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黑体红薯,皮灰黑色,鲜薯肉红如血,蒸熟肉黑褐色,富含二十多种元素,尤其是硒和黑色素的含量是其他品种的二十倍以上。具有防癌抗病、美容延年之功效。我种该薯三年,收效显著,一般亩收入八千元。这里,谈一下个人的栽培经验。  相似文献   

2.
(一)黑粒花生Va 该品种系河南省杞县花生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张继山选育而成。属国内外首创黑粒花生品种。据检测,籽仁内含钙、铜、锌、硒、铁、锰和8种维生素及19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等,是普通花生的近十倍。此黑花生具有益智美发、抗衰老、抗癌细胞扩散等疗效,还有降血压、减缓支气管炎的神奇药用价值。黑花生V_a属植株直立型大花生,株高35厘米左右,有效结果  相似文献   

3.
山花—2000是山东省潍坊市花生研究所育成的花生新品种,已通过了专家的鉴定。该品种属于中熟、密枝、半立蔓大花生,具有大果多粒,抗逆性、适应性、丰产性较强,品质好等特点,春播生育期150天,夏播130天左右。山花——2000食用口感好,植株抗旱耐瘠,抗叶斑病和病毒病。经连续两年种植,均获得了高产。据一九九五年测产验收,单铢结果55个,果皮薄,出来  相似文献   

4.
秋风习习,迎来金秋十月。2013年10月19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霞浦,来自全国各地的补硒工程代表、专家、学者、硒产业和消费者代表齐聚霞浦,参加了由中国补硒协会主办,广东格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全民补硒工程霞浦办公室、中国全民补硒工程网、中国食品批发网、张度网络科技协办的“2013中国(霞浦)打造生命健康系统科学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控制下针(Anm)栽培法是我国著名花生专家.莱阳农学院教授沈毓骏研究发明的一项花生栽培新技术。它通过控制花生下胚轴的曝光时间和植株基部的大气湿度,促进内源激素乙烯的产生.从而控制下胚轴的伸长和果针的入土时间,  相似文献   

6.
双季花生连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内一年连续种植两季花生的栽培模式。该模式于1998年12月通过湖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头季花生平均亩产321.5公斤,二季花生平均亩产224.6公斤,亩产值达1856.74。实践证明,双季花生连作栽培  相似文献   

7.
鲁花9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花19做母本、花1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属早熟、大果、普通型品种。该品种在来安县露地春播一般亩产350公斤,高产可达450公斤;夏播亩产也在350公斤左右。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黑丰1号黑色花生是我国花生育种专家张继山(高级农艺师)采用遗传基因转移技术培育而成。其种皮墨黑发亮,果仁浅黑色是国内外首创的黑粒花生精品。内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是普通花生的十几倍。黑粒花生还具有抗癌防癌,延年益寿,益智养发抗衰老之功能。它的问世,将给许多农民  相似文献   

9.
健康的饮食意味着每天选择正确、均衡的营养食物。对于花生爱好者来说,营养专家告诉我们在健康的饮食计划中,花生占有重要地位。花生不仅能够提供合理的脂肪比例,它还含有重要的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有助于健康的纤维素。更重要的是,有证据表明,花生可以作为减肥健康饮食的一部分。一、对心脏有益坚果和花生中的营养物质对心血管的健康有益。常吃坚果包括花生的人,心血管病几率降低35%,绝经后女性吃一定量的坚果和花生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病率。二、健康的脂肪花生曾被认为脂肪含量过高而被人们排斥,现在我们知道它是保障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特定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生产前沿面的提升,运用扩展的生产函数来测算技术革新前后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在技术进步测算的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以花生新品种的应用为案例,分析了花生新品种的采用对技术进步以及要素产出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剔除环境因素的三阶段DEA模型比较花生新品种和老品种的技术效率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新品种的应用提高了花生生产前沿面;这种技术进步不是中性技术进步,而是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花生新品种的应用提高了花生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同时花生新品种的技术效率较老品种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李登海其人1949年9月生於山东省莱州市,是个地道的农家娃。1966年中学毕业後,回村务农,并搞起农业科研试验队,开始进行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四大作物的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高产栽培及其育种工作尸取得狠曼硕果。现在是农业$全国杂交玉米专家撷问组成员』同时还是八届全国人大躏委、g中共十四大代表,全国宝联副主席。gi路。1989年。他培育的“掖单13号”玉米,以亩产10呢29公斤的高产创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同年在同一地块的小麦亩产达势480公斤,g开创了小麦五米亩民吨半粮X15乃公开)树世界最高粮食产量纪录,展示了邻国粮…  相似文献   

