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诺洛克,汉意为基诺山,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内,是基诺族聚居地区。一九五八年以来,笔者曾多次到这里进行民族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目睹了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基诺族农村公社向社会主义跨时代的飞跃。这里所记述的就是其中的某些片断。  相似文献   

2.
布朗山, 山高路陡难行走。入冬来,雾茫茫, 好象翻腾的海浪。——布朗民歌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深山密林中,有一座布朗山。山上密布着原始森林,坡上开垦了层层梯田。包着黑色、白色头巾的布朗族同胞和各族人民一起开拓、建设着祖国的西南边疆。 5万8千多布朗族人民,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巴达、西定等山区,其余散居在临沧、思茅专区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民族跨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真实故事……儿时,曾听长辈讲,西双版纳的密林里有一个民族,人不过万余,刀耕火种,狩猎为生;60年代,听说那里成立了人民公社,但人们的生活还没有摆脱贫困。这就是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区的基诺族兄弟。解放前,这里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为了帮助基诺山人民摆脱贫困,1964年云南省热带药物开发研究所所长周庆年带领科研人员,把科学种植成功的喜讯带进了基诺山。可是,这条刚刚发现的致富  相似文献   

4.
再访基诺山     
五月的一个下午,我们乘丰田“小面包”驶出景洪城,跨过澜沧江大桥,向基诺山奔去。这是我第六次访问基诺山了。第一次是在1964年,距今刚好20周年。一路上,特别是进入基诺山区,那平坦的柏油路,崭新的区公所的四层楼房,以至人们衣着的色调和脸上的笑容,都是前所未见的。基诺山区的晚上,电灯通明,悦耳的中外乐曲从家家户户收音机、录音机中传出,谁能想到20年前这里还是一座荒野山村,夜晚除了犬吠狼嗥之外,只是蟋蟀奏着永不变调的乐曲! 要描绘基诺山的变化,首先得回顾一下它的历史。基诺山原称攸乐山,面积91万亩,位于云南西双  相似文献   

5.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推进民族聚居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黑龙江省民委副主任关立卓同志们:全省民族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开了两天。马淑洁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舒景祥主任就全省民族聚居地区“八五”期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经验和“九五”期间民族经济社会事...  相似文献   

6.
古老的基诺山是我的故乡.在我童年天真的梦幻里,它曾是个五彩缤纷、千奇百态的神秘世界.留在我记忆深处最难忘的却是山地农业的"刀耕火种"、"串山狩猎"及采集野菜(果)的生活.那时听父老讲,自创世主——阿嫫肖鳖开天造地的那阵子起,基诺人便聚居于基诺山.然而,祖先留下的"刻竹(木)记事(数)"工具,也没能记下基诺族古老的历史源流.解放前夕,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基诺族,生  相似文献   

7.
二十多年来,基诺山上的基诺族人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如果说,二十多年的风火给基诺山留下某些痕迹和带来某些变化,那么,二十多年的实践则使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地区为例说明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壮族聚居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将不复存在切入,指出我国自古就有特殊政策来协调民族关系,重视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因此聚居少数民族享受自治权待遇要从理论上弄清“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而聚居的少数民族所拥有的*利与自治机关所拥有的权力是同一个问题或同一个事物,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两个方面,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只有区别。否则极容易在实践上走进误区。从这个观点出发,作者认为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上要把行使自治权与享受自治权待遇区别开来,享受自治权待遇是聚居少数民族的神圣权利。  相似文献   

9.
象州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瑶山西麓,柳江绕城而过。全县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聚居着壮、汉、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35万,其中70%为壮族,是典型的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象州县山川秀丽,物华天宝。有被誉为“中南第一泉”的象州温泉;自然条件优越,是广西著名的鱼米之乡,素有“桂中粮仓”和“广西优质米之乡”的美称;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重晶石之乡”。持科学发展观 建和谐新象州  相似文献   

10.
地处广西西南边陲的那坡县,是个以壮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县。那坡县共有瑶族3,993人,主要为蓝靛瑶和大板瑶,此外还有“土瑶”522人。这部分“土瑶”目前主要分布在该县两个乡的五个村屯和城厢镇。其中,合龙乡仁合村荣屯是土瑶最大的聚居村寨,共有310人,其余则分布在共和村(53人),坡荷乡的善合村(104人),果把村(7人),永安村(50人),城厢镇(7人)。“土瑶”,又称“铁瑶”,“六瑶”。为何叫“土瑶”、“铁瑶”,其原意尚不甚  相似文献   

