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世纪末,无政府主义思潮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意大利又开始泛滥。它严重侵蚀着正在兴起的工人运动,如不予以清算,就会把工人运动导向歧途。面对无政府主义思潮的猖獗。俄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对它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批判。普列汉诺夫对无政府主义自由观的深刻剖析,不仅为当时的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就是今天,  相似文献   

2.
一巴枯宁主义是一种极端的无政府主义,它是第一国际后期的国际内部的主要敌人.当时,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蒲鲁东主义进行了几年艰巨的斗争,由于六十年代末工人运动的逐步高涨和蒲鲁东主义者的自我暴露,以右的面貌出现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蒲鲁东主义)在国际内部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它们被工人运动抛弃了.就在这种情况下,一种以新的"左"的面貌出现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巴枯宁主义便起而代之.巴枯宁主义是敌视马克思主义的无政府主义,它在当时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意大利、西班牙、俄国以及瑞士的部分地区)的工人运动中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北大学教授彭树智著《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一书,最近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巴枯宁是第一国际时期反对马克思主义、分裂国际工人运动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他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和实践活动,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很大危害,对  相似文献   

4.
无政府主义是与无产阶级的科学社会主义相敌对的小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阶级的反动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想在十八到十九世纪的欧洲就已经出现。但是无政府主义形成为一个政治流派,则始于法国的普鲁东,俄国的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又进一步发展了它。无政府主义者曾经使工人运动蒙受重大的损失。因此,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与无政府主义进行过不调和的斗争。到二十世纪初,欧洲的无政府主义已基本破产了。与此同时,这一反动思潮却传入了中国,并且在知识分子中逐步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5.
《论权威》的历史背景 《论权威》这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恩格斯于一八七二年,为了清算猖獗一时的巴枯宁无政府主义而写的。 巴枯宁是第一国际时期的机会主义头子,他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宣扬了一整套无政府主义的谬论: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的《论权威》发表于一八七三年,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恩格斯在这篇重要的文章里有力地批驳了无政府主义否认一切权威,主张绝对自由的滥调。今天,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小,认真学习恩格斯这篇光辉著作,对于我们进一步批判“四人帮”煽动无政府主义的谬论,夺取天下大治的伟大胜利,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个世纪以前,恩格斯和马克思一道,同无政府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第一国际成立不久,野心家、阴谋家、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削尖脑袋钻了进来,妄图篡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权。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正确领导和斗争,巴枯宁的阴谋没有得逞,于是他就拼命反对国际总委员会的权威。他大肆鼓吹反对一切权威的无政府主义观点,恶  相似文献   

7.
十多年来,我国学者对于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研究,日见深入。近期问世的彭树智教授著《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是这方面的新成果。全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科学的唯物史观出发,研究了巴枯宁各个时期的重要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巴枯宁及其无政府主义派的论著、以及巴枯宁的信徒和研究者的作品,比较全面、系统、深刻地阐明了巴枯宁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剖析了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理论纲领及其宗派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它同马克思主义和第一国际的根本对立,揭露了巴枯宁派在第一国际中的分裂破坏活动及其给国际工人运动所造成的危害,揭示了巴枯宁无政府主义之  相似文献   

8.
试析巴枯宁无政府主义金光美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1814-1876年)是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巴枯宁主义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对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拟对巴枯宁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思想根源及其危害性作...  相似文献   

9.
巴枯宁是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名字多半同无政府主义连在一起,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这种形式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斗争连在一起,同组织第一国际内部的秘密会社——对抗总委员会的社会民主同盟连在一起,同马列主义奠基人对巴枯宁活动的正确批判连在一起。其实,创立否定一切政权的学说,把无政府主义实践带入欧洲工人运动,属于巴枯宁生平的最后时期,当时他已跨过了50岁的门坎。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最为著名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家之一,默里·布克金在晚年却与无政府主义彻底决裂了。本文系统评述了布克金一生所经历的两次思想转变过程。他曾经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但战后工人运动革命性的缺失使他走向了无政府主义。他将一些新的理念比如后稀缺、反等级制和自发性等引入了无政府主义.使其展现出了新的活力,并发展出一种系统的社会生态学理论。导致布克金与无政府主义决裂的原因在于他对面对面的直接民主的倡导,认为它是走向生态理性社会的最好制度形式,但主流无政府主义却坚决反对任何统治形式包括直接民主。结果,布克金从将其理论“自由进步的自治市镇主义”界定为“无政府主义的民主向度”,直到与无政府主义分道扬镳,明确提出“自由进步的自治市镇主义”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并将其称之为“生态公社主义”。  相似文献   

11.
朝鲜三一运动对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斗争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鲜三一运动在斗争精神、斗争方式等方面深刻全面地影响、促发、推进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其突出特征是直接现实性。空前广泛性和内在一体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历史上的禁酒运动分为戒酒、禁酒和废禁三个阶段,不论在哪一个阶段都有妇女的积极参与.禁酒运动与那个时期的女权运动具有高度的同步性,两者互相发展壮大、相得益彰.禁酒运动为女权运动提供了载体和发展机遇,而女权运动的政治化促进了禁酒运动在不同阶段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在"大跃进"的三年时间里,中国妇女运动从最初的积极参与,到中间的调整反思,直至后期的跃进浪潮再起,经历了特殊而重要的历史阶段."大跃进"运动给妇女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既写下了妇女思想解放史的新篇章,也表现了忽视妇女生理特点和缺乏对妇女的劳动保护、造成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以及妇女界在"妇女是否解放?"等理论问题上的困惑和迷茫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新闻整风运动与反"客里空"运动都发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的创始阶段,在我国新闻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较研究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这两次运动,最为重要的是审视这两次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以及这两次运动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整风反右运动全过程的剖析,本文阐述了从发动整风运动开始,到反右斗争结束,毛泽东在领导运动的过程中,犯了一系列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错误,从而汇合成一个带根本性的错误,造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一场大悲剧,同时指出,弄清所有的错误,旨在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防重蹈历史的覆辙.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关系问题,历来存在“抑前扬后”与“抑后扬前”两种对立观点。从方法论上看,两者都注重于前后期之间的间断性,而忽视其连续性。事实上,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存在着明显的连续性,这集中表现为,对民主与科学的求索和宣传贯穿于新文化运动的全过程。五四后期发生的社会主义论战与科玄论战,便继续了五四前期对民主与科学的探索,拓展了它们的涵义,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反"右派"运动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基本原因是在国际上,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民主运动的过激反应;在国内,对被发动起来的民主要求的错误认识;毛泽东个人的判断和独断心理等.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反"右派"运动骤然爆发,终于演变成了一场深重的民族灾难.  相似文献   

18.
论早期新文化运动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思想影响不仅表现在人权至上,人格独立等民主主义观念上,还表现在改造国民性所激起的民族主义思潮上。另外,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新文化运动也为五四运动准备了一批鼓动者和骨干。  相似文献   

19.
尼泊尔在新国家建立以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选择了不结盟道路。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尼泊尔为不结盟运动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作为外交和防务战略的根本,不结盟运动在为尼泊尔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也为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从整风转向反右原因何在——二论1957年的整风反右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整风转向反右发生在1957年5月中旬,其根本原因在于,整风鸣放中社会各界对党的缺点错误提出的尖锐批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民主化诉求、民主党派中活跃分子基于参政的欲望而提出的各种要求,均大大超出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所能接受的限度,促使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改变整风的初衷,作出了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要造反"的论断,并下决心开展反右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