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网络时代信息用户更加关注信息的时效性和丰富多样性.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网络时代信息使用者多样化、个性化、实时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根据信息需求重构会计信息系统.本文重点探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理论依据、会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和业务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的价值法会计下,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条件及其信息的构成内容都存在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采用事项法会计信息系统。本文根据事项法会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事项法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内容,对系统各环节运行的条件和标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该系统与现行会计系统的对接问题。  相似文献   

3.
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公共财政改革的深入进行,对现行的行政事业会计管理带来较大挑战.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逐步向政府会计方向发展,作为行政事业会计管理支撑的行政事业会计信息系统也需要向政府会计信息系统方面发展.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财务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建立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的原则、策略.  相似文献   

4.
会计财务报告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企业的各种交易事项进行统计汇总,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财务报告的完整性、可靠性都对企业的决策有重要影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行的会计财务报告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其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本文主要分析了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存在局限性的原因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深入剖析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的基础上,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维度、会计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维度和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维度出发,建立了三维一体的分析模型,提出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全方位、多视角地对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研究分析与具体设计,对于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改进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ERP环境下基于实时性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为了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和灵活应变,要求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提供与管理和营销活动密切相关的实时财务信息以及强大的控制管理功能,而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的管理需求了,迫切需要对包括会计业务流程在内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重建。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现行电算化会计业务流程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企业运用ERP系统对电算化会计业务流程的要求,最后根据要求分析了基于ERP系统的电算化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策略,对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弊端及其发展困境,使得会计信息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出现危机。因此,应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进行重构。本文首先从会计发展动力分析出发,揭示现阶段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然后指出基于事项法重构会计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探析了事项法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数据的采集方式、处理方式和输出方式。  相似文献   

8.
信息在当代社会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企业决策离不开信息。而企业决策所需信息大部分来自会计系统。本文将从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来谈会计信息系统各阶段的特点,其中重点分析了ERP管理思想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冲击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企业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产物,也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因此,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公正的信息,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基本要求,只有如此方能满足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共同需要,但笔者在日常从事会计、审计工作当中发现现行企业财务报告中尚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补充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与价值法会计相比,事项法会计的优点在于信息容量大,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个性化”的需求,能够增强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客观性,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有助于实时财务报告系统的实现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缺陷在于:信息处理成本大,事项标准难以制定,计量困难。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使用者素质的提高,事项法会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事项法会计必将取代价值法会计,引领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经济尤其是证券市场上,会计误差是随处可见的。高科技公司和高成长性公司的股票价值远远高于股东账面价值(即公司净资产),而亏损公司的股票价值远远低于股东账面价值,这充分反映了现行会计报告披露的会计数据存在巨大的会计误差。会计误差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会计报告的信息质量,降低了会计报告的有用性,而且给信息使用者的投资产生了误导。因此,研究会计误差对于改进企业会计报告,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的深入应用,在经济管理领域产生了各种类型的信息系统,来有效地辅助管理经济领域的各项活动。在我国,信息系统在经济领域的应用首先起源于会计领域,即首先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会计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具体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递,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的辅助信息的人机系统。既然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系统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那么它的发展也就应该符合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律。而在对于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的论述中,比较著名…  相似文献   

13.
卢晓桦 《经营管理者》2013,(13):234-234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组织处理会计事务,并为组织领导及有关管理人员提供会计信息,从而有效地运用有限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它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和分析,并未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会计核算信息和财务管理信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会计业务的结合产生了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数据库、网络、通讯等工具,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他设备等资源,对业务活动中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储存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会计管理、分析、决策所需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会计的结合产生了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会计信息系统是人和设备等资源的集合,目的在于将财务数据和其他数据转化成信息,这些信息将发送给各类决策者。 信息系统的概念暗示着在一个经济组织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来为用户提供信息,它包括用于将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的硬件和软件的总称。由于计算机环境下,硬件和软件都不可避免要面临一些风险,所以也就对会计信息系统带来了一些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与国际经济形势造成了巨大创伤,全球范围内持续不断的企业破产案例已经为告诉我们。本文从近年来大量的破产入手,提出在当前金融危机假设所面临的挑战,深入探讨了在金融危机不确定状态下的会计目标、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并提出使用多重属性进行会计计量,从而使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国际管理会计发展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会计逐步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如果说财务会计是以财务报表为中心的"会计观",那么,管理会计就是以经营管理为中心的"会计观";如果说财务会计是社会化的会计,那么,管理会计就是企业化或个体化的会计。它只是为特定的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正所谓"相关信息适时地提供给相关的人"。  相似文献   

18.
张宁 《管理科学文摘》2009,(35):276-277
随着信息会计的逐步实施,企业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的内部、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手段很难适应信息环境,建立适应于信息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加大了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的难度,使得人们对于由电算化会计系统产生的一系列的信息的质量感到担忧,甚至是提出质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运用会计方法和跨学科领域的方法,对其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以提供给企业的经营者及其利害关系者利用,其目标是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部门和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  相似文献   

20.
会计核算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等活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会计核算信息系统按照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不同,主要分为传统手工式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和现代的电算化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这两种系统既相互区别,又存在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联系1.基本目标一致。手工和电算化操作都是为了加强管理,提高企事业经济效益,为有关部门提供符合质量和要求的会计信息。2.都要遵纪守法。各项会计法规和财经制度是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根本保证,无论手工还是电算化操作都要遵照执行。另外,电算化核算还要遵守有关会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