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堂诗余>初选本之首要功能是坊间流行的音乐唱本,其中所涉文人词理应具有流行音乐之特质,我们理应认同其在流行音乐文学视野内的存在状态.通过对准<草堂诗余>初选本所选词人情况及题材分类情况的具体考察,可推知作为流行音乐化的词所具有的文本特点,即:流行音乐化的词人有其独特构成;流行音乐化的词不仅重婉约,不排斥诗化与豪放但力拒骚雅;作为流行音乐化的词其实际功用很强,将词视为恋情相思与闲情逸趣的同义语是不准确的;流行音乐化的词对题材的思想深度与文学意蕴要求不高;若想当然地以为<草堂诗余>因为是流行唱本,则充斥着淫靡之音的话,那是误解.  相似文献   

2.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江西临川人,北宋后期有名的婉约派词人,有《小山、词》传世。 (一)“古之伤心人也” 晏几道生活在北宋王朝逐步走向衰亡的悲伤时代。他的《小山词》以秀婉凄艳为其特色,与他同时代的苏轼、秦观、贺铸等人的作品也都难脱凄清悲凉的格调,这与时代特征有着密  相似文献   

3.
一见钟情与美满婚姻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异性间从友情到爱情的发展过程,是一条永恒的心路历程;一见钟情可遇不可求,好好把握吧!在爱恋方式的选择上,一些青年朋友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一见钟情式的婚恋模式总抱有林别的“好感”,个别人甚至会“守株待兔”般地等待他或她的出现。由“一见钟情”而结成的婚姻与家庭,其结果怎样呢?幸福的,有!象《西厢记》里的张生与崔鸳鸯.可谓爱恋、婚姻“双丰收”;苦涩的,同样屯有!比如,《巴黎圣母院》里的那位吉普赛姑娘和“太阳神”(法比),他们也是由“一见钟情”而成婚的,其结…  相似文献   

4.
马跃 《学术交流》2003,(11):156-159
柳永其人其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是一抹鲜亮的色彩,他的情感经历与心灵体验都漫润在他的词中,特别是他的恋情词中。在官场上,他是一个失意者;在情场上,却又是一个“幸运儿”。他重情而又痴情,因而他的词作多抒写男女之情的深挚婉曲。官场失意的辛酸与对恋情的痴迷,构成了柳永带有某种悲剧美的恋情词。因此,对柳永的情感世界与心路历程进行审美阐释,对认识和把握柳词十分有意义和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史华娜 《阅江学刊》2012,4(5):143-148
张先最早将和韵的创作方法用于词中,在和韵从诗坛延展至词坛这一过程中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追和词的产生则在具有典范意义的词人词作出现之后。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是现存最早的追和词。直到北宋末年,追和词仍寥寥无几。第一个在词中大量追和前人的词人是生活在南北宋之交的王之道。苏轼、周邦彦作为典范词人在南宋受到较为普遍的追和。金元时期代追和词数量少,追和范围小,但对于苏轼词的追和仍然清晰可见。明人对于唐宋词人词作的追和热情十分高涨,追和词数量大增,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清代追和之风兴盛,词人追和态度严肃,和词总体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苏轼,北宋初人,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书法家、诗人和词人。他的词较之于其诗表现了更大的艺术独创性,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内容,开辟了豪放派的词风,成为豪放派词人的鼻祖。纵观苏轼词的艺术风格,可用“豪、...  相似文献   

7.
论北宋词与金词的传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然 《浙江学刊》2001,(4):97-103
金词是在传承北宋词的基础上,与南宋词于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同时且共生发展的.这种传承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宋儒词人"构成了金初词坛的主体,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传袭了北宋词的风范,为金词的进一步发展定下了基调,其影响贯穿了整个金源一代.二是由于政治背景、人格精神以及金人自身文化与审美心理等层面的因素,对苏轼词风的推崇和效仿成为金词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宋词与金词之间并非截然两歧,而是存在着不可割裂的血缘关系,这点多为论者所忽略.打通宋词与金词之间的鸿沟,有助于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词史.  相似文献   

8.
郑振铎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史研究专家,也是20世纪词学现代化进程中一位重要的词学研究者。他在一系列的词学著述中,对词的起源、词史分期及词派等唐宋词研究的关键问题作出了精彩的阐释。在民国时期新旧词学并存却又相反相成的时代背景下,他是新派中颇有特色的词学家:既具有新派的学术眼光和研究方法,又重视旧派所传承的文献基础。从某种角度看,他是一位兼具新旧两派优长的词学家。  相似文献   

9.
许昱君 《社科纵横》2013,(1):280-281
清代词人孙麟趾,以其词学理论著作《词径》,为中国词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与清代吴中、常州派词人均有密切交往,且工于填词,在中国词史上具有一定地位。然目前学界困于资料有限,对其研究尚远远不足,古代学者对他的研究亦只是零散见于各种古籍之中,使其生平事迹难得彰显。今据清潘钟瑞抄《长啸轩诗稿》本《月坡词》一卷本及《月坡词》二卷本、《同治苏州府志》、《词话丛编》等文献,对孙麟趾的生平事迹作了较细致的订补。  相似文献   

