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科学经济发展迅速,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基础部分,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篮球本身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都非常强,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篮球运动也是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篮球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化教学。本文首先阐述了游戏教学的相关概念,分析其作用,并提出如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有效运用游戏化教学,希望能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竞争性体育游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锻炼学生体育综合素养为目标的体育教学形式,新课标背景下,将竞争性体育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将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排球垫球教学》为案例,设计了一种名为"换球接力"的竞争性体育游戏,通过实践教学证实:相较于传统的排球教学模式,引入竞争性体育游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显著帮助。  相似文献   

3.
刘秀钏 《现代交际》2014,(6):144-144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法的作用,并探讨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状况,以此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突出学生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从而保障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4.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应用实施,针对当下小学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田径训练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素养教育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在小学田径训练中做好体育游戏的融合可以说是未来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融入体育游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体验,促使体育教育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自身学习主体性也能够得到有效彰显,这对于学生体育综合素养提升也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要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就需要不断健全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和竞技比赛的积极作用,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参与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尊重学生个体需求,符合新课标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孙天明 《现代妇女》2014,(8):223-223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温馨和谐的语言环境,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游戏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活动,运用得当的英语小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的短短几分钟,却能为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根据课堂需要,游戏教学可以用于课堂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一生的奠基时期,体育带给小学生的除了锻炼身体以外还能磨练他们的意志,养成良好习惯等优点。但是当前的体育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体育课要么内容繁杂反复,让学生产生抗拒心理;要么宽松过度,让学生无法达到锻炼的目的。本篇文章主要就是从体育教学的“教”与“玩”之间的联系出发分析体育对小学生的必要性;剖析小学体育教学的难题;最后探讨如何有效将“教”与“玩”两者结合给小学体育教学带来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郭伟 《职业》2014,(32):164-165
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是最有效、最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也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体育游戏在技工院校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运用体育游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各项技术,对学生体育篮球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吉 《现代交际》2014,(3):166-167
小学英语教学的对象一般是6-12岁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好玩、好动、喜欢被表扬。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小学生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游戏既满足了儿童的天性,又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若能在教学中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学生体系为主要目的的特殊性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智 《职业》2017,(16):125-126
在现阶段大多数学生高分低能、只会学、不会"玩"的教育状况下,国家出台教改政策,把体育成绩所占比重一再提高,以此强调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探讨中职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实践运用,希望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死板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课程建设中,体育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建立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责任在教师,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检验学习效果要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验证,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经验是形成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游戏化教学是基于生本教育理念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学科教学中有着极强的应用价值。以数学学科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数学游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边玩边学,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同时,锻炼其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将具体介绍数学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体育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而体育游戏就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有助于使体育教学活动变得轻松、愉悦,让学生更好的参与教学。所以文章就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展开探讨,以期能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事物认识、体育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体育游戏教学的特点与作用,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浅要分析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期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强调以学生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日益得到推广,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象、陶冶学生情感的小学音乐学科中,音乐游戏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和艺术细胞的培育。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音乐游戏的意义进行分析,并针对于此就音乐游戏实施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体育游戏是一种体育项目,其目的在于通过游戏的方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目前体育游戏正作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辅助于高职体育教学,同时体育游戏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并且在高职体育课堂占有重要的比重。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只要科学合理的设计体育游戏,游戏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运动量的同时便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育路径的探讨更有助于推进高职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体育学科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高中体育以“健康第一”为理念,致力于通过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教学的内容安排上,也有一些并不适合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这就导致许多高中生对于体育学科缺乏学习热情,体育锻炼的效果也很难得到有效保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探究了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策略,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实践,有效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对小学美术课堂的改革要求是:“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的教学标准。小学美术课程的安排不仅仅是绘画,更多的应该是活动课,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绘画水平,而且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来源对绘画的兴趣,而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小学生心智发展的规律,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生活并且能够正确的绘画出生活中的场景,让小学生在欢快的过程中学习到美术知识。因此,游戏教学在小学生美术课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一节精彩的课,导入的设计非常重要.成功的导入,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笔者将结合《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部分语篇教学案例,谈一谈以下几种语篇导入方式. 一、游戏导入,活跃课堂气氛 围绕教学目标,将游戏融入导入教学,真正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运用语言互动交际,训练学生听、说、读、写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快乐进入英语课堂,这远比让他们从识记单词效果要好.如《闽教小学英语》三年级第一册Unit7 olors中,教“red,yellow,green,orange,black,white,pink,blue”这几个表示颜色的单词,我运用了“转盘飞起来”的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