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闭环供应链分级定价回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闭环供应链回收旧品分级定价的最优化问题,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思想,通过数学建模,求解制造商与零售商各自的最优定价,比较分散决策和联合定价策略,得出联合定价策略下该闭环供应链的系统收益大于分散决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Loss-averse零售商参与的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风险中性供应商与Loss-averse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文章研究回购契约下Loss-averse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分析结果表明零售商由于害怕损失会做出偏离系统最优的决策.引入奖励-惩罚契约,通过供应商的激励可以实现供应链在回购契约下的协调.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奖励-惩罚契约在供应链协调中的有效性,并说明零售商风险规避度越大,供应商为实现供应链协调付出的成本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时间价格敏感型产品的市场竞争,研究企业内部依次以市场、生产部门做定价和交货期决策等分散决策模式为基础,构建了分别由市场和生产部门为先动方的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方法对分散决策模型进行子博弈纳什均衡最优分析;通过与集中决策模式的比较,显示分散决策模式产生的市场需求大、交货期长及价格低;运用数值分析探讨了产能及直接成本等企业特征和市场因素对最优决策的影响.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为企业定价交货期决策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顾客在购买商品时通常将其现价与历史价格作比较,这种行为会对需求产生影响,形成参考效应。文章考虑了顾客参考价格对企业定价决策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参考效应的二阶段动态定价模型;通过逆推法求解得到企业最优价格路径,在数值算例中对价格弹性、参考效应因子、记忆参数和折扣因子等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最后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在考虑参考效应的情况下文章给出的最优定价策略要优于短视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综合考虑零售价格为内生变量,剩余产品残值与生产成本相关的基础上,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利用博弈论分别对集中决策下和分散决策下的定价模型进行分析,得出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最优批发价格以及其它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并通过设计收入费用共享契约机制,实现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完美协调,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需求不确定的环境下,考虑信用额度决策,研究供应链中的制造商向分销商提供商业信用融资的最优策略.分析了商业信用融资模式下,制造商的的生产、定价以及信用额度决策、分销商的订货决策等,并对比分析了有无信用额度限制方案的最优决策.实证研究表明:商业信用模式下,破产保护政策提高了分销商订货的积极性;制造商决策商业信用额度情况下,分销商破产概率显著降低,供应链信用风险减小,并且产品批发价格越低,信用风险控制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易逝品由于其价值可能会在短时间消逝,不切适宜的订货和定价策略会对出售易逝品的零售商的利润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考虑在供应商供货有次品情况下,以获得最大期望利润为目标,建立了需求是随机且受价格变量影响时的最优订货和定价策略模型,对模型的最优条件和性质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产品次品率及批发价格、需求的波动程度对最优策略的影响,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性质和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以往商业信用销售模式下供应链管理问题的研究中,引入了商业信用风险的影响,探讨商业信用风险影响下供应链的决策及协调问题.首先,构建了商业信用风险影响下,分散供应链中供应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分析该决策情景下成员的最优决策问题;其次,探讨了商业信用风险影响下,集中决策供应链中成员的最优决策;再次,探讨了现金折扣机制对供应链中成员利润分配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随机需求下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问题.在综合考虑缺货损失和剩余产品残值与生产成本相关的情况下,建立了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模型,并借助报童模型对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决策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零售商的最优决策行为和契约参数的取值范围.最后进行算例分析,并验证了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允许紧急订购情形下考虑损失规避行为的库存与定价联合决策.在该问题中,零售商基于一个初步的需求预测以正常的采购价确定初始的订购量,同时确定产品的零售价,随机需求实现后如果缺货还能以较高的采购价紧急补货.假定随机需求函数是加式的,得到损失中性零售商与损失规避零售商分别面对损失规避消费者时的库存与定价决策,并分析消费者的损失规避系数对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最优订购量、市场需求量和零售商的期望效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技术运用的最优时机决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实物期权定价模型未能考虑厂商采用新技术所生产的新产品的S形扩散特征,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有较大差距。文章假设新产品价格服从均值回归过程,并基于Bass模型推导出的新产品扩散方程,运用二叉树方法,构建了离散时间状态下结合新产品扩散特征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得到了新技术采用的最优时机,为采用新技术最优时机的决策提供了一个更具操作性和准确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当顾客面临价值判断的不确定性时,单一销售商在资金约束的条件下允许顾客退货的经营决策问题.当销售商存在资金约束时,其可从融资机构获得融资服务以实现自身的最优采购.具体研究了自由融资和基于自身资产的限制融资两种融资方式下销售商选择退部分款退货和退全部款退货的最优定价和最优库存问题,并比较了两种融资方式下销售商的最优决策与效益,并由此对融资机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考虑市场需求是库存水平幂函数的形式,在确定的延期支付期限下给出了零售商的最优订购策略;研究了延期支付期限未知且与零售商的订购量相关的情形,通过对独立决策与联合运作的分析验证了协调的必要性,基于供应商视角设计了延期支付策略;并分析了两种模型的最优解特性;最后给出算例来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建立了需求信息共享情况下多个供应商供货时供应商最优生产能力设置的决策模型,得出了各供应商的最优生产能力设置规则,指出了供应商的最优生产能力随其成本和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减少,随市场需求均值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之间的贷款竞价博弈模型,研究了不同成本类型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策略选择以及对非上市银行平均贷款定价选择与期望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上市银行来说,成本优势越明显,越应当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这样可以在博弈中形成分离均衡,同理,成本劣势越明显,则越应当降低信息披露质量,这样可以充分掩饰自己的成本劣势,形成混同均衡。而对于非上市银行来说,当观测到上市银行披露高质量信息时,其最优贷款定价策略为降价;当观测到上市银行披露低质量信息时,所采取的最优决策是提高贷款定价。  相似文献   

