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其貌不扬的手机推销员用歌剧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征服了千万观众,成为电视选秀节目《英国达人》的冠军泰里·沃根(Terry Wogan)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广播、电视主持人之一,他每天早上在BBC Radio2的广播中叫醒全英国人。6月18日早上7:30,全英国的听众都听到泰里·沃  相似文献   

2.
《中国好舞蹈》一经推出就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舞蹈的热潮,成为当下相当火爆的电视选秀节目.以《中国好舞蹈》节目为例对我国电视选秀节目进行了分析,指出对我国电视选秀节目进行正确引导是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中国好舞蹈》是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一个缩影,虽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分析其火爆背后暗藏的问题不仅能够促进该节目的健康发展,更能促进我国的电视选秀节目事业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3.
快男超女、达人超模。选秀节目满天飞俊男靓女各路奇葩草根选手,在这演艺界的独木桥上,杀得眼红性起,引出狗血话题无数。  相似文献   

4.
“伪娘”是选秀节目的悲哀 【声音】 “眼下少数选秀类节目将畸形审美作为一大卖点,甚至出现了扮成大老爷们的女选手、宛如美少女的男选手,这是选秀节目的悲哀。”——今年的“快男”海选出现了一批“伪娘”选手,引起广泛关注。《中国达人秀》总导演金磊对此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5.
正说到娱乐,本该是个轻松、闲适的话题,可在目前这样一个娱乐成为产业、成为圈子的社会环境下,跟娱乐相关的话题,似乎大多有点杂、有点乱、有点超越底线。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近年来原本呈现在舞台上、星光下的娱乐元素与市民社会真实世界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继当年湖南卫视引入《美国偶像》模式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在中国创造收视神话并成功造星之后,电视荧屏上各种真人选秀节目就从未停歇过,超级男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星光大道、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等等太多同质化的选秀节目,纷  相似文献   

6.
李孟苏 《社区》2009,(23):16-17
当苏珊在“英国达人”选秀舞台上一炮而红,当每个观众都评论她的发型、身材。她的歌声、她的粗话。当媒体不断向观众供应着评判她的材料依据……苏珊突然意识到,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从媒体记者到躲在某台电脑后的变态狂,都能操纵她的生活,名望的背后是羞辱。  相似文献   

7.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播出使国内音乐类选秀节目走向一个新纪元。《中国好声音》模式的创新之处,包括节目播出方式的创新,节目评委的创新和节目价值的创新。以《中国好声音》取得成功的案例思考我国音乐选秀类节目未来发展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我国音乐类选秀节目可以走的更远更好。  相似文献   

8.
何蓓 《国际公关》2009,(5):17-18
2009年夏天.因为有了选秀节目再度变得热闹起来。经过去年一年的蛰伏,今年各大卫视的选秀节目刚一启动就有数以万计、怀揣音乐梦、明星梦的年轻人加入了选秀大军。一时间“快女们”.“绝唱们”.“天使们”纷纷活跃荧屏。在广电总局“十二道金牌”的压制下,各大卫视为了吸引观众眼球、提高节目收视率.使出浑身解数,频出“高招”。在各大卫视相互PK中,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简称“快女”)最终凭借“争议最多”这一“殊荣”,荣登选秀节目收视冠军。  相似文献   

9.
声势浩大的选秀节目一度掀起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选秀节目的成功,源于其平民化娱乐的创新导向契合了当下大众娱乐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然而,选秀节目在经历了人们对它的热捧、追逐到质疑、非议之后,其发展终因主管部门的"规范"走入窘境。选秀节目的成功,称得上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创新的可贵突破,但是它的滥办乱播,却破坏了媒体谋求节目创新与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间的和谐与平衡,扰乱了正常的电视生态格局,损害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选秀节目由热播到"限办"的命运告诉人们,电视娱乐节目不断追求创新是必要的,但这种创新应该建立在不背离媒体社会责任的导向前提下,必须注意寻求节目创新与媒体社会责任的协调,讲求健康,注重品格。  相似文献   

10.
正关注流行音乐或者选秀节目的人,肯定知道最近又冒出了一个选秀王"霍尊"——东方卫视《声动亚洲》亚洲三强,中央电视台《中国好歌曲》第一季冠军,天津卫视《国色天香》年度总冠军。如果仅仅是这些成绩,对于音乐圈、娱乐圈乃至公众来说,只是一件小事。说到底,各大卫视选秀节目数不胜数,观众已经审美疲劳了。但作为一名选秀"专业运动员","霍尊"的成名过程似乎特殊了许多——第一,他是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的大三  相似文献   

