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殖民主义的手法正在实行“现代化”,以适应民族解放运动的当前的特点。西欧的一些小国,比如瑞典、挪威、丹麦等三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这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北欧国家都是社会民主党执政。因此,社会民主党对大多数国际问题的政策,就其实质而言,也就是该国的政策。社会民主党人学者关于解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念,已成为斯堪的纳维亚  相似文献   

2.
介绍与评价了英国、瑞典、德国、法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指出了其中的矛盾与危机 ,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思路 ,以期对正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我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西欧封建国家与古典时代的城邦国家、近代民族国家相比在政治上有很多不同之处.西欧封建国家,法律是国王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国王立法,且受法律制约;国王逐渐成为一个世俗统治者,而且王权力量不断增强;西欧封建国家,王室婚姻、王位继承对王权影响重大,甚至会导致内乱或对外战争;西欧封建时期,国家的地域实体性特征凸显,但其疆域有很大伸缩性.  相似文献   

4.
16—18世纪间西欧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潮,这些思潮在西欧近代国家形成中均起过重要作用。我们习惯上较多地重视某些思潮,认为这些思潮起主导性的作用,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易于造成一些片面的认识。各种被认为非主流的激进思潮的传播和实践,同样在西欧近代国家形成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来看问题,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西欧近代国家形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法不仅是西欧封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西欧法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深入研究中世纪西欧城市法,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西欧法律发展的全貌,弄清近代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的历史渊源。一、城市法的形成和发展城市法是随着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而逐渐地发展起来的。中世纪西欧各地城市在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再生产转变过程中,由于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和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致使人口年龄结构日趋老化的一种人口现象,这也是世界各国所共有的人口发展趋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7%,或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10%时,就称之为老年型人口.如果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15%以上,则称之为超老年型人口.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成为老年型人口,其中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口群体已达到严重老化程度,如西欧的法国、联邦德国、民主德国、英国以及北欧的挪威、瑞典等国,其中瑞典1988年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8%,号称世界第一“老人王国”.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的人口出生率还比较高,老龄化问题尚未出现,但也有不少国家人口老化现象已露端倪.我国1982年65岁以上人  相似文献   

7.
瑞典是地处北欧的一个小国,国土面积449964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40万。1990年瑞典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9300美元,在西方工业国家中名列前茅,小轿车、电视、电话和其他生活水平的物质标准方面,瑞典也均位于欧洲国家前列。瑞典的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和黄金储备充足。在收入分配均等化方面瑞典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福利国家,基本上达到幼有所养,老有所终,病可以免费治疗,失业有保险,使全体公民的生老病残都有社会保障;通过高额累进税制,使收入分配合理化,雇主与雇工的个人现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瑞典的经济发展,以其优异的经济实绩和独特的发展道路,受到世界各国的赞赏,被评为“瑞典模式”。  相似文献   

8.
彼得一世(1682—1725年)是沙皇俄国的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雄才大略、出类拔萃的帝王,为俄国历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他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工商业,改组陆军,建设海军,使俄国从一个野蛮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彼得一世又是俄国霸权主义的鼻祖。他制定了并开始实行征服欧洲和争夺世界霸权的计划。经过二十一年的“北方战争”,他打败了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夺得了通向西欧的北方门户,揭开了争夺  相似文献   

9.
瑞典法学的某些方面在西方国家中居于领先的地位,近年来引起了西方国家法学家对瑞典法学进行研究的广泛兴趣。瑞典新的市场管理以及消费者保护立法。是现代西方国家法学最新发展的表现之一,也是西方法学界注意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1月到6月,我在瑞典最大的综合大学——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有过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尽管时间不长,但瑞典这个国家和闻名北欧的隆德大学、国外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他们的生活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眼看"隆德"地处北欧,瑞典显得极为安静。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965万人,不到上海总人口的一半。由于国家整体福利制度完善,瑞典人的生活真的相当安逸,这使得本就地广人稀的国家显得更加波澜不惊。大部分瑞典人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里,而隆德作为瑞典南部的小城市,人口少得可怜。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城,  相似文献   

