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宗蓝 《现代妇女》2010,(10):39-43
萧红曾经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闪烁在现代文学领域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她被鲁迅先生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观照萧红短暂而多难的一生。她是一个对人间的温情与真情有着炽热追求的浪漫与感伤的女人,是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在代表作《生死场》中清醒地洞察到女性自我与国家民族主体的差异,开启了在战争文学中重诉被遮蔽的性别表达和被忽略的性别牺牲的先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萧红是一位具有现代精神气质和艺术理想的先锋作家,她那极富个人魅力的小说创作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使小说获得了另一种独特意义的存在。萧红边缘化的人文立场,和对既有价值观念的怀疑与质询精神贯穿于其全部创作中,这种立场使她固守了一份女性的经验,并由此成功地抗拒了男权文化的精神扭曲,使她能够直接洞察民族和人类生存的基础——两性关系。而她的这种透彻洞见,也超越了本土文化.具有了一定的世界视野。萧红一生的艺术跋涉,都是向着温暖和爱的方向,追求一种女性独有的爱与美的理想。  相似文献   

3.
浸透一生的悔意文\叶倾城他们两家是世交。他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工作很忙,常常抽不出时间接他.她的母亲就总是把他带回家,让他跟自己的女儿玩。慢慢长大,他成了英俊的小伙子,她也是秀丽的姑娘,两人一直都很要好。高中毕业,他考入军校,她当了一名幼儿教师。他军...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在万众期待之下上映。电影的主角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她那段特立独行的爱情经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拂去历史的烟尘,少女萧红真实的面容呈现在我们面前。黑白素照上,她的五官并不像"女神"汤唯那样出众。略带浮肿的单眼皮、紧抿的倔强嘴唇,这似乎是一张典型女作家的脸,带着不入世事的冷僻和执拗。她的一生,是壮怀激烈的一生。只有短短31个春秋,却留下彪炳文坛的《呼兰河传》。她的一生,却也是苦涩  相似文献   

5.
萧红和萧军     
二萧关系中,萧红一开始便处于劣势。萧军去世,其妻撰文,总结萧军爱她的三大理由,之一便是她是处女。这段话显然是针对萧红所说。萧红不是处女,在萧军之前她有汪恩甲,在汪恩甲之前她还有个初恋表哥——这绝非萧红泛爱,而是她追求自由恋爱的决心和行动力。  相似文献   

6.
欧歌 《现代妇女》2008,(7):33-33
男人说,他一生最难忘的眼神是数年前他和女朋友一起在三藩市读书,毕业了,她首先离开。他送她到机场,她进入禁区前叫他不要再望着她,他没听她话,一直透过通道的玻璃目送她离开。走到尽头,她忽然回头望他,眼睛里载满了泪水。那回望的眼神,教他心痛极了,那一刻,他不禁问自己:“人为什么要离别?”  相似文献   

7.
鲁竹 《炎黄世界》2011,(8):62-65
萧红的小说以散文化,平淡,诗意著称;而她短暂一生坎坷的经历,和四五个男人的情爱纠结,比她的小说更加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吸引后世人的好奇与探究。  相似文献   

8.
25年后,已经退休的法庭工作人员本杰明找到多年前他的美丽上司,他一直爱着的艾琳,对她说出下面一番话:“我怎么能什么都不做呢?我问了自己25年……我想知道,一个人怎么能度过空虚的一生呢?”  相似文献   

9.
为躲避战乱,1940年1月,萧红和端木蕻良乘飞机到达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一间狭小的房间里。萧红常常咳嗽、头痛、失眠,但她还是勤奋地写作。《呼兰河传》脱稿后,又开始创作以“九·一八”事变后祖国半壁山河沦陷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马伯乐》。  相似文献   

10.
侯朝峰 《职业时空》2008,4(1):109-110
乔治·桑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重要的文学作家,她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一生,在法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正如雨果所说:“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特别是,其他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女性。”《魔沼》是其重要的“田园小说”。  相似文献   