12.
良种介绍     
特大粒花生该花生长势特旺,叶大,比普通花生的叶子要大近一倍。茎杆粗壮,株高约45厘米左右。开花早,花量大,果特大,百果重达610克,百仁重达250克,比国内目前推广的大花生品种大一倍有余,是一般花生的3—4倍。该花生单株结果30—50个,百果重充分成熟时最大可达700—800克。亩产可达700千克以上,最高可达900千克。该花生品质优,口味好,比栗子、核桃都甜。适应性强,南北均可种植。该品种属直立型,株高38厘米,有效结果枝5—7个,叶色浓绿,茎杆粗壮,果柄坚硬,市斤果数260个,属中仁果型,籽仁皮黑色。春播生育期115天,夏播95天,果仁均匀,系中早熟品…  相似文献   

13.
日前,江西省展示了我国新近试种成功 的“太空一号”花生,出油率比普通花生 高出20%以上。专家称,“太空花生”的试 种成功不仅为我国农民提供了一个优质高 产新品种,其高出油率也将显著提高我国 花生食用油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李娟 《小康生活》2000,(12):33-33
日本黑薯是我国近年从日本引进的一个甘薯珍品,该品种是茎尖、块根兼用型品种,其营养成份高出我国传统甘薯品种30-50%,并且富含抗癌物质硒。因其薯皮紫黑,肉色紫红而赢得黑薯之称。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硒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人畜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由于缺硒或低硒造成奶牛疾病增多,引起的白肌病、乳房炎、卵巢囊肿、子宫炎等疾病,使产奶量下降,严重影响奶牛生产。同时,硒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研究证明,一定量的硒能够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抗衰老,抑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我国在世界上属贫硒地区,特别是四川、陕西、内蒙等省区更为严重(表1),畜牧生产和人民健康由此而受到很大影响。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资源丰富,经济实用,使用安全方便,效果确切的含硒矿物添加剂,研究其应用于奶牛生产,对牛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1试验…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与伴侣》2010,(7):56-56
误区1:用尽命力阻挡肌肤底层黑色素生成 诊断:角质层围积的黑势力,会影响美白成效 纠正:想要“净亮、透自”,只是一味地抑制黑色素母细胞生产力是不够的!因为部分在大量紫外线刺激下急速生成的黑色素,要是无法顺利被肌肤代谢排出,会在表皮角质层形成一股“黑势力”。最新研究发现,应该搭配以去角质或含酸类复合物的焕肤组合来清除老废表皮物质,而选用美白系列卸妆、洁颜产品,也有每日替肌肤温和“扫黑”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控制下针(AnM)栽培法是我国著名花生专家、山东莱阳农学院教授沈毓骏研究发明的一项花生栽培新技术。它通过控制花生下胚轴的曝光时间和植株基部的大气湿度,促进内源激素乙烯的产生,从而控制下胚轴的伸长和果针的入土时间,减少过熟果和空瘪果,达到果多果饱、优质高产之目的。经大面积示范、推广,采用控制下针栽培法种植的花生,出苗齐,生长壮,第一对侧枝发育快,下针集中,结果整齐,成熟一致,一般增产20%左右,高者可达35%以上,而且省工省力,适于机械化操作,是花生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技术要点是:主要是通过培土,引升子叶节,使其露出…  相似文献   

18.
小麦收割后种植夏花生,是一种简单高效的种植模式。现将本地麦茬后种植花生高产技术介绍如下:(一)选种:小麦收割后植花生,生育期缩短,应选用生育期短的品种;应选无霉变、无创伤籽粒饱满的双仁果粒作种,以求出苗齐壮。我地多选用白沙果(有大白沙、小白沙之分),此种优点是:株形紧凑、植株直立,分枝少,茎坚韧、花期集中,结果范围小。俗称“一撮云”便于采收;果粒饱  相似文献   

19.
《金陵瞭望》2005,(8):i003-i003
南京远望富硒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是被国家计委及省、市政府给予立项支持,作为优质品牌大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六合区政府重点培育,并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发展起来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公司开发生产“远望”牌富硒大米“金牛湖”牌优质大米,兼顾其他富硒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  相似文献   

20.
0前言元素硒的发现已有一百六十多年了。但对硒在动物营养中意义的认识是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十三世纪,意大利商人MaxcoPoloo旅行途经中国西部地区时,遇到马食某种毒草而发生蹄壳脱落现象,形似硒中毒症状;Schwarz首先证明硒是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最近三十多年来,动物硒营养方面的研究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人们关注着元素硒在生物学上的奥妙作用。迄今,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取得了进步。业已明确,硒在动物营养中作为一种微量元素的意义有过量毒性作用和微量营养作用两方面。通过对硒研究历史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