通用的监测城市化进程的指标主要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表示.该指标只笼统地反映了人的要素在城市的聚集状况,无法综合反映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市的聚集和幅射发展各阶段的状况,也无法反映城市经济圈内中心城区与圈层区域的要素聚集和扩散程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城市化进程的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对城市化演进阶段以及城市经济圈内圈层结构演进程度做出判定,为政府规划和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板块。通过分析百强县与各自区域内中心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力大小,可研究区位优势对百强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心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区域开发的重要依托,中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构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过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实践上证明了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心城市是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提高中心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能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依据这一思路,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评价中心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中心城区科教发展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发达城市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中国发达城市中心城区科教兴区指标体系,将科教兴区战略目标分解具体化、标准定量化,将战略目标与城区社会经济发展任务和规划相结合,以客观、完整地反映和促进科教兴区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湖北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在区域经济要素整合协作的运行过程中,城市作为经济活动集中分布的地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对经济区域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城市的集群,被称为"城市经济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科学发展观"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引下,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城市经济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6.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全国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河南省委、省政府为此明确提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中原崛起战略,郑州要成为中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领跑者,必须努力提升其在全省经济社会中的首位度.而发展城区经济直接关系到城市首位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7.
汪璐 《浙江统计》2014,(7):24-26
青岛与杭州同为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两市经济总量较为接近,各项发展指标互有高低.“十二五”以来,青岛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和赶超能力.本文通过对杭州和青岛两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定性定量比较,指出青岛加快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是构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强化产业集聚、推动品牌经济等,并对杭州在当前新的城市竞争格局下找准差距、重拾优势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城市的中心城区都把发展"楼宇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举措,积极推进.通过对杭州市下城区楼宇经济指数的测算,发现2009年该区楼宇经济总体发展良好,规模和发展指数相对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城市中心城区楼宇经济的发展,特建议通过建立城区楼宇指数体系及其测评,更好地提升楼宇经济的创新水平和发展环境等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经济、产业、人口、人才、文化等方面对苏州中心城区首位度进行量化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着中心城区发展日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中心城区内部各组团发展不均衡等矛盾,通过与长三角6个主要城市和全国10个主要城市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提出要处理好中心城区与县域经济体之间、中心城区内部各组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地缘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陕西省主要城市如何充分利用地缘优势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来推动陕西经济发展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欧氏距离法对陕西各城市地缘经济关系进行数量测度和类型判别,提出通过增强地缘城市间经济的互补性、发挥中心城市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以及提供畅通的合作渠道等途径来促进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凸现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增长极和以城市增长极为中心的三大区域增长极,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这一过程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正逐步向以经济增长极理论为核心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和不断寻求发展的意识也决定了我国应采用这一理论来继续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总部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发展背景下新兴的一种经济形态,也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自2003年总部经济的概念在我国提出以来,在北京、上海、武汉等10多个中心城市发展迅速。从国内外市总部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  相似文献   

13.
楼宇经济是发展城区经济和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向“空间”和“高度”要效益的重要方面,它是以商务楼为载体,通过开发、出租、售卖等多种形式引进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留资,从而产生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扩大经济总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城市区域竞争力、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之路。呼伦贝尔市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对大连市中山区楼宇经济发展模式的调研分析,探讨呼伦贝尔市发展楼宇经济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着力点,以便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地区经济要发展,研究区域经济现状与区域物流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长期以来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中心城市,而对于非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物流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还较少研究。文章则基于这一点通过对四川攀枝花市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物流能力水平之间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协整分析加以研究以丰富区域经济理论,并以此为地方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制约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金额大、周期长,政府单一投资主体难以达到基础设施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预计未来经济将继续快速增长,在当前财政投融资能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6.
淮海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横向联合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然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并未使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反而因战略边缘化、行政壁垒、要素外流、观念落后、交通闭塞、核心城市带动性弱等原因,致使这一区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南北两个经济隆起带之间,淮海经济区被挤压成一个经济发展断裂带。通过对淮海经济区现状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合力推动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视区域性中心城市培育,加快城市群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评价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区域经济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永恒的现象.这使得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定发展规划时首先需要对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既可以发现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也可以找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分析各经济因素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因此,对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评价研究成为近年来统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梯度格局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19个反映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定量地划分了长三角16个城市1997年至2007年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诸城市的经济发展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梯度,而且经过了一定的时间,这种梯度格局在不断地变化.这种结果不仅是对经典的区域经济理论如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等的有效验证,而且还说明了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的梯度发展战略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魏陈  曾玉芳 《四川统计》2009,(10):52-53
充分发挥德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克服不足,借鉴典型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经验,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为出发点,完善区域中心城市的积聚和扩散功能,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步伐。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而中心城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集聚地。因此,在川南经济增长第二极的构建中,需找到区域经济领跑者,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