11.
三代母亲的命运文/夏洛特,王葳第一代母亲:为他人的一生话说西安马家寨子有位贤良、手巧的赵姑娘,十九岁嫁给了西大街显赫的钱家的独生子。丈夫小她一岁,是个美男子,文弱善良,通晓几国文字,却不会为人处世。他唤妻子“大姐”,家里事都丢给妻子。婆婆最是刁钻古怪...  相似文献   

12.
为躲避战乱,1940年1月,萧红和端木蕻良乘飞机到达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咀一间狭小的房间里。萧红常常咳嗽、头痛、失眠,但她还是勤奋地写作。《呼兰河传》脱稿后,又开始创作以“九一八”事变后祖国半壁河山沦陷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马伯乐》。  相似文献   

13.
马老太太今年已经90岁高龄,15岁时患眼疾双目失明,一生未嫁,在70岁之前,她一直过着四处漂泊、孤苦无依的生活。极其困窘的时候,她甚至一度选择轻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艾亭镇大黄庄村村民徐勤俭、范新娥夫妇将其收留,给了马老太太一个完整的家,也给了她安定幸福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4.
小脚母亲     
涂宏伟 《老年世界》2009,(21):14-15
母亲已年过九旬,一生没离开过乡村。她从3岁时就裹了小脚,成为那个年代的“流行金莲”。从此,她舞动着这双“美丽的小脚”,走过春夏,走过秋冬,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她普通而又不普通,她平凡而又不平凡。她普通的是一生默默无闻,没有什么荣耀,更没有什么光环,而不普通的是以一颗善良的心活到新世纪,见证了中国近百年的风云变幻,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郑州市民唐冉又去了趟陵园,去看望长眠在那里的儿子。对于48岁的她来说,孩子成为她一生的牵挂和不舍。半年前,一场车祸使她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她的笑容从此被关在了过去。此前,医生曾劝她,尽快淡化回忆,才能逐步摆脱重度抑郁。但她控制不住,每到节日都怕儿子孤单,哪怕是儿童节。在母亲眼里,儿子永远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16.
误交的男友,是她背负一生的情债阿莲当纵火犯苏叶儿从太行山高高的悬崖上准备跳下万丈深渊时,耳畔回响的却是少女时代清纯的歌声……自从结识了他,她就成了一片飘荡的云,再也没有了家。“半个月亮爬上来,照亮我的姑娘梳妆台。请把你的玫瑰采一朵,扔下来……”15岁...  相似文献   

17.
阅读     
《金色年华》2014,(10):62-63
1 最柔情浪漫笔触描绘萧红唯美爱情。作者以其不落俗套的画笔勾勒民国才女一生传奇。文风细腻,情感充沛,具有感染力。书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萧红与三个男人之间的缠绵爱情,读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8.
章琦 《现代妇女》2010,(8):82-87
萧红的创作在三十年代的文坛是独树一帜,这得益于萧红运用女性身份,借助女性的敏感,对于女性生活命运非同一般的表现。萧红不仅写出了在男权社会的压抑中女性的生存真实现状,同时将笔触伸向了中华民族男权社会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化思路融入到了她对妇女命运的关注中,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揭示了男权文化对妇女的精神奴役,使她的作品超越了同类题材的小说。  相似文献   

19.
大唐 《当代老年》2006,(2):22-23
因为出了名的“馋嘴”,现年52岁的胡桂英没有少被人嘲笑和调侃,可是谁也想不到,“馋嘴”居然让她独辟了一条出人意料的成功之道,长沙多家星级酒店、旅行社争相聘请她为“首席点菜师”。刘德华、张艺谋、王菲、米卢等大牌明星都吃过由她亲自点定的菜肴。  相似文献   

20.
90岁的黄庆云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仍是一脸微笑,坦荡平和、满脑童真。她说自己一生其实就做了两件事,“一是教学,二是写作、编辑、翻译儿童文学,两个工作,都是为孩子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