11.
理论广角     
《未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应尽快出台寻找对策突破障碍刘大友在《未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刊于《民族研究》)一文中分析指出:现行的一些文件里用“聚居”、“散居”、“杂居”三个词来概括民族分布特点,其实这种说法不是科学的法定概念。“聚居”一词如...  相似文献   

12.
新疆穆斯林人口现状与家庭生殖健康服务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多民族、多文化宗教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新疆百分之六十多的少数民族人口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占绝对优势。新疆是全国穆斯林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在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生殖健康”新理念的影响下,国家人口计划生育有关部门于1999年至2004年在新疆穆斯林人口聚居地区开展了“生殖健康教育宣传”项目试点。本文在描述和分析新疆穆斯林人口及其社会经济和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的基础上,考察了新疆穆斯林人口聚居地区实施“生殖健康”项目的情况,并对成功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展示了项目实施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柯尔克孜族     
新疆西部与苏联接壤的帕米尔高原上,聚居着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柯尔克孜族。1954年7月,这里建立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柯尔克孜族总共有七万多人,除了大部分聚居克孜勒苏,有少数分布新疆境内的哈什、和闐專区和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还有一部分散居黑龙江省嫩江流域的富裕县。 許多汉文史書象“元史”等,都有过关于柯尔克孜族的記載,史書上的“吉利吉斯”“黠戛斯”“坚昆”等等名称都是“柯尔克孜”的不同的譯音。柯尔克孜族有着自己的悠久的历史和燦烂的文化。在久远的年代里,柯尔克孜族的祖先就迁移到帕米尔高原和天山一带居住了。到了汉、唐、柯尔克孜族已和内地汉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結下深厚的友誼,深深地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柯尔克孜人的民族史詩——“瑪  相似文献   

14.
位于武陵山区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几年来,在中央和省畜牧草原部门支持下,在黄族聚居的吉首市郊丹青、排绸两乡和土家族聚居的龙山县八面山,成功地建成了由种草养畜专业户和牧工商服务中心组成的牧业经济联合体。只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大大地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而貌,在各民族群众中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草山的开发和建设现代牧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西部,地处三峡腹地,北纬30度线穿越全境,“三山”(巫山、大巴山、武陵山)盘踞、“两江”(长江、清江)分流,是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主战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华中药库、鄂西林海、世界硒都、华中植物基因库等美誉。  相似文献   

16.
溪州铜柱     
著名的“溪州铜柱”,耸立在湖南省西部山区土家族、苗族聚居的永顺县东南边,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因为这一带古时候叫下溪州,所以铜柱名曰“溪州铜柱”。铜柱下为圆形,上端为八方形,每方宽十五  相似文献   

17.
藏戏最初是在西藏、青海、四川以及云南等藏族聚居的地区,其中保重了卫藏地区的“阿姐拉姆”剧,安多地区的“南木特儿”剧和康巴、安多交接地区及果洛地区的“格萨尔”剧,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在印度、不丹等多个国家,藏族聚居的地区也有藏戏在不断流传,人们将青海地区的藏戏称之为“南木特儿”剧中,在藏语的翻译中,表达的是传记、故事等含义。藏戏在我国的青海、甘肃等地区,受到百姓的欢迎有着较大的发展,现今已经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8.
象州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瑶山西麓,柳江绕城而过。全县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聚居着壮、汉、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35万,其中70%为壮族,是个典型的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象州的历史,源远流长,有已被发掘的岭南、古磨汉代墓群可以作证。象州的今天更是山川秀丽、物华天宝。有被誉为“中南第一泉”的象州温泉,有支柱产业优质米、甘蔗、桑蚕等,这里人均有粮和人均提供商品粮多年居广西第一,素有“桂中粮仓”和“鱼米之乡”的美称。  相似文献   

19.
撒拉东迁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1954年正式定名为“撒拉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名成员,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循化街子有骆驼泉和白石骆驼,据说是当初尕勒莽率领族人东迁到达这里时的遗迹。近年来,这里修葺一新,骆驼泉四周种满了松柏、果树和鲜花,成为民族历史文物和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在云南兰坪县普米族聚居地区,“父母之命、媒妁婚姻”到了惊人的程度。我到一个寨子了解到。:全寨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几乎都被父母或亲属许配了“对象”,有的才五、六岁就许了“配偶”,有的孩子刚一出世,父母就找到“亲家”了。弩弓乡有个小伙子,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