10.
承剑芬 《学术交流》2012,(12):188-191
陈维崧作为清初词坛的代表人物,其词风从冶艳、沉郁再到豪放的变化,一方面缘于人生遭际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他在不同时期与众多词人之间相互砥砺、激荡、融汇的结果。在传统的词风分期基础上,以其师友交游为切入点,以时间为脉络,清晰梳理陈维崧词风在不同时期因受师友交游影响而呈现出的绮丽冶艳、凄怆沉郁以及慷慨激荡等不同特点,将有助于我们研究词人创作风格的变化,并从其千回百转的命运经历中,体味其词风的分期、流变与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1.
周玲 《唐都学刊》2001,17(4):78-81
北宋前期词人张先在词的体制方面所进行的种种探索与尝试具有其创新性,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慢词写作的重视和积极实践上,而且还反映在他的词作中出现了不少的题序与和韵。从其16首慢词、38首中调的创作实际便可看出张先精通音律、迎接市井新声、自制声调新曲的创新意识,66个题序及8首和韵词都预示着崭新词风和词之创作高潮的到来。这些努力具有导夫先路的作用,对苏轼等人的创作起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蒋晓城 《社科纵横》2010,25(12):86-88
无论是"男子作闺音"式的描写歌女思妇的恋情思绪、还是抒发词人自我情爱体验与心理感受的作品,唐宋艳情词都着意于抒情主体心灵深处的忧愁苦恨,充满了哀怨伤感的情调,洋溢着悲剧性的美。唐宋艳情词悲剧美的形成具有文学传统、社会历史、抒情对象特征等方面的复杂原因。  相似文献   

13.
《樵歌》主流探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樵歌》主流探论张而今在宋词发展史上,朱敦儒的《樵歌》曾“独步一世”(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其词数量与质量都相当可观。然而,他竟一度被称作“颓废派词人”(薛励若:《宋词通论》);更令人遗憾的是,他的作品被视为“大部分带有浓厚的虚无思想的色彩”(中...  相似文献   

14.
陈水云 《求是学刊》2014,41(6):127-133
桐乡汪氏是清代重要的词学世家。汪森是清初浙西词派的重要成员,在他周围还形成了一个以华及堂六客为代表的文人群体。他不但协助朱彝尊编成《词综》一书,而且对浙派词学理论的建设贡献极大,提出了尊词体和宗南宋的审美主张。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孙辈汪筠、汪孟、汪仲鈖等发展了他的词学思想,并促成了汪氏词人群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李静 《学术交流》2005,(3):168-170
张孝祥是南宋前期向中期过渡时的重要词人,其词的创作也因时事、自身命运以及交游对象的变化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即发生在其为官江淮时。在这一时期里,张孝祥词的创作一改其为官临安时的温软香艳,转而变为慷慨激越的创作风格,并逐渐成为张孝祥的主导词风,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朱连华  王永环 《社科纵横》2005,20(2):166-167
“协律”、“典重”、“高雅”、“浑成”、“铺叙”、“故实”等历来被认为是李清照对于词的要求,对这六者的性质及所指也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仍有可辩之处。“铺叙”与其它几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铺叙”属于写作方法。其意义不仅仅是针对晏几道词进行批评,还在于为当时慢词的进一步发展进行理论鼓吹,这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凌  张学忠 《学术交流》2012,(2):159-164
一般对晏几道《小山词》的评价都是认为其在艺术上取得极高的成就而思想内容则较为消极颓废,评价不高。其实《小山词》书写真实的人生失意的悲哀,把词作为书写性灵的独特文体,其中所表现的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与平等意识,对生命本身的留恋与珍惜,对生命意义的叩问与追寻,超越了他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完全可以说是他的时代思想的异类,具有现代个体觉醒的思想特质,应予以重新认定。从艺术性上看,《小山词》具有感情净雅、词学观纯雅、用词典雅的"雅"的艺术特征,特别是选用更纯粹、抒情性更强的小令,去芜取精,更为本色当行,使其词沉浸在浓郁的抒情氛围中。因此,无论是思想性上还是艺术性上,《小山词》都以其独特性在词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吴媛媛 《学术交流》2007,(2):155-157
比喻是一种古老而又长青的修辞方式,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艺术审美上追求自然,因此在其诗文中用比喻就颇为习见。以诗为词创作风格,使词的比喻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苏轼词的比喻开阔而新奇。所谓开阔是指其词中的比喻方式多种多样,且比喻的本体、喻体关系多样,所谓新奇是指比喻取象视角与比喻意象营构的创新。异彩纷呈的比喻再现了他潇洒自如的气度、乐观博大的情怀,也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9.
王晓骊 《学术交流》2013,(2):163-166
词意画是词、画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肇始于中唐,至明代而兴盛,直至今日,仍然是中国画的重要题材。由于艺术语言和审美取向的不同,画家对宋词的阐释赋予词作以新的意义,从而丰富了词史发展的内涵。早在元代,词意画就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宋词诠释方式:一是图解词面,依文绘形而忠实于原词词意;二是重构词境,意在象外而得宋词之风韵。此后,这两种诠释方式逐渐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接受群体,前者多照顾商人和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而后者遵循的是文人文化的审美原则。不同群体的接受需求推动了词意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傅毓民 《唐都学刊》2005,21(5):142-145
<论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篇词学专论.这篇文章虽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却并未对其内涵作一明确的界定与阐释,以致使人莫辨其旨.尽管后人依据文中对前辈词人不同角度的批评,将其总括为六条,而真正可以反映曲子词本质属性的只有协律一项.既然协律是词的惟一要求,自当不会成为词境开拓、风格多样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