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市场上买者与卖者之间、买者之间和卖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以及市场上不同势力相互作用的情形把市场分为三种基本形态: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垄断竞争(或者说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不存在买者或卖者对价格、销售额的控制和影响,生产要素在各行业之间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同时,买主与卖主对目前市场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产品能够以小量的单位被购买和租赁。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下,由于所有企业对情况都了如指掌,而且在经营上具有充分的灵活性,某种超额利润必然会使这些企业接踵而上,这时的供给曲线发生变化,使均衡市场价格下降,直至长期均衡的重新出现,超额利润成为“昙花一现”。因此,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企业产品的需求是富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商品供求规律?学术界看法不一。有许多同志从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的关系出发,把商品供求规律说成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矛盾运动的规律,而把商品价格排斥在商品供求规律之外。我们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价格是商品供求的内部条件,没有价格,商品供给就无法进行,商品需求就无法测量,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就无法发生联系,自然而然,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就不复存在。马克思曾说过,供给“就是处在市场上的产品,或者能提供给市场的产品。”需求就是“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要。”“供给等于某种商品的卖者或生产者的总和,需求等于这同一种商品的买者或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的总和。”由马克思的论述可见,供给和需求是商品交换过程的两个方面。供给表现为让渡使用价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和实现形式。它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和手段,属于衣、食、住、行的生活资料,属于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土地等,基本上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利益机制来实现自由流动,从而达到资源的配置,实现各个企业生产需要和最终利润,并实现社会需求的总平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的基础上,需要将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与国家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相结合,也就是说,既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中的向导作用,同时也结合计划等多种调节手段,使各个企业独立自主地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实现全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达到带有自觉性、公益性的良性循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从决策的角度看,规制结构是经济体制的内在规定,其基本功能是规制偏离经济体制基本目标,即资源配置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决策偏差”。古典市场体制的规制结构是市场规则基础上决策主体之间的相互制衡即市场制衡;现代市场体制的规制结构是“法律体制—经济政策—市场制衡”三位一体。传统计划体制的根本缺陷是缺少规制结构,因而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实现体制目标,而要完善规制结构需改变决策结构,变集权为分权,这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推进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中共广州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关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实施意见》提出,广州市要力争到1998年在国内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个新体制的本质要求是,以经济利益为基本驱动力,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而市场的核心是价格,价格能够灵敏地反映供求变化和资源稀缺程度,正确调整社会各方面经济利益,传递准确的资源导向信号,给企业增添  相似文献   

6.
"买者自负"作为市场经济中一项不言自明的交易风险分配原则,形成于简单商品买卖的交易关系,交易双方不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并在近代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理性主义的浪潮下得以确立和巩固。但是,在现代商品交易中,尤其是金融商品的复杂化使得买卖双方实际经济地位、磋商能力出现明显的不平等,打破了传统交易关系的假设。随着社会理念由形式理性转向实质理性,"买者自负"不再是无条件适用的交易风险分配原则。司法实践中对金融消费关系中"买者自负"的适用应转向"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倡导"金融消费者"理念,注重对金融商品销售者受信义务和适合性义务的考量。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商品的价格应是商品内在品质与价值的表现,人们在商品中凝结了多少劳动,商品便有多大的价格。但实际不然。尤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价格可以大幅度地偏离价值坐标,以高价或低价的方式同样使商品成为消费者的抢手货,使企业盈利。这种偏离价值坐标的定价,就是背离定价。鼓励企业合理运用背离定价策略,不是助长投机,而是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即让企业更灵活地投身于正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中。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使得企业对自身产品的定价尽管是以成本为基数的自主定价,但在以市场配置资源的…  相似文献   

