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刘波 《学术交流》2003,1(7):110-113
对文化交流冲突的不同观念产生两种不同的文化学理论 :文化相对论与文化进化论 ,它们之间的根本分歧是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人类共同体价值的一致性与各种不同文化价值的相对独立性 ,构成了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化的总特征。这种世界文化的生成表现为世界上各国家、各民族文化在统一的人类价值的引导下的多元互动的过程。也正是在世界文化这一视点上 ,文化相对论和文化进化论这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得以统一。  相似文献   

2.
廖开泉 《社科纵横》2010,25(4):34-35
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价值体系受到多元价值取向的冲击,城乡价值取向的差异越来越大。为此,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进行协调,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侯德仁  高忠芳 《社科纵横》2011,(12):114-116,119
当前历史知识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当前的历史知识社会化,主要通过各类媒体、文学艺术形式、普及性历史读物、大众历史讲座等四种主要的途径来传播历史知识。在当前历史知识社会化过程中,还存在着四种主要的价值取向,包括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表达正确的历史观为己任的价值取向;以史为鉴,汲取历史智慧,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为价值取向;以娱乐大众、戏说历史、文化媚俗为价值取向;以普及历史知识、传播优秀的历史文化为己任的价值取向等。在不断的历史知识社会化过程中,必须警惕和反对篡改历史、演义历史、戏说历史和传播错误的历史观的严重问题,因此史学工作者应该不但要担负起捍卫历史的纯洁性和学术性的责任,还要积极投身于历史知识社会化的实践中,承担起向广大群众传播正确的历史观和真实的历史知识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大潮将世界各国席卷入相互共生的全球化空间,教育场域也充斥着多元文化主义的渗透与拷问.然而,多元文化主义的倡导及其行为模式更多地止步于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并未解决文化间平等对话的现实困难.就学前教育而言,对实践过程中文化迷惘现象的反思、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在地化理解和适宜性文化的本土生成,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推进中国学前教育合理发展的应有取向.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条件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往往面临着艰难的价值取向抉择 ,但政治发展无论取道何种发展途径 ,以及遭遇何种挫折 ,只有演变成秩序、效率、民主多元协变结构 ,才能建构起政治发展价值取向选择的理想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工作回应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敏感的发展历程,西方社会工作对东方宗教、精神性议题、信仰社区、社会结构、民族敏感性社会工作等议题的关注,以及在社会工作实务应用的得失。反观西方社会工作对文化多元性的回应,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特别是多民族中进行社会工作实务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多元一体的理念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应该成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7.
黄成忠 《探求》2010,(1):27-30
当今中国,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价值观念多维多元,中西文化、古今文化飞扬激荡,各种思想文化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塑造个体的行为模式。本文分析当今中国在文化选择方面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并且体现出"四重四轻"的现象以及多元的文化选择对人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从坚持一元主导的地位、提高文化认同、弘扬主旋律和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四个方面探讨多元的文化选择视角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海洋文化内在逻辑和发展取向的探析,表达了将中国海洋文化的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进行统一的理论诉求。对中国海洋文化内在逻辑的认识通过历史自觉、主体自觉和价值取向自觉三个维度表现出来。其历史价值分析表明,中国海洋文化具有一以贯之的历史延续性,彰显着深沉博大的丰富内涵,洋溢着天下一体的无外精神。这些历史先在条件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共同决定了当代中国海洋文化建构的发展取向是:面向现实,延续与时俱进的海洋文化生命;面向世界,开创包容互鉴的海洋文化格局;面向未来,肩负综合创新的海洋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9.
中国油画经过百年发展历程,仍然处于上升和再提炼的阶段,仍然需要坚持"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价值取向.中国油画大众化不应该被看做是泛政治的口号,而应该是它的发展方向.坚持中国油画大众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才能使其在大众的基础上成熟为民族的.成长为世界的;才能促进中国油画流派和风格的多元共存与发展,实现"三贴近",彰显对大众的亲和力;才能使艺术市场摆脱空洞、轻浮、松散的状况,实现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把大众化做为今后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中国油画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的标示.  相似文献   

10.
审美观念变革是新时期以来最为突出的文化现象。其主要特征有,审美价值的更新,由伦理本位到多元取向;审美意识的转换;由艺术独尊到多元渗透;审美趣味的革命;由精神观照到生存实践。审美观念的这种变化,有利于大众文化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代心理学文化转向形成的主要动因是 :主流心理学的困境、非主流心理学的启发和润泽、后现代思潮的冲击、相关学科的助势。文化转向对心理学的方法论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促进了对心理学文化性质的深入理解 ,促进了心理学研究中多元取向的综合与多元方法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刘军 《社科纵横》2011,26(5):130-132
网络文化作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在信息网络中延伸和拓展的一种全新文化形式,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具有深重影响。高校思政课发展要与时俱进地延伸和拓展,就必须以新理念新思维新取向构建与之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整合的思想,对我国文化整合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思想,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基础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范式,以"三个面向"为视野,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主要途径,以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价值取向,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研究和探讨这一思想,对进一步实现多元文化整合,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高扬理性之光——文艺批评与精神文明建设●许文郁一、九十年代文学创作现状9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转轨文化转型,商品经济的大潮激发着人们的各种欲望,传统的社会中心价值趋于坍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文学作为社会精神的记录,其价值选择也必然...  相似文献   

15.
文化发端于人类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执著追求,发端于人类为使自我的群体臻于完善的努力。这种目标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式,即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其中的价值取向最能体现文化的特质。特定的文化是一个发展进化的复杂系统,由于环境的开放和系统内部水平稳定等因素的...  相似文献   

16.
仓理新 《创新》2013,(3):78-82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社会群体,置身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众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使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价值取向。通过对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式结合的方法,简析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张莹 《唐都学刊》2012,28(6):88-91
回顾新世纪前十年,"红色经典"改编剧的发展轨迹表面上展示了"红色经典"与新的时代语境之间的文化共振,但更多地呈现出"红色经典"的价值取向与当下社会文化之间的不适与错位。以"红色经典"改编剧引发的一系列文化与政治事件为镜像,折射出"红色经典"改编剧对"红色经典"基本价值与理念传承过程中的变化;从主流文化、文化怀旧与商业资本三个维度对"红色经典"改编剧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发掘"红色经典"改编剧对"红色经典"价值判断和情感诉求的继承与重构。  相似文献   

18.
以自然主义精神为价值取向的道家是以“自然的和谐”为基础,继而推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这四个层面具有一种历时性递进式层次关系.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与之相反,是基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以求“自我身心的和谐”,由此出发而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进而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再推至“自然的和谐”.儒道两种不同路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环环相扣.从横向空间上看,恰成首尾相连的回环结构,构成了作为传统和谐社会观集中体现的“普遍和谐观念”.追求“普遍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用现代系统论对之加以重新诠释,是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李艳中 《社科纵横》2009,24(6):119-124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文化价值伴随经济政治改革开放发生了分层裂变,首先发生的是社会的利益主体分层裂变,然后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文化价值分层裂变。与此同期的全球化趋势出现了各种文化的交汇激荡,对于中国文化既有机遇亦有挑战。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中国文化发展成为时代的战略主题。在这一时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交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需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多元文化交织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是聚焦"人的生命"的教育,旨在尊重生命主体,关注生命的价值,其涵盖着人对生命的态度、生命存在的方式、生命的价值等内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国人民对生命意涵及价值的沉思,也增强了对"生命教育"意题的重视.幼儿期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也是身心发展及人格养成的关键期.因此,图文并茂的"生命教育"绘本,是开启幼儿生命教育最好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