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 一、政治、法律 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决策研究 宋月红<中国藏学>2008:3 藏族"赔命价"与国家法的漏洞补充问题 淡乐蓉<中国藏学>2008:3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治藏方略初探 拉毛措<中国藏学>2008:4 尼克松政府时期美国的西藏政策初探 鄣永虎<中国藏学>2008:4 略论南京临时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及其设想 潘先林<中国藏学>2008:4  相似文献   

2.
《中国藏学》2008,(1):29-31
张羽新(1999-2003年任<中国藏学>执行主编,现已退休) 二十年风雨路,二十度春华秋实.<中国藏学>从破土而出的幼苗,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为藏学研究百花园平添了不少春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藏学>是全国性、综合性的大型藏学研究学术期刊,是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她所刊登的论文基本上代表了我国藏学研究较高水平.采用文献计量学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国藏学>1988-2007年20年的发文进行统计,并从论文数量及年代、主题分类、科研基金资助论文、作者群及核心作者队伍、作者系统分布、地区分布、作者合作情况等进行计量分析,既是对<中国藏学>20年来的发展的梳理,也是客观地评价该刊物学术价值的认识过程,为进一步办好刊物和今后的藏学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一、政治 垂范后世昭彰未来-纪念十一世班禅寻访认定七周年 臧惟华<中国藏学>2003:1 西部大开发中的西藏现代化--以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政策支持为视角 朱晓明<中国藏学>2003:2  相似文献   

5.
《中国藏学》2008,(1):22-28
编者按:<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是国内藏学界的一件大事,受到国内藏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有许多感言,本刊特刊发其中的一部分!同时向一直关心、支持<中国藏学>杂志的藏学研究工作者们、读者们及兄弟刊物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是国内藏学界的一件大事,受到国内藏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有许多感言,本刊特刊发其中的一部分,以示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祝贺!同时向一直关心、支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藏学>杂志的藏学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2008年2月20日<中国藏学>创刊2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首都藏学界新春茶话会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中央统战部七局、中央外宣办七局、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西藏信息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出版社、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中央党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华书局等单位的领导、代表,新闻出版署报刊司、中央统战部宣传办、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的领导,新华文摘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民族研究><中国西藏><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法音>等兄弟刊物的代表,还有曾经在<中国藏学>杂志社工作过的老编辑、老领导,以及朱晓明、拉巴平措、格勒、毕华、郑堆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领导和学者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相似文献   

8.
熊文彬 《中国藏学》2005,(1):108-111
2004年9月3-7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了为期5天的"第二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藏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四川大学、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美国<东方艺术>杂志社等5家单位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9.
动态与信息     
"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议"在北京召开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议于2004年11月10日-1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有关部门的近百名负责人应邀参加.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作了题为<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加强组织协调,开创我国藏学研究工作的新局面>的主题报告.中央统战部朱维群副部长到会作了重要报告,对搞好新时期全国藏学研究工作及全国藏学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同志对全国藏学研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藏学网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红 《中国藏学》2006,(2):44-50
“中国藏学网”(http://www.tibetology.ac.cn)于2001年7月21日开通运行。历经5年的创建与发展,今天的中国藏学网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风格与特色,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期间,中国藏学网经过初版建设、二版建设两个阶段。其中,第二版“中国藏学网”调整了栏目设置、增强了藏学研究信息和报道、加强了藏学研究成果的数据化,并开通网站全文检索功能,同时升级了中国藏学网邮件系统、对网络杀毒系统也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目前,中国藏学网正在考虑第三版的改版工作,同时积极规划,力图将中国藏学网建设成为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权威网站。  相似文献   