8.
植根于二元经济基础上的结构约束和体制约束是理解市场体系培育和物价问题的基本线索。从结构约束方面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体系,不能从自然经济的母体中萌芽和发展,只能从产品经济运行模式的解体中精心培育;从体制约束方面看,初级阶段的市场体系培育,不是单纯“开放”的过程,而是传统体制由松动、放宽,直至用新体制最终取代旧体制的过程。价格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也必须充分重视基于二元经济转换基础上的结构约束和体制约束。这包括:探寻物价上涨的深层原因——结构性原因和体制性原因;设计通货膨胀制约下的价格改革推进阶段及其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9.
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我国的经济改革实践都表明,经济增长正在减弱,经济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经济效率并没有提高,或者说是呈下降的稳势。于是,人们指望着“完善”体制,以便使它成为发展的催化剂而不是障碍。“完善”体制基本上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削弱中央国家机关的经济权力,而让经济主体和地方国家机关拥有更多的经济决策自由;另一方面是逐步承认经济的商品性质,解放市场和尊重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10.
西方经济理论往往把企业看成一个完全理智的法人。认为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自然地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根据价格这一可信信号合理安排企业的投资生产活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这种仅从生产函数或成本构成来考察企业的  相似文献   

11.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反映所有信息的变化,证券价格等于其“内在价值”。然而,过度反映作为行为金融学的重要命题和“反转交易策略”的理论基础,对这一假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证券市场过度反映对称周期由长到短依次为:中国市场、日本市场、英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不同市场对极端坏信息反映的“尖端效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唐宁 《日本研究》2008,(2):39-39
日本企业独特的经营模式曾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归纳起来看,其传统经营≮模式主要有八:一是终身雇佣制的制度性确定;二是日本企业构筑的独特生产体系;三是企业问网络化的系列体制;四是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五是旨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长期目标;六是企业内部的多元化经营体制;七是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体制;八是产品高质量和低成本的同步化。  相似文献   

13.
(一) 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也象一个生命系统一样,拥有特殊的“呼吸”、“消化”、“运动”、“神经”、“生殖”诸子系统,是一个有“经济生命”的有机体。而企业的经营机制,就表现为企业这个生命体的“结构”和“原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综合体制,例如: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体制,经营者与生产者的关系体制,权力关系体制,领导决策体制等等,是决定企业经营机制的基础;另一方面则是由该综合体制所产生的经济机能。经营机制的这种机能是由经营体制内部关系的相互作用而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一个属于后发展类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在战后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特点是政府主导型。首先,日本政府根据经济技术落后于欧美的现实,采取了“生产至上”、“经济增长第一”的路线,以达到赶超欧美国家的目标;其次,根据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匮乏以及国际经济自由化的趋势,采取了“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发展战略,以此作为赶超目标的手段。为了保证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稳定,日本政府充分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从未把经济发展推诿给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力量。濑户内海经济带的振兴与…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回顾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形成于五十年代中期。经过三十多年的演变。现有的企业调度和经营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为论述方便起见。不妨先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的演进作一简要回顾。五十年代中期形成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是在适于中央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模式下,国家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统包统配”的直接管理,企业才能按国家指令计划组织生产,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针对中央管得过死,地方和企业都没有积极性的弊病,曾在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中期,两次调整管理体制。但是,这两次调整,由于主要是围绕中央和地方管理权限作文章,没有触及企业经营自主权问题,同时又因时机选择不当,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6.
建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几个问题汤琼玲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建立劳动力市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它已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劳动力市场是完善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为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省的大企业,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困难:一是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在技术和信息上的“双重差距”日益增大。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设备陈旧,技术老化,信息不灵。二是不少企业后续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一些企业的矿产资源已经进入或接近开采后期,新的可采资源接替不上;多数企业缺乏对自己的初级广品进行再加工的能力。三是原有产品市场逐渐萎缩,企业的生存空间面临威胁。四是企业自我发展的资金严重短缺。五是企业生存的社会环境差,社会负担重。六是管理体制上的“僵”和“死”,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有了很大发展,企业的集团化逐渐成为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且日益显示出其强大优势。实践证明:企业集团化能够形成强大的经济实力,不为小挫所动、不为小难所阻,它能带来群体优势,在拓宽市场、开发产品、组织专业化生产、经营销售、优质服务等方面形成强大的合力。尤其在当前治理  相似文献   

19.
“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薛为昶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资源要通过市场来配置,生产要素要以商品形式进入社会化的生产过程,这种生产方式要求在分配体制上必须有与市...  相似文献   

20.
1.资源配置市场化。这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同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观性较强的资源配置的计划化相反,市场经济体制是客观性较强的靠市场机制来配置经济资源和社会劳动时间。它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市场价格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的功能,把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