11.
东方卫视制作播出的《中国达人秀》以其独特的形式堪称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优雅狂欢;它提供了多元文化的景观展示,包括身体奇观、动作奇观、场景奇观;它是一场关于梦想的景观制造。台上电视奇观展示凡人梦想,台下凡人共筑名人文化奇观;此次达人秀节成功说明了中国的选秀节目开始了对自身灵魂所在和价值归属的接近和回归,对真、善、美价值的坚持给中国"真人秀"节目带来了新希望。  相似文献   

12.
流行音乐在近些年受到,得益于电视传媒的广泛影响和导向,尤其是近两年的一档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的制作颇为成功,引发收视狂潮,它区别于其他选秀节目的最大价值是其对于流行音乐的解读与判断融入到了节目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舞台上,观众从对以往选秀节目中"看热闹式"的单纯听歌方式升级为对流行音乐的欣赏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一夏 《成才与就业》2014,(13):122-122
关注流行音乐或者选秀节目的人,肯定知道最近又冒出了一个选秀王“霍尊”——东方卫视《声动亚洲》亚洲三强,中央电视台《中国好歌曲》第一季冠军,天津卫视《国色天香》年度总冠军。  相似文献   

14.
现在打开电视,即便不是“沙发土豆”的非电视迷也能明显地发觉,除了电视剧,最火的节目就是各种各样的“选秀”了,相对前些年盛行的“综艺”节目来说,“选秀”类节目最颠覆性的改变在于:再看不到明星们高高在上地作秀,平民观众的参与互动成了节目的主体。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到央视的“梦  相似文献   

15.
刘亮 《山西老年》2012,(1):18-18
如今,“中国达人秀”之类的节目在电视荧屏上火得一塌糊涂。现在的“达人”通常是指经过多年锤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的人物,恋爱达人、音乐达人、英语达人等词条也应运而生。其实,古时候的“达人”并非此意。  相似文献   

16.
在线     
恶俗的选秀节目该叫停最近,广电总局叫停重庆电视台的选秀类节目《第一次心动》,并对柯以敏和杨二车娜姆做出"将通知全国所有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不得再起用"的行政封杀令。广电总局这次狠心咬牙履行职责的行为,是很有必要的。封杀这种恶俗文化,强化文化主体和从业者的自我净化功能,扭转不良文化空气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央视《赢在中国》节目以现在最受追捧的选秀活动的形式来运作一个励志创业类活动,参与选手和观众不仅强烈感受到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也更直观地展现了人们通常的问题和成功所需要的素质。赢得首期“赢在中国创业之星”之一者许怀哲向记者袒露了他的参赛初衷以及在整个参赛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8.
基督城是新西兰南岛最大的城市,人口30万,大多数是当年英国移民的后裔,少部分为华侨华人。华侨华人在这个号称“不在英国领土上的英国城市”生活、工作,接触的多是英国式文化。但这些华夏赤子却没有遗弃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除了运用中文报刊表现外,他们还创办了不少华语广播节目,通过电波,在基督城形成了一个“空中华人社会”。 基督城华语广播最著名的要算“华人之声”节目。这个节目创办时间较长,编播能力也比较强,虽然仅在每周日的晚上播音数个小时,但由于其内容丰富,雅俗兼顾,形式也较活泼,因而受到听众的欢迎和好评。“华人之声”主要用广东话和国语(普通话)播音,节目分设多项小栏目,如新闻时事、文化经纬、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等。每逢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成为我国电视传播的一个显著现象。各类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本文主要透过这些选秀节目看看背后功不可没的生产性受众。通过对生产性受众产生的背景及条件、解构节目时获得的三种快感以及这些快感对节目的建构等方面的分析来揭示现阶段我国生产性受众的特点,并探讨在选秀节目泛滥、媚俗倾向严重的情况下,媒体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各种"好声音"热爆荧屏,就连以往对卫视选秀歌手"闭门不见"的央视春晚,日前也正式向全国9家综艺选秀节目广发英雄帖——全国9大选秀节目前三强PK选三甲上央视春晚。这个举动是否能最终成行还有待观望,但它却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