11.
李烨 《中国藏学》2004,(1):110-111
李有义先生是仍然健在的我国最老的藏学家之一,<李有义与藏学研究>是为他90诞辰出版的纪念文集.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是李有义先生的主要藏学论文,包括他的自传和11篇论文;中编是他的两部专著,一是著作<今日的西藏>,一是译著<西藏的宗教>;下编是李有义先生的同事、学生为本书写的论文和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12.
政治 中国共产党在西藏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与经验 车明怀(中国藏学)2005:3 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地位及其地方立法研究 宋月红方伟《中国藏学》2005:3 从新时期的民族工作看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和完善 廉湘民(中国藏学》2005:3 西藏民族干部队伍建设40年张祖文(中国藏学》  相似文献   

13.
百期纪念     
《中国藏学》2012,(1):3-4
藏学的故乡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藏学研究事业,于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为了全面展示中国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藏学工作者搭建学术平台和阵地,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于1987年创办了中国藏学杂志社,并于1988年2月推出《中国藏学》创  相似文献   

14.
《大唐天竺使之铭》之文献学研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声波 《中国藏学》2004,(3):108-118
笔者在霍巍、孙修身、林梅村等对<大唐天竺使之铭>(原作<大唐天竺使出铭>)所作考识基础上,根据<中国藏学>2001年1期刊登的该碑铭彩色全景和局部照片,从文献学角度对铭文作了进一步研识,补正了此前工作中的若干不足之处.本文又据骈文规则,考出铭文每行为19字,总字数为415字,改正和增识了180多字,使文意更加晓畅明白,并发掘出了若干文献史料,有利于唐、蕃、印关系及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由国家图书馆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恭贺黄明信先生九秩华诞暨<黄明信藏学文集>出版座谈会于2007年12月29日在国家图书馆红厅举行(图1,见封二,下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藏学》杂志出刊100期,值得祝贺.《中国藏学》是中国藏学研究的国家级刊物,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藏学研究最新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重要平台.创办二十多年来,已经在国内外藏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于2004年初至2007年底在《中国藏学》杂志四个春秋,留下了我和编辑部同志们劳作的足迹.那些不寻常的日子令人难忘.我于1960-1965年在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藏文专业学习.  相似文献   

17.
外文出版社新出版的《中国藏学书目三编 (1996- 2 0 0 0 )》一册是 1994年出版《中国藏学书目》 ,1997年《中国藏学书目续编》之后的第三大卷 ,内容包括自 194 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 2 0 0 0年 5 0余年 ,中国内地 2 0 0余家出版社出版的藏学书目 3169种。这三卷藏学书目均以汉、藏、英三种文字合排 ,每种书皆列出书名、编著者、出版者、出版年月、页码、开本、书号以及内容介绍。为了便于检索 ,附有汉文、藏文、英文的书名、编著者索引共六种。书中所收录的内容涉及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各省藏族自治州、县的概况及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中国藏学》创刊于1988年,截至2008年,恰逢其20岁生日。本文不仅回顾了《中国藏学》20年来所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与藏学研究工作者和其他兄弟刊物共同见证了这一时期中国藏学的发展历程;也对《中国藏学》的未来走向予以展望,期望能引起藏学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并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共同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藏学的发展繁荣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继2000年在法国巴黎召开首届中法藏学研讨会之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喜马拉雅山环境、社会与发展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法藏学研讨会按照双方协定于2001年10月15-20日在中国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20.
<正>尊敬的专家学者,尊敬的各位来宾,以及出席全国藏学研究暨学术期刊研讨会的各位编辑同仁:你们好!首先祝贺"创新·发展——全国藏学研究暨学术期刊研讨会"顺利开幕!1985年12月2日,季羡林、任继愈两位老先生在写给胡启立同志的一封信中曾说:"藏学的研究,如果加以提倡,也将兴旺发达。在东方学的领域内,二十一世纪将是藏学的世纪。这绝非夸大之辞。"今天,事实已经证明了两位老先生的远见。步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藏学越来越热,国内藏学研究队伍也在不断成长、壮大。中国藏学研究面临的任务和挑战也日益严峻。作为展示中国藏学研究成果的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