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城市对农民工所构筑的"玻璃隔板"或隐或现,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实现市民化,进而导致他们对城市没法形成认同感,只能四处奔波,徘徊于城乡之间。2011年新春伊始,"招工难"的话题就"似曾相识燕归来",但今年又呈现出一些与往年不同的新态势,中西部也开始与东部展开争抢农民工的激烈竞争。除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争抢农民工外,成都、重庆、武汉、郑州等中西部城市纷纷采取下达招人指标、到车站码头“围追堵截”、加大宣传力度、给出优惠条件等措施,招揽农民工留在本地工作。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未来几十年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农民的市民化是实现城镇化的重中之中。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着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十二五”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头戏,应当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如何实现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完成市民化,是“十二五”期间及今后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进城农民实现行为方式和观念的转变是完成农民市民化的关键所在。本文就进城农民在行为方式上如何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思想观念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城市经济的繁荣给户外广告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户外广告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城市的人文价值,凸显了城市地域身份和文化认同。户外广告和城市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了户外广告健康发展和城市形象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基于共享发展的视角来探讨,当前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体制性权利不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不共享、住房资源的不共享,社会身份的不共享等困境.应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通过建立均衡的利益表达机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推进强镇步伐等举措来推进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超 《人才瞭望》2017,(4):62-63
作为城市发展推动者之一的工程管理者其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信创新、奉献自律.应通过修身养德,增强职业身份认同;强化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健全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来加强工程管理职业道德建设.用公平和正义保障权利,创造公平发展的空间,弘扬行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潘洪钢 《人才瞭望》2016,(15):74-75
学界对清代“奴才”一称的理解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 清代官员,常常自称“奴才”,既见于官方文件、奏章之中,也常常出现在官员觐见皇帝之时.学界对此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视为清廷强行区分满汉官员身份的措施. 陈垣是这么说的:“满人称奴才,有时可以称臣;汉人称臣,无时可以称奴才”.鲁迅先生说:“在清朝,旗人自称‘奴才’,汉人只能自称‘臣’.这并非因为是‘炎黄之胄’,特地优待,赐以嘉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这其实是排满浪潮影响下对“奴才”一词的理解,当然其中也道出了清代旗人与民人身份的不同.事实上,这两个称谓所对应的对象有一个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有着教师与干部的“双重身份”,清晰有效的辅导员身份认同是开展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辅导员对自身的身份认同度较低,辅导员队伍面临着价值冲突与角色冲突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消除辅导员身份认同冲突,促使辅导员积极转变角色观念,坚定自身职业信念与信仰,有效拓展辅导员发展路径。基于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身份认同的重要价值与实践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文杰  秦加加 《人才瞭望》2016,(14):178-179
农民工与城市本地市民之间最主要的差异集中在社会保障福利的获得.社会保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稳定器”,农民工能否在流入地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既是促进或阻碍其行为适应、心理认同、社区参与等社会融入维度的关键要素,也映射出社会资源再分配过程中,公平与公正原则的落实情况.其有无、待遇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农民工生活稳定性的加速或阻碍因素,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基于此,将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参加社会保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目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保障现状.  相似文献   

9.
“我不是新杭州人,我是杭州人!”2019年,于恒顺利拿到了中国“绿卡”,这对在中国生活13年的他来说,是一种温暖的身份认可,“我可以以中国人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这儿就是我的家。”  相似文献   

10.
徐玲 《人才瞭望》2016,(22):128-129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智慧图书馆显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图书馆不仅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发展,更符合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及其教育水平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在信息知识上的需求也逐渐提升.因此,高校图书馆建设还应当立足于“智慧城市”的基本建设框架,如此,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智能化平台.鉴于此,笔者主要从智慧图书馆的特征入手,进一步提出“智慧城市”背景下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媒介在农村地区迅速发展,不仅为女农民群体带来了日常生活的信息交流,打破了传统地域的界限,使女农民群体地缘和血缘关系松散并转变为以业缘为主的关系.同时,促进了农村地区权力模式的改变,促进了女农民的群体意识.但是,新媒介的发展对于女农民的身份认同带来了阻碍,对女农民的角色变迁产生了影响.笔者主要研究新媒介背景下的女农民身份认同,针对不同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下来的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花儿”是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现象之一,也是西北各民族民族生存、认同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伴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花儿”日趋失去竞争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对“花儿”的保护和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实验人员在身份认同上存在着身份判断的模糊性、身份归属的矛盾性和身份寄予的焦虑性,这三个方面的困境。要想走出困境,必须从群体认同、他人认同和自我认同三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摊大饼”式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是迄今为止最为寻常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在一座城市规模还很小的情况下,这种发展模式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倘若各种城市要素不“摊”到一定的规模,恐怕就不成其为一座城市。尤其是对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来讲,  相似文献   

15.
王枫  苏北 《人才开发》2010,(5):8-12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的农民工的高度关注。文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一纲领性政策的出台,预示着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开始破冰起航,将推动户籍改革步伐加快前行,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新年送给广大农民工的最大“礼包”。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理学中的“身份”并不是指能够衍生出某种特权的“身份”,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针对法治观念提出了“从身份到契约”运动的思想,这一思想遭到了我国当代法理学研究学者的误解,使相关学者错误的认识法理学研究中“身份”,甚至出现焦虑现象,中国法理学在根本上还没有对立的能力,相关学者也没有编撰出相关独到、有见解的文章、书籍。要想消除我国法理学研究中出现的“身份”焦虑,要建立健全相应理论体系,并出台相关法律,来增加法理学的实用性,使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中叶 , 在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王学左派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 , 文学创作随着接受对象的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 , 创作主体精神更加高扬 , 从而突出了个性和人欲的表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家化方向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对于辅导员而言,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在具备相应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特别要突出具备相应的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辅导员岗位职责这一要求。围绕辅导员“四种能力”的培养及构建,从制度完善、提升职业认同、加强自身学习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在“两化互动”的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员市民化是推进城镇化的核心任务。笔者以四川省井研县高凤乡为例,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对井研县高凤乡的农业转移人员市民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丘区农业县的农业转移人员市民化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因素、社会环境以及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市民化的进程。而新生代农民工是否能够顺利的融入城市生活,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生存状况,更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加快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