16.
潘苑  宗刚 《统计与决策》2006,(10):30-32
从博弈理论看来,技术商品的定价不仅依赖于交易双方的决策,一方的最优选择还是他人选择的函数。决策者注意了技术商品交易双方之间的普遍联系,考虑了双方定价的相互影响,并把对方的定价决策变成内生变量进行分析,扩宽了传统的分析思路。本文通过对技术商品交易双方定价策略的分  相似文献   

17.
当前有关再制造系统的研究主要都关注在再制品定价和市场实现方面,但大多没有充分考虑产品担保因素的影响,文章从产品担保的视角出发,利用动态博弈理论构建了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模型,分析了分散式和集中式决策模式下,再制造产品担保对生产商、零售商和整个闭环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杂市场环境下存在三类消费者(讨价还价型消费者、短视型消费者和策略型消费者)的情况,研究了垄断销售商销售季节性产品的动态定价问题,分析消费者与销售商间的博弈过程,确定了消费者的最优购买决策与销售商的最优价格策略.研究表明消费者的策略行为影响了销售商的定价决策,销售商通过限制库存可以减少消费者的等待行为.  相似文献   

19.
供应商具有损失厌恶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益共享契约是实现供应链系统绩效改善或完美协调的一种机制.文章在考虑供应商具有损失厌恶决策偏好情况下,建立了随机需求下由单供应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供应商的损失厌恶决策偏好对最优订购量、收益分享比例及供应链协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应商具有缺货厌恶决策偏好时,存在一个订购量使得其期望敢用最大;在区间[(1-ψ)c,c]和区间[(c-w)/c,(c-w)/v]上,分别存在唯一的批发价格和收益分享比例使得供应链协助;批发价格和收益分享比例均是损失厌恶系数的增函数.  相似文献   

20.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吸引消费者,并针对易逝品确定零售价显得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很多易逝品的需求和零售商所陈列的产品数量有关.考虑单一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销售替代性易逝品的供应链系统,且需求与库存和价格相关.由于两个零售商的竞争,需求不仅与本身的价格有关,与竞争对手的价格有关.零售商根据需求函数确定最优定价和补货周期来最大化自身收益.文章建立了相应的定价模型并进行推导,用教学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