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4年以来,笔者所在街道的矫正社工一直配合有关部门处理服务对象的上访事件,其中既有落户、就业问题,也有房屋纠纷问题。在碰到此类上访问题时,社工该如何处理才能体现社会工作的理念呢?  相似文献   

2.
经过机构管理人员、督导人员与前线社工一年多时间的合作与努力,春雨社工服务社三大服务领域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一批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对象、禁毒帮教对象、上访者提供了生活帮助和心理疏导;在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服务社在实际服务开展过程中,充分运用所能利用的社会资源,以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为服务对象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8年初,深圳引入司法社工,为社区矫正对象及安置帮教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协助他们缓解家庭矛盾、改善人际关系、矫正不当认知及行为模式、学习求职技能及技巧、提升自身能力.但由于各方的衔接与机制问题,社工对在监在所的服刑和劳教人员的帮教机会甚少,这也导致了社区矫正衔接工作在现实中存在一定困难.只有联手监狱、劳教所开展联合帮教,与监所共建帮教平台,做到提前介入,才能更好地完善社区矫正无缝衔接机制.本文试图从在监在所人员的个体需求、心理发展阶段及如何提高改造质量出发,根据社工的三大工作手法,分析社工对社区矫正服务提前介入的可行方法及具体服务.  相似文献   

4.
到2011年10月,广东省东莞市司法社工就满两周岁了。 从2009年10月寮步镇司法所向正阳社工服务中心购买了首个司法社工岗位后,司法社工在东莞的历史正式开启。目前全市一共有35名司法社工,两年来他们帮助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很多社区服刑人员在司法社工的疏导帮助下,找到了人生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社区矫正社工,在时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个别访谈是常用的方式,而访谈的次数和内容倒是因人而异,比如,对于矫正初期对象,因他们与社工彼此都还不熟悉以及他们刚开始接受矫正而心理和行为上易出现波动的现实,社工每月要与他们进行个别访谈2~4次;一级矫正对象每月个别访谈2次,而对于三级矫正对象,则每季度个别访谈1次就够了. 个别访谈的内容虽然根据个体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大多是围绕如何增强在刑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协助矫正对象解决一些基本生活问题或者对个别对象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心理支持展开,总之谈话内容除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协助其解决好基本生活问题后,无非就是苦口婆心地劝其吸取前次的教训,不要再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不然就要接受撤销缓刑或者假释、收监执行、数罪并罚的处罚.久而久之,翻来覆去总是这一套,有时候连社工都觉得有点倦怠,但是预警工作不做又不行,所以社工一直期盼能看到一个新的变化.在对阿陆的帮教工作中,社工终于体会到了言传不如"身教"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社工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服务主要包括监管、教育(及辅导)和帮扶三方面,其中较注重的还是教育和帮扶工作。在“管”与“教”之间,社工应更着重于“教”这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社工C问:社工在介入社区矫正工作时常常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彰显自己的专业性和独立性?答: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领域并非天然就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工作起源于对妇女、儿童、长者等的个案探访服务,最初并未涉及司法矫正领域。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导刊》2014,(31):54-55
社工B问:社区矫正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出现严重的退化行为(如不愿上学,也不愿意工作,自我封闭宅在家里等),社工如何进行有效介入?答:首先从社工对案主行为的描述(不愿上学和工作,长期宅在家中)来看,这是一种行为退缩,而非行为退化。如果案主此种退缩性行为严重到一定程度,可能发展成一种重性精神障碍——行为退缩症。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执行理念重大变革体现之一,也是我国刑罚执行工作的新亮点。社工专业人才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行为、心理、思想等方面的矫正,充分彰显了对犯罪人员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文明进步。这种方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司法局也在实践和探索专业社工介入社区矫正的模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还处于多发阶段.作为关爱未成年人的措施,近些年青少年犯罪处罚的非刑罚化渐成趋势,因此社区矫正服务对象中未成年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广州市荔湾区司法局借鉴香港经验,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服务,在荔湾区22个驻街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适应指导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以探索和建立符合广州实际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司法社工制度,广泛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有效的预防重新犯罪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4,(31):54-54
社工A问:在社区矫正服务过程中了解到服务对象有犯罪行为未被控诉或出现新的违法犯罪行为时,社工应如何恪守保密原则?答:这一情况涉及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两难问题。所谓伦理的两难是指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对优先考量何种价值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12.
笔者作为一名一线社工师,曾参与了大连市“一路阳光”社会调解和矫正服务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在服务过程中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深有感触和体会,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的中国谈社工的发展模式,不能不提上海和深圳。 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2003年11月,上海市禁毒办、上海市社区矫正办、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分别与自强社会服务总社、新航社区服务总站、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等三家社团签订了《政府服务采购合同》,以每个社工4万元的标准,购买社工的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被实践证明是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良方之·,社会工作者常被称为“社会医师”。 社工广泛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减灾救灾、慈善事业、残障康复、优抚安置、社区建设、婚姻家庭,以及医疗、公共卫生、学校教育、就业服务、司法矫正、青少年事务等行业和部门,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和高度分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新入职的一线司法社工,初期开展涉罪未成年人个案问题干预时,总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无力感.如何应对自如,掌握涉罪未成年人个案问题干预的基本原则、重点方向与实施技巧十分必要. 协助矫正对象恢复理性情绪.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社工要与矫正对象详细讨论干预计划的目标和工作任务,这一过程需要建立在矫正对象与社工信任、合作与分享的专业基础上.信任关系建立需要社工在与矫正对象初次面谈阶段便着手展开.合作关系是社工得到矫正对象信任的前提下,双方针对个体问题的解决途径达成的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以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新航社区服务总社、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中致社区服务社、乐群社会服务社等从事社会服务的社工机构得到了较快发展。这些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社区青少年、社区矫正人员、社区吸毒人员、老人、少数民族以及外来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身上,其职能除了提供社会服务之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7.
在社区服刑人员中有不少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时常会影响矫正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如果处理得好,会使他们超越自卑寻求优越,而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导致他们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并引发自暴自弃行为,甚至有可能再次走向犯罪的深渊。那么,哪些矫正对象比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社工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居民对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更高层次需求与社区服务专业化程度不强、居民自治程度不高的矛盾日益凸显。区委区政府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尝试通过在社区设置专职社工岗位、引入社工机构、搭建社会工作平台等措施,多渠道推动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发展,解决社区社会问题、化解居民矛盾、增强社区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个案来源根据《深圳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属地管理”的原则,服务对象H作为缓刑人员,于2008年4月23日由派出所正式移交到Q街道接受社区矫正。在做好相应的法律文件衔接准备工作后,社会工作者通过查阅H的档案、询问司法所矫正工作人员,对H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在入矫仪式上,社会工作者与H及其家属进行了初次面谈,并向他们认真介绍和解释了自己作为司法社工的身份、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27日,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社工专业的师生来到山东省济南市旬柳一居社区进行交流。旬柳一居现有社工6名,其中社区社工4名,来自山泉社工服务社;项目社工2名,来自济南基爱社工服务中心,该服务社在2007年已入驻社区。此外,济南多所高校社工专业的大学生也在此进行志愿服务。专业社工进驻后,在这一社区做了哪些工作?在交流会上,社工们全面展示了其活力和给社区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