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均衡汇率是指能够使宏观经济处于理想状态运行的汇率水平,它因国家、时期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均衡汇率理论的最新进展几乎都是围绕Obstfeld的Redux(1995)模型进行研究的。持久均衡汇率和短期均衡汇率均是在Clark和Macdonald的行为均衡汇率的基础上提  相似文献   

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描述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同国内市场相连接的内部经济与同国际市场相连接的外部经济双均衡状态的模型。文章首先进行了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并分析中国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而提出后美国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处于不同汇率制度水平下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短期、中期、长期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国内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利率传导机制和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的研究.近年来,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但对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研究比较少,加入WTO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迫使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必须作相应的调整,要研究解决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利率、物价相互协调以及内外均衡的难题.在开放的形势下,货币政策控制力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将下降,部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率降递减,货币政策的对外依赖程度则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4.
基于Montiel模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衡汇率模型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均衡汇率.文章选择了Montiel的关于发展中国家测算均衡汇率的基本模型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最后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推导出人民币均衡汇率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简要介绍内外部经济平衡和均衡汇率确定理论的基础上,从国内外经济均衡角度出发,利用一个简单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国际收支平衡和均衡汇率水平的确定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货币政策调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泽广 《统计研究》2012,29(5):51-57
测算方法的差异使得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的不同研究的测度结果大相径庭。本文借鉴新近研究,引入生产率和国外净资产变量,采用经常账户缺口法、基本行为均衡方法的误差修正模型和ML-ARCH模型测度了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区间;并探讨了决定均衡汇率变化的基本面因素。结果证实人民币被低估的水平并不十分显著,生产率的提升、贸易条件变化和增长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外汇储备是决定均衡汇率变化趋势的关键基本面因素;均衡汇率变化的估值效应能够显著影响国外净资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彭芸 《统计与决策》2005,(5):102-103
一、现行汇率制度势在必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正日益显示出开放的市场经济特征.现行汇率制度历时10年了,正视前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势在必"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样本区间为1994年1季度至2004年2季度。选取影响汇率的四个宏观经济指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协整分析,并通过Hodrick-Prescott滤波技术对经济指标进行平滑得到均衡汇率,在此基础上,对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均衡汇率和汇率制度是汇率问题的核心。均衡和有效的汇率制度有助于一国经济实现内外部均衡,而非均衡的汇率和不合适的汇率制度可能会影响一国经济金融的稳定,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文章以Montiel(1999a,1999b)均衡汇率模型对1980~2007年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日本同期均衡汇率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相关的经济理论,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得到了人民币在自由浮动状态下的中美均衡汇率,并由此计算出在此汇率下的装备制造业盈利水平,结果表明:如果让人民币自由浮动,那么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盈利水平将不到1%,这是我国当前制造企业不可承受的.因此,在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且在与发展中国家争夺制造业中心地位的情况下,人民升值不宜过快.虽然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但从长期来看,一国汇率的变动是由技术进步决定的,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步伐也应该且只应该与技术进步率同步.  相似文献   

11.
第四届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 0 0 3年12月在海口市召开。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是讨论统计教材建设和统计教学改革。来自全国各有关高等院校的5 0多名代表分别就统计学、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国民经济统计和经济计量学等课程的教材建设和  相似文献   

12.
国际统计标准属性及研发特点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蒋萍 《统计研究》2006,23(3):22-27
国际统计标准与准则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综合性标准(如SNA(1993)),第二类是特殊领域或具体问题的统计标准(如国际收支手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季度国民经济核算、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非盈利机构手册、资本存量统计手册、金融稳健指标编制指南等),第三类是分类准则(如全部  相似文献   

13.
许宪春 《统计研究》2006,23(1):16-21
 国民经济核算 方法制度 改革 GDP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季节波动的存在是许多经济时间序列的主要特征之一。Hylleberg(1992)认为:“季节性是一种系统的,未必是规则的跨日波动,这种波动是由天气、时间和经济机构直接或间接的生产或消费决策时机的变化造成的,因为经济决策总是受到决策者的天赋、预期、偏好以及经济中所能获得的生产技术的影响和制约”。这个论述着重指出:季节波动不仅是一种天气和日历效应,而且可由经济机构的行为所形成,且未必是一种常量。在经济时间序列分析中,季节波动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过去一般地认为它是一种噪音,其存在干扰了趋势、增长以及循环等成分的分析,于…  相似文献   

15.
黄赜琳 《统计研究》2006,23(6):34-38
一、引言在RBC模型的研究中,固定劳动RBC模型假设行为人在各期投入数量相同的劳动。尽管该假设有助于简化模型,但却无法检验模型对于经济周期中关于就业特征事实的解释。从生产要素来看,劳动是最主要的因素,考虑到消费和闲暇之间的替代可以成为一个方便的研究起点,LucasandRapping(1969)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框架中对劳动供给变动进行了开拓性尝试,而后Kydlandand Prescott(1982)、Hansen(1985)、Cooley(1995)等将劳动大多作为内生变量引入RBC模型加以研究。内生劳动RBC模型有可分劳动和不可分劳动两种类型,这两类模型最具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 ,摸清四川全省各类人才状况 ,最近 ,四川省委组织部、省统计局成立了课题组 ,对人才界定标准和建立科学的人才统计指标体系这一重大创新课题从理论和实际工作的角度进行专题的系统研究。  一、人才的概念人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在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人才具有相对性、时间性和空间性。辞海上的解释是 :“指才能杰出或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人”。而有的人才学研究者认为 ,“以其创造性的劳动 ,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就是人才”。按照人才学的观点 ,不能单纯以学历和职称作为人才界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关于修订和完善统计学学科分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回顾了1992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颁布的统计学学科分类的基本情况,指出统计学学科分类应考虑的基本问题,给出统计学学科分类修订的建议,以期更加完善统计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普查与常规年报衔接中的矛盾和问题,寻求普查与常规年报在GDP核算中进行衔接的方法。这是一篇来自统计工作一线工作者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统计研究》欢迎此类稿件。  相似文献   

19.
浙江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下 ,浙江的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发展“非理性繁荣”背后所隐含的风险也日益显现 ,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一、周期波动与分阶段回顾(一 )周期波动分析国内外的经济理论和日本、香港、台湾等地房地产业发展的实例都证明 ,与宏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周期波动现象相似 ,在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客观存在着房地产周期波动。考虑到统计指标的代表性、时间序列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 ,我们选取了…  相似文献   

20.
国外数据挖掘应用研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这一术语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但我们一般可以简单的认为数据挖掘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趋势或模式的过程。尽管有些人不愿承认数据挖掘与统计学的内在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的数据挖掘的确脱胎于统计学,因此也可以说数据挖掘是利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技术创建预测行为的模型。需要强调的是数据挖掘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发明”的过程。换句话说,数据挖掘所探寻的模式,是一种已有的、只是隐藏在数据中、暂时没有被发现的知识。世界上对数据挖掘的正式研究始于1989年8月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