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近年来,对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各方面因素,确定货币需求函数,探究我国现阶段国情下货币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对于指导、推测中国金融改革中货币政策的实践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以中国货币需求为研究对象,运用现有的货币需求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考虑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对我国的货币需求模型的影响,探讨分析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建立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并得出简单的结论,旨在为中国的货币需求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货币流动性分析——基于单位根与协整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把货币供给的研究定义为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对中国货币需求进行分析推导,通过回归1984-2006年的经验数据,得到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对近20年的中国货币需求和供给的流量和存量加以对比分析,认为近年来持续的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是造成现阶段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应用单位根和协整的实证检验方法,验证了流动性适度的标准,并提出货币供给应当与推动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的货币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部门货币需求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货币需求的重要主体。文章回顾了体制变迁中我国居民部门货币需求的变化及特点,并构建了居民部门货币需求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居民部门的长期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但金融市场波动、居民收入差距变化以及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都会对居民部门短期货币需求的波动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购买时间模型的理论框架下推导了开放经济下的货币需求模型,并采用1996~2007年的季度数据,基于SVECM方法估计了我国的包含汇率预期和外国利率变量的货币需求函数。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体现了货币余额与相关经济变量间的随机性协整关系;货币余额的动态调整受到汇率预期的显著影响,人民币预期贬值将减少我国的货币需求;外国利率变动对我国货币余额的影响不显著;经济的开放性总体上对我国货币需求产生有限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允许存在结构性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及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中国的货币需求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际的货币需求量、实际国民收入、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实际货币需求依赖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化,表明交易需求是实际货币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对实际货币需求的长期影响比较显著,但影响幅度较小;通货膨胀率对货币需求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新华 《统计研究》2011,28(12):49-54
 本文深入研究了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并结合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变化情况,利用1998-2010年的经济金融季度时序数据构建了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协整模型。根据中国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和货币缺口的波动情况,本文还深入分析了1998年以来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原因,揭示了中国在不同阶段的货币供需状况。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货币需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78~1997年中国3种主要货币流通量M0(现金)、M1(狭义货币)和M2(广义货币)的实际数据,对一个简化的货币需求函数模型进行估计,获得中国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揭示该模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不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离不开货币。像盐一样,货币发行量少了不行,但多了谁也受不了。确定合理的货币发行量,首先应较为准确地预测货币需求,通过调节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来维持相对的均衡,进而实现稳定物价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双重目的。西方国家对货币需求的研...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的需求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利率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与股市市值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在短期,货币需求存在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的动态机制,但调整速度较慢;短期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不理想,这增加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含实体与虚拟经济对货币供给影响机制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探析中国货币供给是内生的抑或是外生的,并重点研究了货币需求冲击和投机性冲击对整个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货币需求冲击和投机性冲击对货币供给波动有较大影响,进而对通货膨胀产生显著作用,因此加强公众预期的引导和管理,从而减弱货币需求冲击和投机性冲击的效应,对于中国防范和遏制通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勇进 《统计研究》1987,4(3):23-28
居民消费率指一定时期内居民货币支出在货币收入中的比率。若以c代表货币支出,y代表货币收入,则居民消费率=c/y。它反映着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居民对实际消费所做出的选择,是居民的实际需求而不是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陈涛 《统计与决策》2007,(14):115-116
本文依据货币需求理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为解释变量建立货币需求函数,并对其进行协整分析,完善了已有的货币需求函数的框架。并得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导向是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央行应对银行挤兑,卖出储备干预外汇市场维持固定汇率的理论模型,提出货币国际化、金融稳定和外汇储备需求规模变动的实证检验假设,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回归发现,与外汇储备的进口交易需求相比,当前金融稳定动机更能解释处于动态转变过程中的外汇储备规模需求;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越高,出于金融稳定动机的储备规模需求越小;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储备规模在1993-2001年经历了从进口交易需求到金融稳定需求的转型;国际货币发行国储备规模则主要由金融稳定因素驱动。金融危机前后,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金融稳定驱动因素更加明显。因此,适度规模外汇储备有助于金融稳定,金融稳定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经济实力增长有助于顺利实施货币国际化进程。而货币高度国际化后,将会逐步减少外汇储备的金融稳定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出现的新变化,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1990~2002年期间的长期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二阶ECM模型分析了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化进程仍在进行,但趋势已经减缓;物价水平同货币需求成反方向变动,居民部门存在着货币幻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使用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货币过剩法度量了1994~2010年期间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失衡状况,结论为:以广义货币过剩指标衡量的我国货币流动性呈现短缺与过剩交替的周期性波动状态.基于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基本稳定的实证结论,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失衡主要源于货币供给变化,最后结合199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变化分析了货币流动性从过剩到短缺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货币供应量     
通常我们讲的货币供应量是指货币在某一时期内的增量。货币供应量的多与少,是货币需求因素和货币供给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储备货币,包括:①流通中的现金。②金融机构缴纳的法定存款准备金。③金融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模型的拓展,采用Johansen的协整方法检验本币需求与本外币货币资产收益率差、本币货币资产与本币非货币资产收益率差、制度变量、汇率及规模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建立我国货币反替代模型.研究表明:货币反替代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人民币稳定及日益开放的国内市场等因素引起的.对于货币反替代的影响,当前形势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18.
肖卫国  袁威 《统计研究》2011,28(1):54-58
 货币需求分析对于货币政策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STR模型对1996-2008年期间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非线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确实存在非线性特征,进而反映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非对称性以及中国“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当价格和实际国民收入作为货币当局控制变量时,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存在4个季度的产出时滞和4个季度的价格时滞。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股票两级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股票一级市场主要是企业增发新股和IPO时引起的巨额申购资金影响货币需求.我们主要讨论IPO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一般来说新股上市的第一个月有很高的收益率,能在股票一级市场上申购到新股,到二级市场上出售就可以获取较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文章建立起局部调整的货币需求模型,采用2001~2007年的季度数据,对影响货币需求的四大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选定解释变量均对M1有显著影响,其中M1与国内生产总值、利率以及通胀率、国债发行量均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应量依然是较稳定的中介目标,但应逐步由单一货币供应量向包括利率、通货膨胀率在内的指标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