11.
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固然经济原因是主要的,但政治和社会的原因也不容忽视,甚至是很重要的。本文试图就战后美国和西欧的外交政策对西欧经济复兴的影响谈些看法。(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各国遭到沉重打击,德、意战败,英、法遭受严重创伤,这些国家的国  相似文献   

12.
北欧国家瑞典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其住宅制度被列入社会保障制度。瑞典政府住宅政策的目标是使每个国民都能获得一套足够宽敞、舒适且环境优美的住房。目前,瑞典住房的数量和质量,都已跨入了世界最高水平的行列。公房建设与物业管理瑞典公房建设和物业管理工作主要由公  相似文献   

13.
瑞典是北欧最大的国家。人口约870万。瑞典语一直是瑞典的官方用语,使用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绝大多数。瑞典语在国际上虽属小语种,但瑞典国家对其语言的保护和推广所采取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值得借鉴和学习。文字保护瑞典的教育先进,电台、电视、报刊、出版业发达,但几乎全部使用本国语言。广告、招牌、商品说明,包括专供外交车辆停泊的车位标记也都用瑞典语来标识。全国几乎没有英文报纸或杂志。官方活动除国际性场合外,均使用本国语言。瑞典的各级学校都使用瑞典语讲课,只有大学的研究生部分使用英语授课。车站、银行、医院等公共服务部…  相似文献   

14.
瑞典以"全面福利国家"闻名于世,但瑞典经济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瑞典的社会福利设施在某种程度上可被看作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对私有制的一点点突破,是"公"字号因素的一点"萌芽"。瑞典社会民主党的"职工投资基金"计划及所谓"基金社会主义"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探索。从瑞典经济及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应当相信,公有制因素会适应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的要求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内孕育萌发。瑞典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蔡蔡 《社区》2013,(14):35-35
在我们的印象中,瑞典这个国家除了福利好、气候冷,大概还有忧郁和自杀的标签伴随。今年,在斯德哥尔摩小住两次,那里的风景美得毋庸置疑,在城市里行走,就像走在一张大大的明信片里。但其实这并不是瑞典最吸引我的地方——让我对瑞典这个国家充满好感的,是那里的人。  相似文献   

16.
岩画是画在或刻在岩石上的图画。 自从十八世纪欧洲考察队在南部非洲莫桑比克等地首先发现大批岩画以来,世界各地如: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西欧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亚洲的蒙古、苏联的亚洲部分,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南美洲的巴西、智利等国都相继发现很多岩画。随着岩画的大量发现,岩画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并且形成了一门世界性新学科——岩画学。196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下成立了国际性的岩画研究中心。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大批研究专著问世。  相似文献   

17.
周礼 《老友》2014,(2):68-68
正瑞典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东南部,是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远远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然而,富裕起来的瑞典人却十分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在瑞典的大小宴会,尤其是公务接待宴上,你几乎看不到什么浪费。那么瑞典是如何做到杜绝公款浪费和个人浪费的呢?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经过短短几年的恢复便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从1950年到1975年的25年间,西欧经济的飞跃发展,举世瞩目。西欧实力的核心——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巩固了西欧经济的实力地位,和美国、日本三足鼎立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中。帝国主义经济三中心的出现,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帝国主义之间更加深刻的矛盾,已进一步发展为全球性质。西欧经济跃居帝国主义三中心之一的原因何在?它的发展前景如何?这都是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全面控制西欧,同苏联进行对抗,建立世界霸权地位,以北大西洋区域国家加强“合作”为名,在西欧积极推行了北大西洋战略。这一战略赖以存在的前提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对于美国来讲,北约组织不仅是它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工具,而且也是它控制、拉拢西欧,维护在西欧“领导地位”的主要纽带。因此,战后美国北大西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是紧紧围绕着使西欧和美国结为一体,在服从美国利益的前提下同苏联进行争夺而全面展开。战后以来,尽管美国的战略态势、战略处境和战略地位不同时期有所差异,但是美国控制西欧,同苏联争霸的对外战略始终是没有改变的,只不过在手段、方法上有所转换而已。  相似文献   

20.
西欧中世纪政治文化演进机制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欧中世纪教、俗两界追求秩序重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相互冲突,以此为契机而突破信仰桎梏的理性和民族国家意识的萌芽构成了西欧中世纪政治文化向近代演进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